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八)[课时8财政与税收] 时间:10月4日:班级:姓名:基础演练1.[2012·杭州质检] 2011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2%;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1.6%。
这表明()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B.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我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由图表可知()①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基础②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加的根本因素③我国财政盈余逐年增加④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增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2012·长沙模拟] 2011年9月28日,湘西自治州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地方税费征收保障办法》。
《办法》强调,州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不得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的决定。
这是因为税收()A.具有无偿性B.固定性C.强制性D.随意性4.[2012·盐城质检] 漫画《上调》告诉我们,个人所得税的上调有利于()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②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③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④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③④5.[2012·开封质检] 小张经营一家电器行,“十一”黄金周期间,小张外出旅游,从而导致10月1日没有按时到地税局交税。
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欠税,旅游结束到地税局补缴税款就可以了B.偷税,最终将受到罚款或者法律制裁C.骗税,以外出旅游为借口,达到不交税的目的D.抗税,通过非暴力手段,达到不交税的目的能力提升6.[2012·合肥质检] 2011年9月29日,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2011年底前,安徽省要完成推广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600万只的任务。
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体现了财政()A.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保障B.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是资源配置的基础7.[2012·宁德质检]上述数据可知()①国家通过再分配维护社会公平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8.请你根据我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如下图),选择正确的选项()A.a点适宜增加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B.b点适宜提高税率,降低银行利率C.c点适宜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D.d点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9.[2012·西城质检] 读图可见()A.税收是国家实行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B.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C.税收增长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原因D.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10.[2012·洛阳模拟] 国家税务总局依据《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宣告国家对一些白酒生产企业的避税行为吹响“补漏”号角。
这一行为()①表明税收具有强制性②会改变税收的固定性③有利于引导消费方向④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1.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3400元、9000元,结合下表,下列选项中判断错误的是()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累进性质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D.老赵该月应缴纳450元的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12.[2009·全国卷Ⅰ] 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
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
上述做法()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3.[2012·淄博质检]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
材料二2011年1月至6月,我国的财政收入是56875.82亿元人民币,预计2011全年将会突破1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
这表明中国不仅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
然而,10万亿让国民为之骄傲的同时,民众也希望带来更多实惠。
(1)试描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信息说明的经济问题。
(2)结合两则材料,运用财政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让10万亿元给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选做习题14.[2012·大连质检]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与财政增长情况图注:201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1.2%。
全国税收收入首次突破5万亿元大关,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经济信息?我们如何解决“国富民穷”现象?材料二2010年至2011年我国CPI、PPI涨幅走势图(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并说明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课时作业(八)1.A[解析] 财政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是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作用的体现,故答案为A。
资源合理配置主要强调财政对大项目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故排除B。
此题没有涉及我国经济形势,排除C。
单纯从财政支出看不出我国的财政收支情况,排除D。
2.D[解析] 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排除①。
财政收入增长,并不能够证明我国财政盈余,故排除③。
3.B[解析] 各级人民政府不能随意减免税收,是因为税收是以税法的形式固定的,随意减免违反税法规定,违背了税收的固定性,故答案为B。
4.D[解析]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纳税人减少,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政收入,故排除①。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是国家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差距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过高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故答案为D。
5.A[解析] 小张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只要补缴就可以了,可见属于欠税行为,故答案为A。
6.B[解析] 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有利于推动高效照明产品的研发,从而达到资源节约的目的,可见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故答案为B。
A、C材料无体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排除D。
7.C[解析] 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属于财政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财政支出属于社会再分配的范畴,故①正确,③错误。
②与题意不符合。
近三年我国财政支出逐年增加,可见扩张性财政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故④正确。
8.D[解析] a点经济下滑,需要增加财政支出,降低银行利率,排除A。
b、c点经济平稳运行,宜适用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d点经济过热,适宜压缩财政支出,提高银行利率。
9.B[解析] 此题考查了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图表的主旨。
图表反映财政收入结构中税收所占的比率,通过比率可见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选B。
A、D本身正确,但脱离题干,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故排除C。
10.B[解析] 消费税是国家相关部门依法征收的,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①当选。
材料中国家的相关措施并不能改变税收的固定性,②错误。
提高白酒消费税会使这些商品价格上调,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方向,③当选。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国家提高白酒消费税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④当选。
11.D[解析] 个人所得税属于累进税率,故A正确。
个税主要是来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的,故B正确。
小张收入3400元,低于3500元,所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故C正确。
老张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1500×3%+3000×10%+1000×20%=545元,故D错误。
12.B[解析] 本题十分灵活,贴近生活,最容易迷惑学生的就是①,也是学生错误最多的。
因为在小明和他爸爸的这次消费中,该餐馆应纳税额是: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
如减去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
另外,消费不开具发票,也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所以本题选B。
13.[答案] (1)①“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在2008、2009年增幅略有回落,但总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说明我国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②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的增长,说明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
(2)①合理调节财政支出方向。
一是合理加大经济建设支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及时调整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民众获得实惠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二是合理加大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事业支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从而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让民众获得更多直接实惠。
②合理调节财政收入结构。
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当前实际看可以适当减免税收,让利于民,实现藏富于民,国富民强。
[解析] 第(1)问,主要反映了我国GDP、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关系。
凸显了GDP对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基础作用。
同时可见三者之间分配的不合理现象。
第(2)问,财政惠民必须合理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支出主要强调财政的三项作用。
财政收入强调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14.[答案] (1)经济信息:①我国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逐年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财政增长速度。
②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过快,居民收入增长相对过低,国家与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
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②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④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①图表反映我国物价继续上涨,国家通胀预期明显增强。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③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给予农产品价格补贴,从而减少消费者生活负担。
[解析] 第(1)问,主要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