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流动力学监测协和

血流动力学监测协和


血流动力学主要参数监测
动脉压监测:动脉血压是维持各组织、 器官血流灌注的基本条件。分为无创血 压、有创血压
无创血压监测 有创血压监测:是最常用的直接测压方法。
有创血压监测
临床适应证:
需严格控制血压者(如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需频繁采集动脉血标本者。
一次性换能器与装有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的 加压袋相连接。此通路以3ml/h的速度维持输 液,以避免套管尖端凝血块形成。
肺动脉飘浮导管
S-G导管一般由优质软塑料(PVC)制成,成 人常用7F导管全长110cm,管壁每10cm有一 黑色条纹做长度标记,导管顶端有一可充气的 小气囊,充气后能顺血流携带导管通过右心进 入肺动脉。 适应症:S-G导管适用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 肺脏和机体组织氧合功能的监测。所以,对任 何原因引起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氧合功能改 变,或存在可能引起这些改变的危险因素的情 况,都有指征应用S-G导管。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维持最佳氧输送,保证组织灌注是血流动力学 监测的主要目的。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把循环系统分为阻力血 管、毛细血管、容量血管、血容量和心脏五个 部分。 在这五个部分当中,心脏作为动力源,维持着 血液在循环系统中的运动。所以,血流动力学 的基本原理多是从心脏的角度出发,观察并研 究五个部分的相互影响。
肺动脉压监测:
PAP是通过装满液体的管道将血管腔与外部压 力换能器相连接而测得。 PAP可代表右心室收缩期压力,反映肺小动脉 和肺毛细血管床的流量与梗阻情况。 正常值:15~30/6~12mmHg,平均压为 10~20mmHg。 临床意义: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升高可见于 左心室衰竭、肺动脉高压、肺血流量增加、二 尖瓣狭窄。PAP下降可见于肺动脉瓣狭窄。
血流动力学监测
北京协和医院ICU
概念
血流动力学:或称血液动力学,是血液在循环 系统中运动的物理学,通过对作用力、流量和 容积三方面因素的分析,观察并研究血液在循 环系统中的运动情况。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 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 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地、动态的测量和分析, 并将这些数据反馈性用于对病情发展的了解和 对临床治疗的指导。
禁忌症:随着临床对血流动力学监测需 求的变化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应用S-G 导管的禁忌症也在不断改变,因此,应 用S-G导管时更重要的是明确应用目的, S-G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权衡利弊,全面分 析。
绝对禁忌症 :是在导管经过的通道上有严 重的解剖畸形,导管无法通过或导管本身 既可使原发病加重。
相对禁忌症:
准备好的换能器设置应可输出低于20Hz 的相对平稳频率反应的信号,因此可准 确提供所有生理心率下压力显示。 管道应有一定硬度,且应尽量短以保证 压力波形正确传递,整个装置应严格排 空气泡。
当换能器与大气相通时进行电压调零, 换能器在任何高度均可进行。当测压时, 应根据病人位置将换能器保持在稳定高 度,通常选择冠状窦水平高度。在实际 工作中,可选择第4肋间隙腋中线水平。 应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对血压进行分析
中心静脉压监测
CVP是通过装满液体的管道将血管腔与外部压 力换能器相连接而测得。多选择上腔静脉与右 心房连接处血管内腔隙进行监测。代表上、下 腔静脉胸腔段和右心房的压力。 CVP波形包含3个正向波,分别代表心房收缩、 收缩期心脏形状改变和右房充盈。反映右心室 充盈压、静脉张力和静脉容量的变化,是反映 右心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
正常值:6~12cmH2O 生理意义:CVP本身并不能表明病人的 容量状态,但CVP包含一些有关心脏功 能状态并以此进行评价。
CVP降低 CVP升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临床意义 :
CVP过高而血压正常提示容量过重,应考 虑存在右心功能衰竭,给予强心、利尿药 可防止肺水肿的发生,并应控制和暂停补 液 CVP过低,血压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应考 虑补充血容量、补液。 CVP的测量有助于休克的鉴别诊断。 CVP可作为输液的控制指标。
急性感染性疾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心脏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活动性风湿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严重出血倾向 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监测参数:
直接测定指标:
MAP 、CVP 、RAP 、RVP 、PASP 、PADP 、 PAP 、PAWP 、CO 、HR 、Hb
间接测定指标:
通过计算得出SVI、CI、SVRI、PVRI、LVSWI、 PVSWI、DO2、VO2
谢 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