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查ppt课件
• 缺点:仪器较贵,结果的 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性能 及工作状态。使用前须按 NCCLS规定的方法对仪器
• 原理:将血液制成血涂片,经Wright(瑞氏)染色后, 在油镜下,根据白细胞形态特点逐个分类计数(一般计 数100~200个白细胞),并观察其形态的变化,然后 求得各种白细胞的比值(百分率)。
血液分析仪法
• 原理:多采用电阻抗法。当有一个细胞通过小孔时,由 于细胞的导电性质比稀释液要低,在电路中小孔感应区 内的电阻的增加,于瞬间能上能下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 一个脉冲信号,自然数为通过脉冲。电压增加的变化的 程度取决于非传导的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 胞体积越大,引起的脉冲越,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记 录脉冲的数目可以得到细胞的数目,不同大小的脉冲可 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细胞。
血液一般检验
学习交流PPT
2
————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是造
血干细胞在骨髓多种造血生长因子的调控 下,最终分化、发育、成熟并释放到外周 血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血细胞中体 积比较大、数量比较少。具有细胞核,一 般呈球形。其主要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 疾病。
白细胞分类
颗粒白细胞
白 细 胞
无颗粒白细胞
学习交流PPT
15
学习交流PPT
16
学T
18
学习交流PPT
19
学习交流PPT
21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 是机体对各种病理因素刺 激产生应激反应,动员骨 髓贮存池的粒细胞释放及 (或)边缘池的粒细胞进 入循环池所致
• 系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 为造血组织中粒细胞大量 异常增生并释放到外周血 所致,增多的粒细胞主要 是病理性粒细胞或未成熟 粒细胞,常伴其他系细胞 改变,如红细胞或血小板 增多或减少
• 显微镜计数法
• 血液分析仪计数法
• 优点:设备简单、费用低 廉,不需昂贵仪器,适合 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分散就 诊的患者
• 缺点:费时、重复性和准 确性较差。准确性取决于 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影响 因素较多(如微量吸管、 血细胞计数板、细胞分布
• 优点:操作简便、效率高, 重复性好,由于电脑计数, 速度快,计数精确性高。 是目前临床上常规采用的 筛检方法,适合于大批量 标本集中检测,国内已普 及到县(区)以上医疗单 位。
加稀释液 0.38mL
采血 0.02mL
混匀
充池、计 数
计算
• 计算结果 WBC=N/4×10×20×106=N/ 20×109/L
其中N为四个大方格(蓝色 部分)的白细胞总数
参考值: 成人: 新生儿: 6月~2岁:
4.0~10×109/L 15~20×109/L 11~12×109/L
方法学评价(了解)
学习交流PPT
25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28
学习交流PPT
30
学习交流PPT
32
学习交流PPT
33
学习交流PPT
36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以分叶核为主,胞核 常分为2~5叶,杆状核较少。病例情况下中性粒细胞 的核象可发生左移或右移
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 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核右移:外周血的中性粒分叶核细胞增多,并且5叶 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于3%时称为核右移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3%~8%
淋巴细胞
20%~40%
• 白细胞计数(WBC)是指 测定单位容积的外周血各种 白细胞的总数。
• 【检测原理】显微镜计数法: 采用白细胞计数稀释液(如 冰乙酸)将全血稀释一定倍 数,同时破坏红细胞和固定 白细胞,充入改良牛鲍 (Neubauer)计数板,在 低倍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 白细胞数量,经换算求出每 升血液的白细胞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