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地铁XXX号线工程XXX标【XXX站】基坑防渗堵漏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XXX局集团有限公司XXX地铁XXX号线工程XXX标项目经理部二0XX年五月目录一、编制目的 (1)二、工程概况 (1)XXX、地质水文情况 (1)3.1地质条件 (1)3.2水文特征 (1)四、施工准备工作 (2)五、防漏领导小组机构 (2)5.1堵漏应急行动组 (2)5.2方案研讨组 (3)5.3事件善后组 (4)六、施工投入计划 (4)6.1材料投入计划 (4)6.2设备投入计划 (5)6.3人力投入计划 (5)七、堵漏施工方案 (5)7.1漏水可能原因分析 (5)7.1.1、桩体垂直度 (6)7.1.2冷缝 (6)7.1.3事故桩 (6)7.2堵漏施工方法 (7)7.2.1桩体垂直度外偏(侧偏)而造成的漏水 (8)7.2.2由于冷缝而造成的漏水 (8)7.3漏点的监控 (8)八、施工注意事项 (9)XXX地铁XXX号线工程XXX标【XXX站】防渗堵漏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目的根据以往车站施工经验,虽然各阶段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但总是有些位置因为种种原因而漏水,若不能及时阻止漏水,既会对土方开挖和下步主体施工进度带来影响,严重的还会使周边道路和建筑物产生沉降,给整个基坑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为了在开挖过程中及时堵住漏水,特编制此方案。
二、工程概况XXX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K38+704.488,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有效站台长140m,线间距为13.7m。
本站采用明挖顺做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结构,整个基坑标准段的开挖深度为16.94m,结构宽度为19.6m;端头井开挖深度为18.27m,结构宽度为23.8m。
车站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负一层层高为4.75m,负二层层高为6.19m,车站起点里程:K38+495.488,车站终点里程:K38+780.938,总长286.25m,东西两端均为盾构始发井。
车站围护结构采用Φ1000@800的套筒咬合桩(一荤一素)加内支撑的结构体系,围护桩型分为XXX种:Z1(标准段)荤桩长度28.94m+止水桩长度2.0m;Z2(标准段)荤桩长度28.94m+止水桩长度4m,Z3(端头井)荤桩长度32.94m。
XXX、地质水文情况3.1地质条件XXX站地貌类型为岗间坳洼区,为全新世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地面标高约8.4m~8.8m。
本车站范围内穿越的主要土层由上至下依次为:①-2b2-3 杂填土;②-1b2-3软-可塑粉质粘土、○2-2b4流塑淤泥质粉质粘土、②-3b3-4软-流塑粉质粘土、③-1b1-2可-硬塑粉质粘土、③-2b2-3可-软塑粉质粘土、○3-4e可-硬塑含砾粉质粘土、K1g-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②-2b4 层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土质差,基坑开挖时极易产生侧向变形或土体流动,从而引起成开挖面失稳。
3.2水文特征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赋存于○1-1杂填土、○1-2素填土、○2层新近沉积土中,○3层粘性土、○4层粘性土为相对隔水层。
○1-1杂填土,结构松散,○1-2素填土,松软,由软-可塑状粉质粘土组成,夹碎块及植物根茎,厚度不均,富水性一般,透水性一般。
○2层新近沉积土,均为粘性土(局部夹粉土),厚度较大,富水性差、透水性差。
微承压水层为○3-2c-d2-3粉土夹粉砂和○3-4e混合土层,现场底部基岩主要为白垩系葛村组(K1g)泥质粉砂岩,裂隙不甚发育,且呈紧密闭合状,裂隙连通性差,含水微弱。
勘察期间通过干钻测得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0.5~1.5m地下水静止水位为0.5~3.9m,地下水无稳定的统一水位,随地势起伏。
年水位变化幅度约0.5~0.8m,地势低洼处常年最高水位接近地表。
弱承压水层○3-4e含砾粉砂质粘土混合土层埋深28~33m,位于基坑底以下11 m 左右,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水位位于地表以下3~4m。
四、施工准备工作1、组织专业人员对本工程堵漏方案进行专题研讨,合理安排开挖方法。
2、基坑开挖前,现场备足堵漏所需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
3、施工前由技术组对各工班做好技术交底,确保漏点能及时发现、及时封堵。
五、防漏领导小组机构土方开挖过程中,当发现漏点时,必须及时做出反应,并有组织地按本堵漏方案进行防渗堵漏施工,最终达到预期的堵漏效果。
故项目部组织成立“堵漏应急行动组”、“方案研讨组”、“事件善后组”,并明确分工落实到个人及责任到个人。
5.1堵漏应急行动组1、应急行动组组成: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具体详见图1堵漏应急行动组织机构图。
2、堵漏应急行动组职责:1)督促机构人员到位及完善准备工作;2)基坑开挖前做好详细的分工及落实责任制;3)负责短时间内组织施工队伍进行堵漏施工;4)负责堵漏施工的全过程指挥工作;5)按堵漏方案做好堵漏的准备工作;6)负责督促材料的准备情况,设备的驻场情况及施工人员的到位情况;7)负责后备资源的补给,确保资源不断绝;8)基坑开挖前提前准备堵漏的施工设备;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9)检查设备的运转状况,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候命;10)联系专业检修部,保证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对设备进行抢修;11)基坑开挖过程中设专人监控,及时发现漏点并采用应急措施;12)依据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堵漏施工;13)负责筹备所有相关的材料,保证堵漏施工过程中不因材料断绝造成中途停工;14)妥善存放材料,根据各种材料不同的特性分类存放,并做好数量的统计工作15)做好对材料供应商的考察工作,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16)材料进场应具有相关的质量证件文件;17)基坑开挖及堵漏施工时,专职安全员场监护;18)根据漏点周边的危险度进行人员疏散;19)堵漏施工时,施工现场进行临时围挡;20)测量、监测小组加强对周边房屋、道路、水渠进行沉降观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回报;21)应急抢险队及时排除现场安全隐患。
图1 堵漏应急行动组织机构图5.2方案研讨组1、应急行动组组成: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2、方案研讨组职责:1)负责防渗堵漏施工的总体筹划;2)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研讨防渗堵漏施工方案;3)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堵漏专题研讨会上定下的方案,编制基坑堵漏专项施工方案;4)基坑开挖前督促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堵漏施工时监督方案的实情况;5)对堵漏施工过程提供全面技术的支持与指导;6)针对漏点大小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5.3事件善后组1、事件善后组组成:组长:XXX副组长:XXX组员:XXX2、事件善后组职责:1)出现漏水险情后,及时向监理、业主、设计等有关领导部门汇报;2)及时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过程中的状况;3)加强与周边房主进行沟通,并如实讲述实际情况;4)堵漏完成后作出书面总结。
六、施工投入计划由于基坑漏水具有突发性,因此施工现场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常备堵漏设备,并要做好应急设备进场的前期工作,当常备设备不能满足堵漏要求时,能够及时增加设备,保证漏点及时封堵。
6.1材料投入计划施工现场应常备一些堵漏材料,当材料耗用时,及时给予补足,并提前联系好大量堵漏材料进场的准备,一旦不足,保证可以立即进场。
表1 常备堵漏材料表序号材料名称用途数量备注1 稻草主要是用来阻挡沙土的流失1~5车常备2 短方木用于打木桩固定及支承和堵塞桩间漏洞300~1000根常备3 砂包漏孔过大时用于反压200~2000个常备4 水玻璃用于注浆止水1~5吨常备5 水泥用于注浆止水10~30吨常备基坑开挖过程中现场常备堵漏设备如下表:表2 常备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数量备注1 引孔钻机引孔1台状态良好2 旋喷桩机止水旋喷成桩施工1台状态良好3 注浆泵用于高压止水注浆1台状态良好4 勾机辅助施工1台状态良好堵漏施工人力投入计划如下表:表3 堵漏施工人力投入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序号工种人数1 旋喷机操作工 6 4 电工 22 引孔机操作工 2 5 杂工103 勾机操作工 1 67.1漏水可能原因分析工程设计围护结构止水采用的是钻孔咬合桩(详见钻孔咬合桩平面排桩图2)。
图2 钻孔咬合桩排桩图从理论上分析每个桩间都为一个局部,出现漏水时只是局部的,较容易及时准确找出漏点位置所在。
根据本工程咬合桩桩的施工情况分析,施工参数控制严格,砼用量充足,可能出现的漏点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7.1.1、桩体垂直度虽然钻孔咬合桩单桩垂直度控制在0.3%以内,但是偏差方向却可能不同,且咬合桩桩长有30.94m--32.94m,垂直度控制不好,越往下施工,桩间开叉越大,导致桩间出现漏水。
详见“咬合桩垂直度出现偏差示意图”。
图3 咬合桩垂直度偏差示意图7.1.2冷缝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施工,这就存在与先施工段的接头问题。
采用砂桩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如下图4所示。
在施工段与段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后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挖出砂灌上砼即可。
但是砂桩在二次成孔时,两侧的素桩早已经凝固,砂桩灌完混凝土后不能与两侧桩充分胶结,存在冷缝。
图4 砂桩施工示意图7.1.3事故桩在钻孔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因B桩超缓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出现早凝现象或机械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钻孔咬合桩的施工未能按正常要求进行而形成事故桩。
事故桩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情况:①平移桩位单侧咬合如图5所示,A桩成孔施工时,其一侧B1桩的砼已经凝固,使套管钻孔不能按正常要求切割咬合B1、B2桩。
在这种情况下,宜向B2桩方向平移A桩桩位,使套管钻机单侧切割B2桩施工A桩。
图5 平移桩位单侧咬合示意图②桩背补强如图6所示,A桩成孔施工时,其两侧B1、B2桩的混凝土均已凝固,在这种情况下,则放弃A桩外侧增加XXX根咬合桩及两根旋喷桩作为补强、防水处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将B1和B2桩之间的夹土清除喷上混凝土即可。
图6咬合桩背桩补强示意图两种事故桩处理都是在咬合桩素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后期桩施工与先期施工桩间不能咬合,存在冷缝。
7.2堵漏施工方法根据以上的分析情况,本工程可能存在的漏水状况主要有两种,桩体垂直度和桩底冷缝,针对这两种情况及本工程地质、水文特点,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堵漏方法:1、基坑外注浆采用旋喷桩机进行水泥浆单浆液注浆。
2、基坑内注浆1)仅有少量(轻微)渗漏水的,沿渗水处凿V槽涂刷渗透型结晶材料后,用双快水泥或掺有堵漏灵的防水砂浆抹面处理。
2)有明显漏水点时,先引流埋管,后做注水溶性聚氨酯浆(或者改性环氧树脂)或者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进行处理。
7.2.1桩体垂直度外偏(侧偏)而造成的漏水1、由于垂直度偏差而造成的漏水口,越往下挖漏水口就会越大,针对此情况,当发现漏点时应立刻进行回填,且盖过漏点不少于1.5m。
2、若开挖面为砂层时,砂土不得进行回填,应立即采用稻草及短木方将漏口临时堵塞,避免砂土流失增加堵漏的难度,然后用木方及钢管进行支顶和砂包反压,然后迅速组织旋喷桩机施工,在咬合桩外进行注浆堵漏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