教学对象12机械2班班级人数49授课教师王栋授课时间12月18号课程类型新授课授课学时1教学内容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态度
1.掌握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
力分析;
2.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
力分析
3.掌握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
分析;
1.能分析圆柱直齿齿
轮传动的受力,能判定
受力方向及转向;
2.能分析斜齿轮传动
的受力,能判定受力方
向及转向;
3.能分析直齿锥齿轮
传动的受力,能判定受
力方向及转向;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
学习习惯和刻苦钻研的
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难点: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演示法、启发式、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教具、学案讲义
教学设计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历年的单招考试中都是必考的内容,分值在10分~20分之间,结合考纲的要求,考试考题主要以问答和综合体的形式出现,有的以判断,选择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所以本部分内容必须让学生掌握。
表二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含教师、学生活动以及评价等的描述)
一、复习导入(时间分配:3min ) 复习内容:蜗杆旋向蜗轮旋转方向判断,蜗杆传动几何尺寸计算。
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种齿轮传动的传动情况,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四种齿轮传动时的受力情况。
复习前面学习的蜗杆传动的内容,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本课程上来。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二、明确学习目标(时间分配:2 mi n )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3.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
教师抛出任务;学生明确任务,提高学习目的性。
三、知识学习(时间分配:30min )
(一)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从动轮分别受到来自对方施与的法相正压力F n1、、F n2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可以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圆周分力(F t1、F t2)、径向分力(F r1、F r2) 1、圆周分力(F t1、F t2)
圆周分力对于主动轮来说是阻力,方向在啮合点处与啮合点处的运动方向相反;对于从动轮来讲是动力,其方向在啮合点处于运动方向相同。
大小关系为: 1
1
212d T F F t t =-=
1T —主动轮理论转矩,1T =9.55×10ˆ6
1
1n P
d 1=主动轮的分度圆直径。
1、能对直齿圆柱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
2、能分析出直齿
圆柱齿轮所受力为径向力与圆周力
3、重点掌握直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图的画法。
通过例题的练习,使85%学生真正掌握受力分析图
的画法,15%的学
生基本掌握。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示意图,学生认识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的画法采用讲授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画法,通过对应练习使学生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受力种类、受力方向)
(二)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主、从动轮受到分别来自对方施与的法向正压力F n1、、F n2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可以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三个分力:圆周分力(F t1、F t2)、径向分力(F r1、F r2)及轴向分力(Fa 1、Fa 2)。
1、分力的方向 斜齿轮的圆周分力(F t1、F t2)和径向分力(F r1、F r2)的方向与直齿圆柱齿轮的一样。
轴向分力(Fa 1、Fa 2)需通过左(右)手定则来判断:主动轮左旋用左手,右旋用右手,弯曲四指方向与主动轮旋转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指向即为主动轮轴向分力Fa 1的方向,从动轮的轴向力Fa 2可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来判别。
即 Fa 1 = —Fa 2 1、能对斜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 2、能分析出斜齿轮所受力为径向
力与圆周力
3、重点掌握斜齿轮受力分析图的画法。
通过例题的练习,使85%学生真正掌握受力分析图的画法,15%的学生基本掌握。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斜齿轮的受力示意图,学生认识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的画法采用讲授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画法,通过对应练习使学生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斜齿轮的受力分析(受力种类、受力方向)
2、分力的大小及关系
(1)圆周分力1
1
212d T F F t t =-=
(2)径向分力1
1
121cos tan βαn t r r F F F =-=
(3)轴向分力1121
tan βt a a F F F =-=
式中 T 1—主动轮的理论扭矩;
αn1—法向压力角,一般为20°; β—分度圆柱上的螺旋角。
(三)直齿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直齿锥齿轮传动的主、从动轮受到分别来自对方施与的法向正压力F n1、、F n2 。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这两个力可以分解成相互垂直的三个分力:圆周分力(F t1、F t2)、径向分力(F r1、F r2)及轴向分力(Fa 1、Fa 2)。
1、分力的方向
直齿锥齿轮传动中的圆周分力(F t1、F t2)和径向分力(F r1、F r2)的方向与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一样。
其轴向分力(Fa 1、Fa 2)的方向则由啮合点指向各自的大端。
2、分力的大小及关系
(1)圆周分力1
1
212m t t d T F F =-=
(2)径向分力11121cos tan δαt a r F F F =-=
1、能对直齿锥齿轮传动进行受力分析
2、能分析出直齿锥齿轮所受力为径向力与圆周力
3、重点掌握直齿锥齿轮受力分析图的画法。
通过例题的练习,使85%学生真正掌握受力分析图的画法,15%的学生基本掌握。
教师采用多媒体演示直齿锥齿轮的受力示意图,学生认识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图的画法采用讲授法,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画法,通过对应练习使学生掌握;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直齿锥齿轮的受力分析(受力种类、受力方向)
(3)轴向分力11121sin tan δαt r a F F F =-= 式中 d m1—主动轮的平均分度圆直径; δ1—主动轮分度圆锥角的一半;
四、态度养成
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热爱所学专业。
3.培养学生对所学到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意识。
在教学中注重确立专业意识,贯穿职业规范教育。
五、课堂小结(时间分配:8 min )
1.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2.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3. 直齿锥齿轮传动受力分析;
巩固、强化 新课内容。
学生归纳总结
八、布置作业(时间分配:2 min )
1、P129 1、2;
2、预习下一章轮系。
帮助学生巩固新课内容,促进学生发展
督促学生熟练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