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理科综合
一、选择题(1-18为单选题,19-21为多选题。


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液培养植物幼苗,所需矿质元素包括C、H、O、N等元素。

B、脂肪的检测必须要用显微镜来观察
C、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储存大量的Na+来促进细胞吸水,调节渗透压
D、不同生物体内,组成它们的元素含量大体相同
2、下列关于细胞中结构和成分,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含有RNA和蛋白质
B.生物膜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膜蛋白的数量和种类。

C.健那绿染液可用于观察DNA的分布
D.动物细胞膜组成成分除磷脂外还有其他脂质
3、细胞自噬机制是浆细胞内受损、衰老的蛋白质、大分子复合体或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
降解成小分子物质,并回收利用的过程,自噬机制还能清除入侵微生物和有毒蛋白聚集体,如图所示为细胞自噬的三种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细胞内养分不足时可能会导致细胞自噬作用增强
B、方式B溶酶体与自吞小泡的融合过程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C、方式C蛋白质与溶酶体表面的膜蛋白之间的相互识别体现了信息的交流
D、可推测细胞自噬机制很可能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等生理过程
4、下列关于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溶液浓度越大,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越短
B、海水中的海藻细胞通过积累溶质以防止质壁分离的发生
C、农作物根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土壤中矿质元素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半透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原因是它的孔隙能允许离子和小分子通过,而直径比
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遇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B、酶在细胞中合成一定会以胞吐的方式出膜
C、酶只能在体液中发挥作用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低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
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SiO2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B、有氧呼吸产生的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C、原核生物能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D、光照不变,CO2供应减少,短时间内C5含量会减少
30、(每空3分)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也可以用乙炔人工制备聚异戊二烯,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①只含有碳、氢、氧3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A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9,燃烧该有机物2.9g,标况下生成0.15molCO2气体,A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
③林德拉试剂(Pd/PbO,CaCO3)可使1mol碳碳三键只加成1molH2,碳碳双键不受影响。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⑵B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⑶D中最多有原子共平面;
⑷请写出D生成聚异戊二烯的化学方程式。

31、(共9分)生物体是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构成,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相关题目:
(1)组成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共有的元素是。

(2)图甲中A、B、C代表的单糖分别
是、、。

(3)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多种多样,功能也多种多样,请结合实
例列举两个功能
、。

32、(10分)生物膜在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请回答一下与生物膜相关的
问题:
(1)在光学显微镜下不需要染色能观察到的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2)科学家用能够分离细胞的各种结构。

分离动物细胞结构时首先要破坏细胞膜,破坏细胞膜最简单的方法是。

(3)某同学想提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但现在实验室没有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以下实验材料哪个可用于提取细胞膜()
A、蛙成熟的红细胞
B、洋葱表皮细胞
C、念珠藻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4)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水解酶的形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的形成类似,但水解酶不会分泌到细胞外,而是合成后储存在溶酶体中。

那么与水解酶合成相关的细胞器有
(至少答三个)
33、(10分)某实验小组欲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以及唾液淀粉
酶溶液、斐林试剂、碘液等材料进行实验。

实验设计表格如下: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检测酶的专一性试剂应选择。

(2)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然后按照上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试验中物质B、C分别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37℃左
右的热水中,保温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 检测试剂并振荡摇匀,进行检测操作。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3)若出现实验结果,则可分析得知酶具有专一性。

34、(12分)图1是一天中部分时段测定的某植物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
与胞间CO 2浓度(Ci )的日变化曲线,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
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

请分析回
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 2用于 过程。

光照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C 3的含量会 (填“升高”或“降低”)。

(2)图1,17:00时细胞内合成ATP 的场所有 。

17:00后叶片的胞间CO 2浓度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 。

(3)图2中,KOH 溶液放置桶装滤纸的目的是 。

(4)呼吸熵指单位时间内进行细胞呼吸的生物释放CO 2量与吸收O 2量的比值。

在25℃下
10分钟内甲装置中墨滴左移30mm ,乙装置中墨滴左移200mm ,则萌发小麦的呼吸熵
是 。

35、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是存在于人和禽畜肠道中的一种厌氧细菌,能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并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可用作禽畜饲料添加剂。

某科研人员从断奶仔猪的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丁酸梭菌,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

配置丁酸梭菌增殖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如表中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培养基中的主要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 。

若要制
备固体培养基,除上述成分外,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 。

为了保证无菌操
作,调节PH 后应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常采用的方法是 。

(2)除了保证无菌操作外,培养丁酸梭菌时还需要提供环境,于37℃下培养36h 左右。

(3)为统计丁酸梭菌的数目,将分离得到的一个丁酸梭菌菌落置于1L无菌水中,搅拌均匀后,取0.1mL上述液体用法接种在一个培养皿上,重复操作,共制成三个带菌培养皿,继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三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分别是236、227、242,则该菌落中丁酸梭菌的数目大致为个。

(4)用上述方法测得的丁酸梭菌的数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菌落中实际丁酸梭菌的数量,可能的原因是。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1-6:CCBDAB
7、第(2)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9分
(1)H、O
(2)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3)酶,催化功能血红蛋白(或载体蛋白),运输功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8、每空2分,第(4)小题,答三个或四个给2分,答一个或两个给1分,共10分
(1)叶绿体、液泡
(2)差速离心法将细胞放到清水中吸水涨破(答到吸水涨破即可)
(3)C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9、每空2分,共10分
(1)底物斐林试剂
(2)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位置写错不给分)
(3)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或无明显变化)
10、每空2分,共12分
(1)暗反应(或CO2的固定)升高
(2)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答不全只给1分,三个答全2分)
光照减弱,光合速率降低,利用的CO2减少,且气温降低,气孔打开,有利于CO2进入
(3)增大吸收CO2的面积
(4)0.85
1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无机盐琼脂(1分)高压蒸汽灭菌法
(2)无氧
(3)稀释涂布平板
(4)2.35×106小于两个或多个丁酸梭菌连在一起时在平板上形成的是一个菌落
(意思合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