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红楼梦》与中国民俗文化民俗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一、《红楼梦》中的民俗事象1、岁时节日之俗:(《元妃省亲》)1.1《红楼梦》中写到的岁时节日有元宵节、清明节、芒种节、端阳节、七巧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过年等。
此外,还有立春、饯花神、小阳春、九九消寒会等。
1.2民俗节日:这些岁时节日是由中国古代历法和季节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节气时令,自古至今世代相传,1.3北温带人种《忧郁的热带》,没有三日粮,缺水,块状茎,蛙肚有水1.4中华文化,东方文明除夕、过年:大年初三,盖茨访问中国,日程一年前定,中国春节五千年前定了书法中医治未病;戏曲,京剧、昆曲,三大体系2、衣食住行之俗(1)《红楼梦》中的服饰①人物衣着,不清不明②传统服装:节庆,不拘形式③传统服装不方便,胡服骑射之赵国;末班公交车后排汉服美眉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袁杰英《中国历代服饰史》(2)饮食(后文重点茶文化、饮食文化)①饮食南北之别六十二回芳官江南风味的饭菜:“一碗虾丸鸡皮汤,又是一碗酒酿清蒸鸭子,一碟腌的胭脂鹅脯,还有一碟四个奶油松瓤卷酥,并一碗热腾腾、碧莹莹绿畦香稻粳米饭”②红楼宴,是扬州西园饭店、扬州宾馆在中国红学会的热情帮助下,根据《红楼梦》中所描写菜肴名称、用料和烹调方法,查阅了明末清初饮食习俗和典故,在扬州菜的基础上烹调出的美味佳肴邓云乡《“茄鲞”试诠》(秦一民)“鲞”字乃浙江省的方言。
舟山群岛渔民历来有晒鱼干的习惯,并把干鱼称作鲞。
③邓云乡《高鹗的汤》(3)居住(建筑)①民居:四合院②家族中位置:贾政居中,贾赦东北角,贾母中轴线后端(4)“行”的民俗事象。
①贾府的女眷出行或坐轿或坐车②男人大多是骑马或坐车出行3、婚丧嫁娶之俗(1)婚约①《红楼梦》诞生的时代,青年男女还没有自由恋爱的权利②这个时代还存在纳妾制度③贾府还残存着奴隶制(2)婚俗①《红楼梦》中具体写到婚嫁的民俗事象,有庚贴、三媒六聘、放定(下茶)、通书、合婚、过礼,这些都是议亲订婚时的事;女儿出嫁时,有开脸、上头、拜堂、拜天地、入洞房、交杯盏、揭盖头、坐床撒帐等仪式;婚后则有回九之俗,称谓也由小姐改呼某太太、夫人了。
②交杯盏和上头(3)丧葬之俗:①天文生,又称阴阳生,写殃榜②出殡陈百戏③悬影与拜影(喜神,徐复祚《一文钱》,马槽,背影)4、宗教信仰之俗4.1原始思维,野性思维,原始宗教。
人类社会发展必经阶段(1)萨满教贾府中之宁府里,确有未露名的女萨满。
萨满很像贾珍儿媳秦可卿。
萨满的责任:①维系氏族和睦团结。
秦氏人缘深得贾宅两府上下人心;②萨满是人与神的中介,有“敏知”、“预言”等奇能。
萨满天职“先知先觉,未雨绸缪”,“凡事不预,临渊何悲”,一心为氏族兴衰系念。
秦氏与凤姐预卜未来,显出奇能睿智;③萨满善引领族人,在祝祭或梦幻中谒拜某些神 或魂灵。
宝玉进秦氏房中梦游“幻境”④萨满擅治病,又擅于导引应婚男女健康媾合,传房术,助氏族人丁兴旺;⑤萨满又能死后灵魂示警,预报吉凶;⑥在实际生活中,穆昆(族长)与萨满是族权与神权的施行者,互为左右臂,彼此依赖,关系非同寻常。
(2)巫婆跳神:二十五回(3)寄名4.2祖先崇拜4.3宗教情怀,一僧一道,淡化教派人要有所敬畏,否则“本我”会膨胀。
自我、超我无法养成5、人生家庭礼仪之俗5.1晨昏定省5.2《红楼梦》中写宝玉“抓周”到成年订婚、结婚也是人生礼仪的一部分5.3命名取字号贾家五代人是按“范”字来取名的。
第一代贾演、贾源是水字旁,第二代是取“代”字在中间,第三代是“文”字旁,第四代是“玉”字旁,第五代是“草”字头。
女孩子则“范”春字,有“元迎探惜”四位小姐。
各种人物身份、地位不同,有的本名之外还有乳名(小名)、字、号,本号之外有别号、绰号(外号)、法号、谥号种种。
如小戏子们一律是艺名。
5.4“间接请安”①《红楼梦》第24回,贾赦生病,贾母命宝玉前去探视②《那桐日记》有关“间接请安”的记载6、游艺娱乐之俗斗草、斗鸡走马、赶围棋、解九连环、抹骨牌、抓瓜子儿、掷骰子、斗叶、放风筝、赏雪、打公番、打天九、打双陆,抢新快、玩影戏人子、唱莲花落、拈龟儿、击鼓传花、听像生儿、打围、射圃,酒桌上还有拇战、占花名、酒令、唱小曲儿、猜谜说笑话,等等。
7、语言之俗(1)谜语、谚语、俗语、歇后语、偈语、歌谣、行业语,等等。
(2)满汉合璧,中外相间。
二、《红楼梦》中的民俗事象特点三、《红楼梦》与中国茶文化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科学家们在有关茶结构的报告中指出,茶叶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化学成分,如有机化学成分中就包括“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色素”及“脂多糖”、“咖啡碱”等化合物。
它的无机化学成分,如矿质元素,包括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都是抗衰老与营养价值。
(一)焙茗:一个与茶史有关的小人物1、茗。
茶,古书上所载其名很多荈、蔎、葭萌、荈诧、槚、茶、茗,2、“焙”皮日休《茶舍》诗:湖上汲江泉,焙前蒸紫蕨。
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
诗中的“焙”、“蒸”、“研”、“拍”,都是制茶工艺的程序。
二、贾母:“我不吃六安茶”1、中国茶叶分类1.1根据制造方法和品质分类(1)绿茶----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
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
(2)红茶----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红茶较适于冬季饮用(3)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
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茶(4)白茶:我国福建省独有(5)黄茶:黄茶----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黄芽茶”(系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加工制作而成,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针、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
(6)黑茶----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亦称紧压茶砖茶、沱茶、普洱茶等1.2再加工茶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1.3以其生长环境来分: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2、茶叶命名(《闲闲堂茶话》)2.1产地命名: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恩施玉露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屯溪绿茶祁门红茶君山银针都匀毛尖太平猴魁天山绿茶顾渚紫笋平水珠茶峨眉毛峰2.2以茶叶的形状命名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
参2.1茶名2.3其他独特命名(1)大红袍(2)铁观音(3)太平猴魁传说:2.4民间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俗谚。
据统计,《红楼梦》全书中有273处,写到的茶名就有好几种贾母不喜吃的“六安茶”、妙玉特备的“老君眉”、暹罗国进贡的“暹罗茶”、怡红院里常备的“普洱茶”(“女儿茶”)、茜雪端上的“枫露茶”、黛玉房中的“龙井茶”。
三、妙玉:“这是旧年蠲(juān)的雨水”1、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也说到茶与水的关系。
他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
”2、陆羽在《茶经》中把自然界的水分为三个类型:即“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3、《红楼梦》中写到煎茶用水的情节第41回:第23回宝玉写了《冬夜即事》诗云“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唐人陆龟蒙在《煮茶》诗中就有“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之句。
近代科学分析证明,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为纯软水,而用软水泡茶其汤色清明,香气高雅四、茶具:“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1、茶具(如盛茶用具、煎水用具、选茶用具等),陆羽《茶经》列了24种之多。
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就作过转述:陆羽“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储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这24种茶具,即:风炉、筥(jǔ)、炭挝(即“抓”)、火策、鍑、交床、夹、纸囊、碾、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鹾(cuó,盐的别名)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器具)、熟盂、碗、畚(běn)、札、涤方、滓、方、巾、具列。
2、唐宋时代茶具以黑釉茶盏为时尚,明清则多用白瓷和青花瓷明代以来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制茶壶(紫砂图片)3、贾府茶具:(1)茶房与煮茶的用具(2)一般茶具(3)“品茶栊翠庵”中的茶具:“斝瓟匏”(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瓟bó,小瓜;匏páo,葫芦的一种,即匏瓜)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
“点犀盉(hé古代酒器,用青铜制成)”。
五、茶俗:(1)“以茶祭祀”《红楼梦》中写到“以茶祭奠”多处,(2)“以茶论婚嫁”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
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把彩礼称为“茶礼”②《红楼梦》中“以茶为媒”、“以茶论婚嫁”有两处第15回写宝玉、秦钟到馒头庵,让智能儿倒茶事,虽是调笑之意,但是以茶论婚的风俗的表现。
第25回“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
”(3)家常饮茶(4)客来敬茶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苏轼,解缙,郑板桥六、茶入诗词(1)晋代就有左思等人写下了咏茶诗赋多篇。
唐代以降,如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皮日休等人的咏茶诗白居易一生嗜茶成癖,留下了五十余首咏茶诗,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宝塔形的诗。
茶,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苏东坡写过几十首咏茶诗,把“佳茗”比作“佳人”。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以回文诗的形式咏茶“空花落尽酒倾漾,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辗斗晴窗。
”回读,则成为:“窗晴斗辗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漾倾酒尽落花空”(2)以歌颂茶的情性来抒发个人的襟怀,借茶喻己,借茶明志。
韦应物的《喜园中茶生》“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3)《红楼梦》写到“茶”的诗词:①回前诗:《红楼梦》第2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回前诗有一首:一局输赢料不真,香消茶尽尚逡巡。
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旁观冷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