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案

《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案

《钓鱼的启示》公开课教案
一、谈话交流,揭示课题。

1、猜谜导入: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猜一猜这本书叫什么——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会从中有所发现,得到启示。

2、介绍作者: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读生活这本书的朋友,詹姆斯·兰费蒂斯。

他是美国的著名建筑设计师,他时刻严格自律,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和信任。

詹姆斯·兰费蒂斯的美好品德来自他小时候一次钓鱼经历的启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钓鱼的启示》。

3、揭示课题:
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知容。

1、学习字词
捕捞操纵乞求启示诱惑告诫鱼饵翕动鲈鱼皎洁沮丧小心翼翼不容争辩筋疲力尽依依不舍道德抉择道德实践
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2、理解词语
检查词语的理解。

教师提示“鲈鱼”(鲈鱼:鱼名。

鳍科。

体长(可长达60多厘米),侧扁,口大,下颌突出。

银灰色,背部和背鳍上有小黑斑。

以鱼虾为食,生长快,肉嫩味鲜。

栖息于近海,也进入淡水,早春在咸淡水交界的地方产卵。

为了保证鲈鱼的繁衍,产卵期间禁捕。


3、了解课文容
生字自学得不错,课文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板书:钓鱼放鱼启示)
4、快速默读课文,在读书时产生了哪些疑问
鼓励学生善于提问。

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善于思考,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三、细读课文,探究情感变化
(一)感受“我”的不舍之情。

1、哪位同学钓过鱼?能说说你钓鱼的感受吗?面对着你好不容易钓起来的鱼,你会舍得把它放走吗?
2、我们文中的小主人公詹姆斯舍得吗?从课文中的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相关词句做上记号,然后读一读,看看你有怎样的体会?
出示句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你体会到了“我”放鲈鱼时是怎样的心情?(失望、难过、沮丧……)(板书:沮丧)把你的感受融进去读一读。

(板书:依依不舍)
(二)默读课文,说说“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学生交流。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詹姆斯那么不肯放鱼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把相关句子做上记号,并想想你有怎样的体会?
1、欣赏大鱼,感受兴奋之心情
师:三十四年前月光如水的夜晚,我钓到了一条大鱼,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
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心情。

学生交流。

(高兴、兴奋……)(板书:得意)
齐读句子。

说说你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你们能用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这么大,这么漂亮的鲈鱼深深吸引着我,我当然不愿意放。


2、品析词语,感受钓鱼之不易
这条大鱼非常难钓?读第三自然段,划一划体现大鱼难钓的词。

学生自由读,划。

交流,品味。

(原来这条大鱼是我好不容易才钓到的,难怪我不愿意把它放回去。


感情朗读句子。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我”好不容易钓到这条大舻鱼,心是那么兴奋,父亲为什么一定让我把它放了呢?我从中又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板书:?)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钓鱼的启示。

齐读课题。

谁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生说,师板书:钓鱼、放鱼、获得启示)说的很好,请坐。

从钓鱼这件事中作者获得了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生答,师课件出示)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理解道德的是与非
1、就“钓鱼这件事”来说,什么是“是”什么是“非”呢?(生答)
2、把鱼放掉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啊,为什么“我”实践起来却很难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9自然段,找找原因。

师巡回指导:我发现同学们都找到了不少原因,我们来交流一下。

(1)指生答。

这条鱼有什么魅力啊?(大)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这条鱼大得很吗?(生读,师读,齐读)这条鱼不仅大还怎么样?(漂亮)找出依据。

(生读句子)
(2)是啊,面对这样一条既大又美的鱼,喜欢垂钓的我自然是希望把它——留下。

还有什么理由让我不愿放弃这条鱼?生答。

(钓到鱼很不容易)哪里说明这一点?体会到作者费了很大劲。

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生感情朗读)我
体会到你钓这条鱼时非常的辛苦,很不容易。

可见钓这条鱼可真花了我不少力气呢!请男同学齐读这几句话,和作者一起来感受钓到这条大鱼真的很不容易。

(男生齐读)
(3)费了这么大劲才钓上来的鱼,我怎么能轻易放弃呢?除了这三个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舍不得这条鱼?(生答:等了很长时间)到底等了多长时间呢?结合上下文读一读,再找找答案。

(我从晚霞辉映到晚上十点看出来的)你真会读书!当晚霞辉映时大概几点?(5、6点)对,5、6点钟,正是彩霞漫天。

可钓到的时候已经10点了,等了4、5个小时才钓到这条鱼,真是很不容易。

所以我愿意放弃这条鱼吗?(不愿意)
(4)还有一个原因,你们找到了吗?(生答:)这是什么理由?能概括说吗?
(5)好,我们一共找到了5条理由,谁能用一句话把这几条理由表述下来?而且必须用上这样几个关联词?(课件出示:…既…又…还…并且…所以…)3、么多充足的理由都让我难以下定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我最终还是作出“放鱼”的选择。

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一个正确的选择?(父亲)
4对,是父亲。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我无可奈何地放了鱼。

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心理斗争!让我们再来读读刚才的段落,可以边读边画出关的词语或句子体会我感情的变化。

5指生答,师相机出示课件。

得意、急切、委屈、乞求、依依不舍。

你们看“我”把鱼放回湖中经历了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啊!所以(课件出示)引读。

咱们来有感情朗读这几句话,体会作者艰难的心理过程。

(找生分角色读)
6同学们,我是如此的喜欢这条鱼,可父亲却要我把他放回湖中,是他不喜欢这条鱼吗?是他不爱我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从句子得意、欣赏能看出父亲很喜欢这条鱼。

从父亲盯着鱼看了好了一会儿,也能说明他喜欢。

)再把这个句子读一读,除了欣赏外,我感觉这个字还蕴涵着其他的意思,你们品位出来了吗?(父亲在思索)他在思索什么?哦,原来父亲也在经历着考验啊。

好一会儿盯着看,也就是父亲深思熟虑的过程。

虽然父亲也喜欢这条鱼。

但他却对我说(引读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回会用怎样的口吻来说这句话呢?(生答:斩钉截铁,,,,试着读一读)如此坚定。

你认为父亲真正的用意是什么?(要我
遵守规定,做个诚实的人)
(二)理解获得力量
1、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作出了道德的选择。

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课文的最后两段。

找找相关的句子。

2、生答,师课件出示。

这句话中有一条鱼很特别,你发现了吗?你认为这条诱惑人的鱼指什么呢?想想我可能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会怎样对待这些诱惑呢?(金钱、地位、洋房、名利等各种吸引人的东西,让人喜欢的事物,我都会毅然决然地放弃)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能成为(引读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
3、可以说,当年作者把鱼放掉是因为父亲的威严,是无可奈何的,但是,现在他的选择却是自觉的,自觉的遵守道德规,因为他已经在从小父亲的严格的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拓展
1、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遇到过诱惑吗?你是怎样对待的?(生答)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么做?
3让我们再把给作者和我们获得的深刻启示齐读一遍。

四、总结
同学们,积硅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也想到了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别人没有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齐读。

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自觉遵守道德规,挑战自我,言于律己,做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人!
五、作业
(课件)以《我看〈钓鱼的启示〉中的父亲》或《我所遇到的“鲈鱼”之惑》为题写一则小短文。

六、板书设计:
钓鱼
放鱼道德简单
获得启示实践很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