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流动力学监测




1、Allen’s试验阳性禁穿桡动脉 2、严格无菌操作 3、减少动脉损伤 4、排尽空气 5、有血块及时抽出 6、及时更换测压部位 7、妥善固定,避免移动 8、定时肝素盐水冲洗
动脉测压管护理

加压、密闭:无血及气泡,三通仅在归零或采血时打开


固定:薄膜湿、松动、渗血时及时更换
漂浮导管
肺动脉漂浮导管
肺动脉导管监测
Swan-Ganz漂浮导管的结构和用途 (1) 结构
漂浮导管管腔分四个部分:
① 导管顶端开口供测量肺动脉压和取血 标本 ② 导管近端开口(距离顶端30㎝),用 于测量RAP或CVP,及供测量心排量时 注射盐水 ③ 第三腔与气囊相通,可充1~1.5ml, 充气时气囊随血流漂至肺动脉 ④ 第四腔距导管顶端2㎝,内有一热敏 电阻,能灵敏反映血温变化
中心静脉压(CVP)
CVP ↑:右心功能不全,容量过多,心包 填塞,正压通气,气胸,连枷胸,腹腔 压力↑,导管位置不当,零点位置错误, 缩血管药物应用 CVP ↓:心脏充盈不佳,血容量不足
CVP波形
CVP各波形意义



A波:由右心房收缩产生,EKG P波之后 C波:三尖瓣关闭所产生,C波下降即心室开始射血 X波:右心房舒张时容量减少 V波:心室收缩射血 时房室瓣关闭,上下腔静脉回流至右 房的血产生的压力 Y波:三尖瓣开放,右心房排空 A与V应几乎相同
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变化的处理原则
中心静脉压
低 低 高高 高 正常
动脉压
低 正常 低 正常 低
原因
血容量严重不足 血容量轻度不足 心功能不全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肺循环阻力升高 血容量轻度不足或 心功能不全
处理原则
快速补液 适当补液 强心输氧利尿 扩张血管 快速补液实验 区别原因后处理
影响波形传输的因素

有创动脉正常值
年龄(岁)
新生儿
SBP(mmHg)
70~80
DBP(mmHg)
40~50
小于10
小于40
110
140
60~80
70~80
小于50
小于60 小于70
150
160 170
70~80
80~90 100
注:小儿SBP=80+年龄*2,DBP=SBP*1/2~1/3; 小于1岁的小儿SBP=68+月龄*2(单位mmHg)
无菌操作:尽早拔除导管,留置一般3-5天,不超过7天
观察:灌注不良(温度改变,有色斑)立即拔除测压管
更换测压系统:压力传感器BIW,冲管液QD
中心静脉压(CVP)
中心静脉压(CVP)
血液从全身静脉回流至 右心房,右房压就是CVP 正常值 5-12cm H2O 3-8mmHg
中心静脉压

连接
拔出针芯前压迫血管原断,松开后见血畅流出则边冲 连接。
固定

局部再次消毒后无菌敷料贴覆,胶布固定。
动脉血压(ABP)
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侧壁的压 力。 正常值:90-140/60-90mmHg MAP 85-90mmHg 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1/3脉压 意义:反映循环机能状态

NBP并发症
尺神经损伤
肱二头肌间隙综合症 输液受阻、SPO2监测中断
注意事项
袖带:宽度为上臂周径的1/2 松紧度:两横指 位置:平腋中线 更换部位:6-8小时 消毒:出院、转科、死亡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有创血压 中心静脉压 肺动脉漂浮导管 PICCO
有创血压(ABP)
适应症
1.
2. 3. 4.
血流动力学监测
ICU 陈小燕
学习目标



掌握NBP、ABP、CVP的护理 掌握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及基本装置 了解肺动脉漂浮导管及PICCO技术
什么是血流动力学监测

由一组专业监护人员通过有创或无创的手 段对各种压力,波形,心排血量,动静脉 血气,氧合等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判断病 人的循环功能状态
提供准确的数据 能分析获得的数据 能安全使用监测仪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率与心律的监测 无创袖带血压监测 症状:胸痛,气急,乏力 体征:意识状态,皮肤颜色与温度,紫绀, 尿量 体检:脉搏触诊,颈静脉压力,胸部视诊 与触诊,听诊


next
听诊血压

血压表水银柱搏动显示收缩压与舒张压
体位准备

通常选用左手。将病人 的手和前臂固定在木板 上,手腕下垫纱布卷, 将手指固定在托手板上, 患者手臂伸直,抬高,略向 外展;手指掌面向下压,手 掌背曲呈反弓状,手腕背 屈60°使穿刺部位皮肤 自然绷紧,桡动脉血管亦 相应拉直固定,行穿刺时 不易滚动,此时桡动脉也 更接近体表,易把握进针 深度
Allen’s试验


正常:<5-7S
0-7 S 表示侧枝循环良好 8-15 S 提示可疑 >15 S 提示侧枝循环不良 禁选用桡动脉穿刺
(二)改良ALLEN试验(昏迷病人) 利用监护仪屏幕上显示出SPO2脉博波和数 字来判断。 方法:举高穿刺手,双手同时按压尺,桡动 脉显示平线和数字消失。放低手,松开尺 动脉,屏幕出现波形和数字,即为正常,如不 显示即为异常
用物准备
1.
2.
3.
4. 5.
穿刺针:聚四氟乙烯套管针,成人20G, 小儿22G;3M透明敷贴 消毒用物、治疗巾、无菌手套 冲洗装置:肝素冲洗盐水、5-10单位/毫升; 加压袋、压力传感器 压力模块、数据线、监护仪 固定前臂的短夹板和垫高腕部的垫子
测压装置
穿刺前准备
(一)ALLEN试验(清醒病人) 1、抬高前臂,术者用双手分别摸到桡动脉、 尺动脉。 2、嘱患者做3次握拳和松拳动作,压迫阻断 桡动脉、尺动脉血流,直至手部便苍白。 3、放平前臂,解除尺动脉压迫,观察手部转 红时间。
测量部位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影响因素


(1).病理因素:CVP升高鉴于心力衰竭,房颤,肺梗死, 支气管痉挛,输血输液多,纵隔压迫,张力性气胸及血胸, 慢性肺部疾患,心包压塞,缩窄性心包炎,腹内压增高的 各种疾病及先天和后天心脏病。CVP降低见于失血和脱水 及周围血管扩张如过敏性休克。 (2).神经体液因素:交感神经兴奋时CVP增高。 (3).药物因素:用血管活性药都影响CVP。 (4).其他:缺氧、肺血管收缩、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病人挣扎、控制呼吸时胸内压增加、腹内压增高的手术等 均使CVP升高。麻醉过深或椎管内麻醉是血管扩张,CVP 降低。

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
正常动脉压力波形: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 升支、降支和重搏波. 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

压,正常值为100-140mmHg; 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 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 形成重搏波。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 为舒张压,正常这60-90mmHg. 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 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 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 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 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
定位,确定穿刺点

左手中指触摸波动处,食指远端轻亲牵拉皮肤, 穿刺点在波动最清楚远端0.5cm处;
穿刺:穿透法

见血后继续进针,拔出针芯,缓慢退套管,见血后放 低角度置入针芯,置入套管
穿刺:浅入法

见血后压低角度,再进1~2mm。
置管

抽出针芯,捻转同时推进外套管。注意:不能 有阻力,必须套管尾端有血畅流出。
禁忌症
1. 2.
穿刺部位或其附近存在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对已用使抗凝剂患者,最好选用浅表且 处于肌体远端血管;
3. 4. 5.
患有血管疾病的病人,如脉管炎等; 手术操作涉及同一部位; ALLEN试验阳性者禁忌行桡动脉穿刺测压。
动脉的选择
1. 2. 3.
4.
5.
桡动脉--首选 肱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腋动脉
圆钝波:心肌收缩功能低落或血容量不足
低平波: 低血压休克和低排综合症
如何保证监测的准确?




换能器归零 换能器的位置 保证波形传输准确 监测管道与导管的护理 测量时的体位 正确的分析
并发症



血栓形成 动脉栓塞、空气栓塞 出血、渗血、血肿 全身或局部感染 肢端坏死
防治

监测结果在休克和使用缩血管药物时不可 靠
自动无创血压测定(NBP)
应用震荡计法测量血压,搏动的动脉血产生震荡, 并叠加在袖带充气后的压力上。在每个压力水平 上测到两次连续的震荡,然后将其分析获得动脉 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 影响测量值的因素: * 病人移动,寒战,烦躁 * 心律失常,极快或极慢的心率 * 使用心-肺机 * 动脉压力短时间内迅速变化 * 严重休克或体温极低时
管道堵塞 管道太长 太多连接处 连接不紧密 管道中有血或气泡 换能器损坏

并发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感染 心律失常 出血和血肿 气胸和血胸 气栓 血栓 神经和淋巴损伤 血管及心脏穿孔
护理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CRBSI 确保深静脉通畅,回血好 保持深静脉和测压管的密闭 深静脉敷料及时更换,CVP压力传感器BIW 更换,输液器及稀肝素盐水QD更换 妥善固定,防止脱开
图5 Swan-Ganz漂浮导管的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