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国崛起演讲稿

大国崛起演讲稿

论中国崛起从以下三方面来谈:一,表面上看中国已经崛起。

二,国内外怎么看中国的崛起?三,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一,表面上看中国已经崛起。

通过图表对比以及图片,中国的经济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以看出中国表面上已经崛起。

二,国内外怎么看中国的崛起?美媒:【美国凯托学会网站4月4日文章】题:重估中国的崛起:已知和未知(作者凯托学会负责国防和外交政策研究的副会长特德盖伦·卡彭特)现在一种几乎已成为惯常思维的观点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在下一个25年中国就将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

这个国家的人口和过去30年来的惊人经济增长使得这种推测听起来十分可信。

尽管这种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但出现其他结果也是有可能的。

美国挥霍冒险让中国得利美国的经济、财政和外交政策问题也让中国获得了一些优势。

美国大肆挥霍的习惯不仅削弱了美国,也让中国有了重要的外交和经济杠杆。

现在中国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债主。

迄今为止,中国在这一杠杆的使用上还十分小心,但美国官员却过于担心这种依赖性所导致的脆弱。

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军事冒险也让中国得利。

这类有争议的军事行动不仅助长了地区和全球对美国的愤怒,也使中国对伊斯兰和其他国家来说显得像一个不那么爱指手画脚而更具建设性的伙伴。

美国的军事任务代价也很高,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花销一年在1300亿到1750亿美元。

美国坚持当世界警察并支援欧洲和亚洲盟国的国防导致其军费预算超过了7000亿美元差不多是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这种财政大出血是北京方面能够也乐于避免的。

美国需要中国支持(至少是容忍)它的军事干预行动,这就给了中国讨价还价的机会。

尤其让人们好奇的是,奥巴马政府对中国做了什么让步,才让其在对利比亚动武的联合国决议投票时没有行使否决权。

不过也只有讲条件才能保证赌注十拿九稳。

法报:在《中国的傲慢》一书中,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指出,中国人有理由显得“傲慢”。

中国如今是钢铁、水泥、水稻、电视机、电脑和风能方面的第一生产大国。

在近五年中,中国将其生产规模扩大了一倍。

它的一个实验室在2010年底研制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实际上,它不仅在纺织和玩具领域领先于发达国家,而且在高科技,如航空、空间、高铁、电动车等领域也同样如此。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双月刊1/2月号发表题为《中国的崛起不意味着战争》的文章,他的乐观态度值得称道。

但芝加哥大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有句话是对的,那就是像美国这样的世界霸主极少有悄然退位的。

当诸如中国之类日益崛起的国家在外交、政治和经济理念上与现有的西方列强截然不同时,情况更是如此。

认为“19 世纪末美国和平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新的霸主一个推行民主、信奉基督教、讲英语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自动让位给另一个也为中国崛起描绘了蓝图”的人毫无道理。

英媒:英国广播公司(BBC)27日发布其就“中国崛起”问题在全球27个国家进行的民调结果。

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对中国经济增长持正面看法,33%持负面看法。

如果分别来看,和2005年该机构首次进行的类似民调相比,发达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的印象在变坏,在七国集团(G7)国家中,认为中国经济崛起“是件坏事”的比例有所增加,但在所有发展中国家中,对中国持友好印象的占了绝大多数,其中非洲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持度最高。

BBC27日以“中国崛起引起更多担忧”为题报道称,该机构国际部和国际民调机构“全球扫描”以及隶属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民调机构PIPA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27个国家的28619名受访者中,50%的人对中国经济力量增长持正面看法,33%的人持负面看法。

南非“时代”新闻网指出,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在未来10年中国对该国经济的重要程度将超过美国。

被问及受访者所在国未来10年同美国、中国、欧盟经济关系的重要程度时,在满分为10的评分中,中国的平均得分为7.27,超过美国和欧盟。

国内:中国崛起需要宽容和淡定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说吧!首先,要清醒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一方面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理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影响和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另一方面中国还不是强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全球第95位,与中等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明显差距。

要中国承担超过其能力的国际责任是不现实的,不量力而行,最终将不可能善尽责任,既损害中国的利益,也损害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近20年来,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诸如反恐、维和、应对金融危机、防治传染病、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承担和完成的国际责任,国际社会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量力而行,坚持用中国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承担国际责任。

三,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环境问题。

1〕大气环境我国目前的空气污染相当于发达国家五六十年代污染最严重时的水平。

大气污染以煤烟性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为烟尘和二氧化硫,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70%;全国大城市汽车尾气污染趋势加重。

氮氧化物已成为一些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

广州、北京为首,其次是上海、鞍山、武汉、郑州、沈阳、兰州、大连、杭州等城市;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996年我国酸雨区面积迅速扩大,已约超过国土面积40%,对我国农作物、森林等影响巨大。

仅江苏、浙江等7省便因酸雨而造成农田1.5亿亩减产,年经济损失约37亿元,森林生态效益损失54亿元。

酸雨频率大于90%的城市有宜宾、衡阳、长沙、赣州;酸雨频率大于80%的城市还有梧州、厦门、怀化、南昌、图门;酸雨频率大于70%的还有乐山、广州。

2〕水环境* 我国水资源紧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因缺水而减少的产值达1200亿元;* 我国著名的5大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的蓄水量都在减少,湖面缩小了1/4甚至一半;* 我国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较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突出;* 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次序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从河流的氨氮、高锰酸盐、挥发酚等主要污染参数来看,水质情况普遍不好。

有些河流中铜、氰化物、汞有超标现象。

城市河段悬浮物超标现象普遍,主要污染物是耗氧的有机物和氯化物等。

* 主要大淡水湖泊污染程度的次序为:巢湖(西半湖〕、滇池、南四湖、太湖、洪泽湖、洞庭湖、镜泊湖、兴凯湖、博斯藤湖、松花湖、洱海。

主要淡水湖泊水库磷、氮污染面广,部分湖泊和水库汞或其他重金属污染严重;* 城市中80%以上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自化工、石化、造纸、食品、制革、纺织等企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 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还在逐年递增,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绝大部分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

生活污水加上化肥和农药中氮、磷的流失,促使了我国的湖泊富营养化;* 50%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我国四大海域(东海、渤海、黄海和南海〕的近岸海域污染加重,无机氮、无机磷和石油类污染普遍超标。

(返回)3〕固体废弃物* 我国废弃物排放量大,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大都堆积在城市的郊区和河流荒滩上,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由于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 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有毒有害废弃物也有所增长。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都未经过严格的无害化和科学的安全处置,成为中国亟待解决并具有严重潜在性危害的环境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1.2%,全国有2/3的城市陷于垃圾围城。

露天简单堆放的垃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大气、水和土壤,成为城市发展中棘手的环境问题之一;* 全国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

(返回)4〕环境噪声* 我国噪声污染较严重,2/3的城市人口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 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70分贝,全国每年因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合人民币216亿元;* 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5〕土地资源*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085公顷,是世界人均的1/5;* 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占用耕地上升;* 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

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到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

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已降为目前的1%-5%;* 盐碱化、沙化、水土流失在继续吞噬大量耕地。

目前全国受盐碱化威胁的耕地约有1亿亩,受沙漠化威胁的农田近6千万亩;* 全国约有1/3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土壤约50亿吨,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cm厚地表土,所流失的养分相当于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氮磷钾含量。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不合理耕作和植被破坏造成的;* 我国遭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达1亿多亩。

被重金属镉污染的耕地有20余万亩,涉及11个省25个地区。

被汞污染的耕地有48万亩,涉及15个省21个地区;* 大量使用农药使土壤有毒物质含量加大,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害虫天敌和有益动物;* 由于农用薄膜的大量使用,用后不加回收,废膜已成为我国新的土壤污染物。

6〕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 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2%,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

其中,被子植物24500多种,裸子植物236种,苔藓植物约2000种,蕨类植物2600余种,植物药材4773种,淀粉原料植物300种,纤维原料植物500种,油脂植物800种,香料植物350种,已开发利用的真菌800种。

我国特有的植物约有200个属(万余种〕。

银杉、水杉、水松、金钱松、台湾松、银杏、珙桐、水青树、钟萼木、香果树等都是中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中国是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水稻、大豆、谷子、黄麻等20余种作物起源于中国。

中国拥有大量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如野核桃、野板栗、野荔枝、野龙眼、野杨梅、野生稻、野生大麦、野生大豆、野生茶叶、野苹果等,是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常见的栽培作物有50多种,果树品种万余个;* 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

脊椎动物4400多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以上,其中两栖类210种,爬行类320种、鸟类1186种、兽类500种、鱼类2200余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