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智者:所谓“智者”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
随着“智者”词义的延伸,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当做智者。
到前5世纪后期,该词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2、职官学校: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期十二年。
3、寺庙学校:又称僧侣学校。
这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4、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法”,问答法。
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将教师比喻成“知识”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
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产婆术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
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追出提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
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
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的普遍概念。
5、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6、古儒学校: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古印度出现了办在婆罗门僧侣家中的学校,即“古儒学校”,教师即被称为“古儒”。
儿童入学须经古儒的考验。
古儒声称不收学费,但实际上接受家长丰厚的馈赠,其田地由学生代耕。
学生入学后住到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12年,《吠陀》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规定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这六科是学习《吠陀》经所必需的基本训练。
因此,虽然学校课程以神学为主,但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学术的发展。
由于学科的学术性质导致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改进,但体罚仍是常用的手段。
古儒在教学中常让年长儿童充当助手,由助手协助教师教学。
这种方法后被英国教师贝尔所袭用,成为19世纪在英国盛极一时的“导生制”。
7、昆体良37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
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
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鼓励的,能激发他们兴趣的.十分重视雄辩家的品质,他提出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
8、城市学校:到12世纪、13世纪,在城市势力壮大的基础上,城市学校开始了它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在德国、英格兰等地的自治市兴建了一批由市政府创办的学校,这些学校由市府供给经费,由市府任命校长和教师。
城市学校和出现,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
9、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著作有《理想国》。
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主张人应当用理性来指导欲望。
重视早期教育,主张采用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主张男女平等。
从多方面研究了当时的教育,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创建了阿加德米学园,在历史上都产生了积极意义。
10、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学者。
对西方的教育和教育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
提出灵魂论,认为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
他也提出自由教育理论,强调应把沉思做为理智活动的美德,认为沉思就是纯理性活动,就是探究真理。
自由教育的对象是理性灵魂,理性灵魂的功能是沉思,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骑士教育:是西欧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主要目标是培养勇猛豪侠、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和技能。
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和吟诗。
12、泛智教育:泛智教育:夸美纽斯提出的泛智论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人们学习广泛的知识,希望人人都去学习的是存在中的一切最重要的事物的原则、原因与用途,即为生活而学习。
13、公学:英国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校。
创立之初,所收学生以贫寒子弟为主,17世纪中叶后,改变初衷。
目的是培养英国绅士并为升入牛津或剑桥大学做准备,但办学的指导思想保守,直到二战后,它的招生对象和课程设施才有能改进。
14、蒙台梭利:是20世纪杰出的幼儿教育家,也是西方教育史上与福禄培尔齐名的俩大幼儿教育家之一。
她的代表作《蒙台梭利方法》。
她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观点,有关敏感期及儿童心里发展的阶段理论,乃至感官训练思想,都用研究。
人们称她为“儿童世纪的代表”,在幼儿教育上,是自福禄培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15、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
其形成的标志是:1879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三世以特别通谕宣告托马斯.阿奎那得神学是天主教会的“唯一真正的哲学”,号召“重建托马斯主义“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处在十字路口》《托马斯主义教育观》。
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理论有: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
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16、马卡连柯: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一生献身于苏维埃教育事业。
她再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方面的卓越成就,不仅促进了苏联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7、开放大学开放大学:源于二战后英国的教育改革,创立于1971年,是一所无围墙的新型学校,是为了满足那些失去学习机会的人们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水平的高等教育而设立的高等教育机构。
实行学分制。
通过广播、电视和函授等方式进行教学,每周的周末和暑假进行面授。
18、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想影响最大。
1958年,和1968年,斯金纳分别出版了就《教学机器》《教学技术学》。
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和推广,因而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鼎盛时期。
19、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
它是以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其主张有:(1)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2)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3)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4)提倡“发现学习法”(5)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20、凯洛夫:原苏联著名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主要代表作是《教育学》。
凯洛夫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一是关于教育的本质和作用,二是关于共产主义的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三是关于教学理论21、《国防教育法》:1985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制定该法的目的是加强国防并鼓励和援助教育法案的补充和改进,以满足国家的迫切需要,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在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
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不断得到修正。
《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情况,使美国教育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美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二、简述题1、简述雅典的教育特点。
雅典的教育是公民的教育(和谐的教育),是身心既善且美的教育。
0——7岁是家庭教育时期,教育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应尽的职责,还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受到严格的管教和监督;7——13岁在音乐学校和体育学校学习,接受教师指导,德育占重要地位;14----17岁在国立体育馆里学习;18----20岁在埃弗比团学习,接受军事训练;20岁就有公民权了,而雅典的妇女知识接受家庭教育。
:2、简述德国洪堡德教育改革的内容是什么?(1) 初等教育。
颁布义务教育法,重视初等学校教师的培训,派遣留学生赴瑞士,向裴斯泰洛齐学习以及发展师范教育。
(2) 中等教育。
首先对教师提高要求,要通过考试获得教师的资格和称号.其次整顿各种不同名称的古典中学,再次整顿学校课程。
(3) 技术教育。
设立中央工业学校,形成地方工业学校网。
(4) 师范教育。
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以裴斯泰洛齐为榜样,从组织上保证正规化地培养教师。
(5) 高等教育。
建立柏林大学,使其一方面传授知识,同时还担负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此外出现高等工业学校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
3、简述巴班斯基关于“最优化”的十个教学原则。
教学意杂综合解决教养、共产主义教育和发展任务的方向性原则。
教学的科学性,教学与生活、与共产主义建设实践联系的原则。
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
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他们的认识兴趣和对知识的需要的原则。
在教师的领导作用下,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独立性原则。
口述法、直观法和实践法、复现法和探究法以及其他教学方式最优组合的原则。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各种教学形式最优结合的原则。
为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原则。
教养成果、教育成果以及其它教学成果的巩固性和效用性原则。
4、简述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影响从性质上说,中世纪大学是一种自治的教授和学习中心。
一般由一名(或数名)在某一领域的有声望的学者和他的追随者自行组织起来的,形成类似于行会的团体进行教学和知识交易从组织上说,中世纪大学起初是由进行知识交易的人自行组合而成的团体。
、:“学生”大学与“先生”大学,前者由学生主管校务,后者由教师掌管校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中世纪大学的出现和发展,促进了欧洲文化交流和城市发展,打破了封建闭塞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做了准备。
5、简述路德对普及义务教育的观点路德认为应使每一个儿童,不分男女贫富都受到教育,教育应在所有等级的儿童中普及。
与普及教育的主张相联系,路德进而提出义务教育的主张。
他认为,对父母而言,使子女受教育是一种对于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对行政当局而言,使儿童受教育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应强迫父母把子女送入学校受教,对不承担义务的父母,国家应给予惩罚。
6、乌申斯基的教学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7、简述赞科夫指导各学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第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原则第二、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第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第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第五、使班上所有的学生(包括最差的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8、第斯多惠针对教师肩负的重要任务对教师提出了那些要求:第一、自我教育:教师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完善,才能胜任自己的职责。
第二、有崇高的责任感。
他主张教师应恪尽职守第三、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9、1840年由英国国会正式颁布的“初等教育法”的内容是什么?《初等教育法》又称为《福斯特法案》。
它规定:(1)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2)将全国划分为数千个学区,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的地方教育(3)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的初等教育(4)在缺少学校地区设公立学校,每周学费不得超过九便士,民办学校学费数额不受限制;(5)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