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连城一中2020—2021学年上期高二年级月考一生物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1-20每小题1分,21-35每小题2分,共50分)1.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有说服力C.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 DNA分子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2. 下列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内,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艾弗里提取的DNA掺杂有非常少量的蛋白质,实验中没有完全排除蛋白质的作用D.R型菌转化后出现荚膜,反对者认为可能是突变所致,不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3.下列关于探索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DNA 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B. 艾弗里实验证明从S 型肺炎双球菌中提取的DNA 可以使小鼠死亡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离心后细菌主要存在于沉淀中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4.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DNA分子的两条链呈现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5.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得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B.含有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C.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排列的D.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但需要消耗ATP6. 关于基因、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遗传给后代C.互为等位基因的两个基因具有相同的碱基数量D.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7.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

该DNA分子在14N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A.含有14N的DNA占100%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C.含15N的单链占1/8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8.下列有关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含n个碱基的DNA分子,转录出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量是n/2B.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脱氧核苷酸C. 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氢键连接D. DNA分子互补配对的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9.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的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参与翻译过程C.DNA复制和转录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及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10. 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DNA双链T T GmRNAtRNA反密码子 A氨基酸苏氨酸A.TGU B.ACU C.UGA D.UCU11.下列关于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遗传信息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不会损失B. 密码子中碱基的改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改变C. D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决定mRNA的序列D. 每种tRNA可以识别并转运多种氨基酸12.如图表示细胞中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过程中均存在碱基互补配对,但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图1中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氢键连接C.①表示酶,①与②的移动方向相同D.图2中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以大大缩短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13.核糖体RNA( rRNA)在核仁中通过转录形成,与核糖核蛋白组装成核糖体前体,再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一步成熟,成为翻译的场所。

翻译时rRNA催化肽键的连接。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rRNA的合成需要DNA做模板B. 翻译时,rRNA的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C. r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D. rRNA可降低氨基酸间脱水缩合所需的活化14. 下图表示生物界完整的中心法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且均可在乳酸菌、酵母菌等生物中进行B.上述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②不同于③的碱基配对方式为T-AC.④⑤过程可同时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 在蓝藻细胞中,②③过程可在细胞同一区域同时发生15.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B.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C. 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D. 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16.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表现的流程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③过程中需要多种tRNA,tRNA不同,所搬运的氨基酸也不相同B.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①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17.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18.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A. 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B.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 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D.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19.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培育出了四倍体水稻新品种。

那么利用该四倍体水稻的花粉,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四倍体D.多倍体20.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B.单倍体的体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由受精卵发育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21.取某XY 决定型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普通培养基中直至完成减数分裂(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交换和实验误差)。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中每条染色单体的DNA都有一条链含有3H 标记B.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有2 条Y 染色体带有3H 标记C.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至少有4 个精细胞含有3H 标记染色体D.不可能有6 个精细胞含有3H标记染色体22.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从中得到的不正确结论是()A.R基因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R、S、N、O互为非等位基因C.果蝇的每个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的D.基因中某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可能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23.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34%和16%B.34%和18%C.16%和34%D.32%和18%24.在某反应体系中,用固定序列的核苷酸聚合物(mRNA)进行多肽的合成,实验的情况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重复的mRNA序列生成的多肽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实验一(UUC)n,即UUCUUC……丝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实验二(UUAC)n,即UUACUUAC……亮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根据表中的两个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体系中应加入细胞提取液,但必须除去其中的DNA和mRNAB.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密码子可能有UUC、UCU、CUU和UUA、UAC、ACU、CUUC.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能够推测出UUC为亮氨酸的密码子D.通过实验二的结果推测:mRNA中不同的密码子有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25.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

该DNA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26.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属于染色体变异的一组是()①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④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⑤21三体综合征A.①④⑤B.②④C.①⑤D.②③④27. 分析某病毒的遗传物质,其成分如下表据此,下列推测错误的是()碱基种类 A C G T碱基浓度/% 36 24 18 22A.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不是双链DNAB. 以该病毒DNA为模板,复制出的DNA不是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C. 该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不遵循中心法则D.该病毒DNA的突变频率较高28. 下图表示基因突变的一种情况,其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c表示基因的复制和转录B. 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 除图示情况外,基因突变还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增添D. 图中由于氨基酸没有改变,所以没有发生基因突变29.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中的三种酶及其作用,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大肠杆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由上可知:酶A、B、C分别为()A.酶3、酶2、酶1 B.酶1、酶2、酶3 C.酶1、酶3、酶2 D.酶3、酶1、酶2 30.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种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m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

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B. 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C. 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D.影响RNA分子的远距离转运31.以下几种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既可以来自基因突变,又可以来自基因重组的是()A.豌豆B.蓝细菌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3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33. 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