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宁武县2021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 (1分) (2019八上·包头月考)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 . 有无颜色变化B . 有无新物质生成C . 有无气体生成D . 有无发光、放热现象2. (1分) (2017九上·汽开区期末)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 . 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B . 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 . 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D .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3. (1分)(2018·随州模拟) 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不符合题意的结论。
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 .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B . 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C . 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 ,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 .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4. (1分)用如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 . 能杀菌消毒B .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C . 能得到纯净水D .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5. (1分) (2017九下·鄄城期中) 二氧化氯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如图是生产二氧化氯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氯原子),依据上述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 .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6. (1分)某粒子由12个质子、12个中子和10个电子构成,该粒子是A . 分子B . 原子C . 阴离子D . 阳离子7. (1分)下列四个图象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 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B . 把相同质量的铝和镁放入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中C . 把铁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 . 一定温度下向10%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8. (1分) (2018九上·长汀期末)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A . 10gB . 9gC . 8.5g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9. (1分)(2019·本溪) 以下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A .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B . 复分解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一定不变C . 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D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比原子大10. (1分) (2017九下·句容月考) 甲和乙可以合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生成物丁属于氧化物B . 丙中C,H,O的质量比为12∶3∶8C . 一个丙分子中有六个原子D . 该反应体现无机物可转化为有机物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11. (1分) (2019九上·会宁期末) 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回答:水通电负极得到的气体________。
填化学式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烟气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的有毒气体是________。
填化学式天然气走进千家方户已经成为现实,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填化学式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放出的大量气体________ 填化学式会引起全球气候变暖,一种新的处理方法是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有长石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石,含量高达成分的水溶液里,其中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看一层白色固体,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 :一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 :氧化的化合价为价C. :2个氢原子D.2Mg:2个镁分子12. (1分) (2019九上·葫芦岛月考) 用化学用语填空:(1) 2个氟原子________。
(2)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3) 2个铵根离子________。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3. (1分)(2016·微山模拟)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你从H、O、C、N、Cu、K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相应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常用于制作导线或电气设备________;可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________;用作实验室热源燃料________.三、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14. (5分)(2016·临沂) 某饮用水中含有较多的碳酸氢钙[Ca(HCO3)2],属于硬水,煮沸时会有水垢生成,实验小组欲探究该水垢的主要成分.(1)【猜想与分析】分析Ca(HCO3)2与水的元素组成,该水垢的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Ⅰ;CaOⅡ.Ca(OH)2 Ⅲ.CaCO3 Ⅲ.Ca(OH)2和CaCO3小强同学认为该水垢中不会存在CaO,理由是________.(2)【实验与事实】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实验一将适量的水垢和水装入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用滴管取上层清液于小试管中,然后再向小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Ca(OH)2微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不变色说明水垢中一定没有________实验二按如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垢消失,溶液澄清;玻璃片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生成,则水垢中一定含有________(3)【原理与呈现】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4)【实践与应用】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在日常生活中,可使用________来检测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四、简答题 (共2题;共4分)15. (2分) (2019九上·从化期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在汽车尾气的排放管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使尾气净化,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
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表。
反应前反应后A B C D写出汽车尾气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燃煤易引起酸雨。
据统计中国一年约需燃煤32亿吨,煤中含硫量平均为2%,则一年产生二氧化硫________亿吨,因此为了绿水青山,需要大力推广煤改气。
(3)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大,下列措施能减缓温室效应的是____A . 签定国际公约,并严格执行B . 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C . 日常生活中要倡导“低碳”生活D . 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16. (2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在硫燃烧和铁丝燃烧的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都要放一些水(如图所示),但是放水的作用并不相同.(1)硫燃烧的集气瓶中放水的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硫,铁丝燃烧的集气瓶中放水的目的则是________.【提出问题】为什么水能吸收二氧化硫呢?小明认为是二氧化硫溶解于水,并设计了丙实验来证明:向装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软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盖上瓶盖振荡后,出现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二氧化硫能溶于水.(2)小华同学认为也可能是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他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染成的干花(石蕊是一种色素,它遇酸变成红色),设计了丁实验来证明.【实验现象】将第一朵紫色干花喷上稀醋酸,紫花变红色;将第二朵紫色干花喷上水,紫花不变色;将第三朵紫色干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紫花也不变色;再将第三朵紫色干花先喷上水,然后放入盛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紫花变红色.【实验结论】________.(3)小华查阅资料发现,二氧化硫能与水作用生成一种叫作亚硫酸(H2SO3)的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通过本题你能获得哪些启示?________.五、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7.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洗刷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部穿通,留下一小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变废为宝.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1)该装置不仅废物利用,另外还有的优点________.(2)如果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破试管底部应该盛放块装固体________(填名称),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3)该实验的第一步骤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其操作如下: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弹簧夹,将破的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捂住试管外壁,如装置不漏气,则破试管底部的现象________.(4)有人用排空法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如何证明收集满________.六、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8. (2分)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0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填空题 (共3题;共3分)11-1、12-1、12-2、12-3、12-4、13-1、三、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14-1、14-2、14-3、14-4、四、简答题 (共2题;共4分)15-1、15-2、15-3、16-1、16-2、16-3、16-4、五、实验题 (共1题;共3分)17-1、17-2、17-3、17-4、六、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