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结构对比

我国不同地区饮食结构对比


南糕北饺 南方人习惯吃年糕,北方人更讲究吃饺子。年糕也渗透到北方 ,但比较单调,只有南方人才能将其做出众多的花样。至于饺 子,很明显属于北方的产物,南方也开饺子馆,一般都要打出 “北方水饺”的幌子,以示正宗。
咸粽子还是甜粽子
北咸南甜,咸豆腐脑还是甜豆腐脑
豪饮还是茶道 南方人喝茶很讲究,且几乎 每家都有泡茶的茶具,讲究 的是茶道,泡茶的步骤都有 次序。而北方人喝茶很简单 ,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 倒入开水泡开就可以喝了, 这也看出北方人豪爽的性格 。
南北方饮食差异你知道多少?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不同的风俗 习惯,饮食文化也不例外。众所周知的是“南米北面”,除此之外,南方和 北方在饮食文化上还有许多有趣的差异。
南米北面 对于南方朋友来说,主食一般都是米饭,很少吃面食,而北 方人除了米饭,则经常会吃馒头、烙饼、手擀面、疙瘩汤、 面片……
谢谢观看!!!
我国区域分化: 中国域内大致形成了东北饮食文化区、京津饮食文化区 、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区、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中 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区、中北饮食文化区 、西北饮食文化区、西南饮食文化区、东南饮食文化区 、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区、素食文化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沿海没有鱼类不叫吃饭;西北一面 食为主;中原有米有面饮食丰富;游牧以蓄肉为主;西 南湿热喜辣;东北干寒好酒。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 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 从而使我国的饮食文化呈现复杂的地域差异。
1) 特点:不拘泥于细节,颇有东北人的气质。东 北菜在做法上也融合了一些宫廷菜点和汉族饮食 所长,利用东北特产原料和纯绿色食品原料,许 多菜肴表现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烂而不化或 者外脆里嫩、外酥内烂的特征,口味醇厚香浓, 菜肴丰富又实惠。
京津地区饮食文化区
以今天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为重心,包括其日常 生活赖以依存并同时受其经济、文化直接辐射影响的周 围地区。 特点: 1.饮食文化特质:宫廷文化 2.具体菜系品种:满汉全席、小吃 满汉全席,清朝时期宫廷盛宴。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 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与汉族菜点特殊风味, 烧烤、火锅、涮涮锅几乎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 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 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和最高境界。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 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满汉全席 上菜一般至少一百零八种(南菜54道和北菜54道),分 三天吃完。满汉全席菜式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取材广 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
中北地区饮食文化圈
主要是指以内蒙古为中心,包括毗 邻的东北三省、宁、陇、青、新等 省区局部在内的畜牧业地区,并且 在东北和西北地区有深入的文化交 叉。 发展成为以粮食为主,奶食为辅的 饮食结构。但牧区仍然保留了以牛 羊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的饮 食结构。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即“白食 ”;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意 为“红食”。 奶食分食品和饮料 两大类,奶食有黄油、白油、奶皮 子、奶豆腐、酸奶酪等。饮料主要 有两种:奶茶和奶酒。肉食主要是 吃牛、羊肉、也吃骆驼肉、马肉、 黄羊肉、野免肉等等。吃法有几十 种,享有盛名的有烤全羊、手扒肉 、烤羊背子、羊肉捣蒜等等。菜点 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 口味以咸重为主。
各地特色菜
饮食文化圈
东北饮食文化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面积约 8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亿。东北地产丰富,烹调 原料门类齐全。人们称它“北有粮仓,南有渔场, 西有畜群,东有果园,”一年四季食不愁。 1.以肉食为主,植物食物为辅的合理的食物结构, 其中菽类比豆制品多。 2.冷冻食品是东北地区人民的典型食俗之一。漫长 的冬天是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大冷库。可以无 限量、无代价的储存各种食品和原料、灭菌防腐保 鲜、独具风味。肉类可以埋在雪下或淋水挂上冰衣 长久保鲜,蔬菜也可以埋在雪下保鲜保
大米粥还是稀饭
饺子放醋还是放酱油
小而精与多而粗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 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
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结构
网络上流传很火的饮食文化三字经: 涮北京、包天津、甜上海、烫重庆、鲜广东、麻四川、 辣湖南、美云南、酸贵州、酥西藏、奶内蒙、荤青海、 壮宁夏、醋山西、泡陕西、葱山东、拉甘肃、炖东北、 稀河南、烙河北、罐江西、馊湖北、汃福建、爽江苏、 浓浙江、香安徽、嫩广西、淡海南、烤新疆。
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区
青藏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因其特殊的地理 环境,形成了藏民特殊的饮食文化,以青稞, 牛羊肉为主,结构单一,品种简单,烹饪方法 简单的饮食特点。
糌粑
酥油茶 牛 羊 肉
素食文化区
素食文化圈形成的原 因是由于东汉以后直 至南北朝的数百年间 ,激烈的政治动乱和 大规模的战乱非常频 繁;首先是广大民众 食难果腹。他们事实 上长久地处于“蔬食 饮水”的标准素食状 态。其次是佛教的大 兴盛、大普及使人们 暗语这种现世的清贫 困苦;第三是包括皇 亲贵胄等上层人士的 身体力行、极力倡导 。近现代存在于少数 的寺观中。
口味鲜香为主。尤以“香”、“味”见长,其清鲜、和醇、荤香、不腻的风格。 三大特色,一长于红糟调味,二长于制汤,三长于使用糖醋。 口味清淡为主。菜式小巧玲珑,清俊逸秀,菜品鲜美滑嫩,脆软清爽。运用香 糟、黄酒调味。烹调技法丰富,尤为在烹制海鲜河鲜有其独到之处。口味注重 清鲜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态讲究,精巧细腻,清秀雅丽。其 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东南部口味偏咸。 口味香辣为主,品种繁多。色泽上油重色浓,讲求实惠;香辣、香鲜、软嫩。 重视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渗透。湘菜调味尤重酸辣。相对而言,湘菜的煨 功夫更胜一筹,几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煨,在色泽变化上可分为红煨、白 煨,在调味方面有清汤煨、浓汤煨和奶汤煨。小火慢炖,原汁原味。 口味鲜辣为主。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 工是历来的,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于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 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味,其中最能体现徽式 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⑥组
我国不同区域 饮食结构对比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目录
饮食结构 南北差异 饮食文化区
高校联盟 官方微信 unitive
定义:饮食结构是指日常生活中一日三 餐的主食、菜肴、饮料的配比方式
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
1.主、副食划分明显。 2.荤、素混食。 3.豆类及豆制品。 4.鱼虾类。 5.烹调方法中以炒、炖为主,不仅便 捷,而且可以保留较多的维生素。
综述
我国在饮食习惯上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 说。我国地域辽阔,饮食调制习俗、饮食风味也必然 千差万别,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我国的菜系。
下面介绍八大菜系
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苏菜
闽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口味 口味咸鲜为主。讲究原料质地优良,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 突出本味。咸鲜为主火候精湛,精于制汤,善烹海味。 口味麻辣为主,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鱼香、麻辣、 辣子、陈皮、椒麻、怪味、酸辣诸味)。 口味鲜香为主。选料精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擅长 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还兼容许多西菜做法,讲究菜的气势、 档次。 口味清淡为主。用料严谨,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烹调技艺以炖、 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扬菜,讲究 选料和刀工,擅长制汤;苏南菜口味偏甜,注重制酱油,善用香糟、黄酒调味。
长江中游饮
食文化圈
长江中游地区饮 食文化圈,在区 域上大致包括今 之湖北、湖南、 江西大部。 在饮食文化上的 表现就是形成了 两大菜系--湘菜 和鄂菜。湘菜偏 重酸辣,以此达 到祛湿、驱风、 暖胃、健脾之功 效。湖北形成了 饭稻羹鱼的特色 ,口味也以咸鲜 ,微辣为主。
共同特点
一、多以五谷为主食。 二、因季节、时令有别。 三、讲究美感。 四、注重情趣。 五、饮食与医学相结合 六、美食往往是和节庆联系在一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