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救护
第一节 概
述
3.加强毒物管理和个人防护 严格遵守有关毒物的防护和管理制度,加强 毒物的保管。 在化学物质的生产过程中,防止毒“跑、冒、 滴、漏”。有毒物的生产车间和岗位应加强通风, 以排出毒物,防止毒物聚积导致中毒。 喷洒农药、抢救意外事故,或进入空气中含 有高浓度毒物的场所时,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防 护衣服,戴防毒面具。
第一节 概
(二)病情观察
述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的变化,详
细记录出入量。注意观察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性状,
必要时留标本送检。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
氧气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
机等。
第一节 概
述
3.做好心脏监护,一旦发现心脏损害,及早进行处 理。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每 日进食量、口渴及皮肤弹性情况,呕吐、腹泻情况, 并及时给予适量的补液,可有效地防治水、电解质 的紊乱。严重呕吐、腹泻者应详细记录呕吐物的颜 色和量。注意尿量以及血压与尿量的关系,若尿量 小于1000ml/d,尿比重大于1.020,提示血液浓缩, 需适当补液;血压正常而尿量减少提示失水;血压 下降且尿量减少提示缺水或缺乏胶体物质或二者均 缺乏。
第一节 概
【常见护理诊断】 1.焦虑
述
与知识缺乏,自感濒临死亡等有关。 与呼吸导致患者恶心呕吐、中
2.清理呼吸道无效 枢抑制等有关。
3.心排出量减少
5.知识缺乏 后等有关。
与毒物导致心功能下降等有关。
与不了解中毒的表现、治疗和预
4.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毒物抑制呼吸中枢等有关。
第一节 概
【护理措施】
第一节 概
述
(三)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1.补液利尿 补液:常选用5%-10%葡萄糖注射液或5%葡糖糖生理盐水注射液静 脉滴注。 利尿:在补液的基础上给予强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静脉注射, 也可用渗透性利尿剂如20%甘露醇注射250ml快速静脉滴注。 2.吸氧 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 3.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适用于中毒量大、血中浓度高、常规治疗无效,且伴 有肾功能不全及呼吸抑制者。应尽早采用,一般来说12h内透析效 果最好。 血液灌流:适用于严重中毒并经其他治疗或透析治疗效果不佳者。 血浆置换:本法疗效最佳。但其操作复杂,代价较高。
述
(一)一般护理
1.休息及饮食 急性中毒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患者进食,急性中毒患者的饮 食应为高蛋白、高糖类、高维生素的无渣饮食,腐蚀 性毒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乳类等流质饮食。
2. 口腔护理 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 理,密切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做好口腔护理,防止 口腔感染。
第一节 概
述
3.对症护理 洗胃时应注意洗胃液的温度、抽出 的洗胃液量和颜色,同时注意肢体保暖;昏迷者必 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并 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发生;惊厥 时应保护患者避免受伤,应用抗惊厥药物;高热者 可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尿潴留者给予导尿,注意 无菌技术操作;为了避免静脉血栓形成及肌肉僵直, 要经常协助患者做主动或被动运动,如有皮肤溃疡 及破损应及时处理,预防感染等。
第一节 概
述
辅 助 检 查
对怀疑中毒或不明原因的中毒应尽早选择 性地采集标本进行毒物检测和分析。可采 集呕吐物、血、尿、便、唾液、剩余的可 疑食品、物品、遗留毒物、药物和容器等 送检。
包括酶活性测定、碳氧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等。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气分析、 血清电解质、血糖、肝功能、肾功能、 心 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
毒物的 体内过程
毒物也可通过咬伤、肌内注射、 静脉滴注等途径进人人体。
毒物的 排泄
经肾随尿排出是毒物 从体内排出最主要的 途径。
第一节 概
述
中毒的发病机制 有毒物质的种类繁多,其发病机制大致分为几种情 况.可槪括为: (一)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见于强酸、强碱类中毒。 (二)中枢的麻醉与抑制 见于镇静催眠类药物和吸人性麻醉剂等中毒。 (三)缺氧 见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等中毒。
第一节 概
(五)对症及支持治疗
述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心电 监测。 心脏呼吸骤停者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
烦躁惊厥者给予止惊、镇静治疗;肺水肿、脑水肿、 抽搐、呼吸、循环衰竭者积极给予相应处理;
昏迷者常规留置导尿, 加强基础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以免发生坠积性肺炎 及压疮等。
第一节 概
述
毒物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皮 肤黏膜三条途径进人人体。
毒物被吸收后进人血 液,分布于全身,主 要是在肝进行代谢。 毒物代谢受年龄、性 别、剂量、肝 功能、 进入途径等的影响。
毒物进入 呼吸道是毒物进入人体最方便、 最迅速,也是毒性作用发挥最快 人体的途径 的一种途径。
毒物的 代谢
第一节 概
四、病情判断
述
根据患者中毒史,典型中毒临床表现,毒物检测 及其他化验辅助检查,即可做出急性中毒诊断。
第一节 概
五、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述
(一)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对吸入性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撤离中毒现场,转
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
对接触性中毒者,立即撤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衣 物,接触的黏膜、皮肤、指甲、毛发等要用大量清 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 对于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终止 服用。
第一节 概
述
(四)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见于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中毒。
(五)抑制酶的活力
见于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等中毒。
(六)竞争受体
见于阿托品等中毒。
第一节 概
述
三、中毒的病情评估 (一)资料收集 1.询问病史 应重点询问职业史和中毒史。了解患 者发病时身边的药瓶、药袋,询问中毒症状出现的 时间,估计服药时间和剂量。此外还应了解患者的 心理社会因素。 2.症状与体征检査 不同化学物质的急性中毒可产 生不同的表现。检查时首先检查生命体征,然后按 诊断学规范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瞳孔及皮肤黏膜等的变化。
第一节 概
(六)健康教育
述
1.不吃有毒或变质的食品 对于无法辨别有无毒性 的蕈类,或被怀疑为有机磷杀虫药毒死的家禽,不可 食用。新近腌制的咸菜、变质韭菜、菠菜、萝卜等蔬 菜,苦井水,发芽马铃薯等均不可食用。 2.加强防毒宣传,普及防毒知识 在厂矿、农村、 城市居民中结合实际情况,向群众介绍有关 中毒的预 防和急救知识。可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防毒宣传。
第一节 概
述
(三)洗胃护理 (四)用药护理 遵嘱正确使用解毒药物及其他药物,并注意观察用 药反应及病情变化,为医师的用药及各种治疗提供可靠 依据。 (五)心理护理 对服毒自杀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防范患者 再次自杀。对于服毒自杀转危为安者,应了解自杀的原 因、社会文化背景、家庭和社会关系、家庭经济状况以 及对中毒的了解程度和心理需求,帮助患者解决心理症 结,给予心理上的安慰、疏导。同时做好家属及其他人 进工作,以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第一节 概
述
(四)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1.金属中毒解毒剂 常用的有依地酸钙钠,是急慢性中毒的首 选特效解毒药。二巯基丁二酸钠(又称为二巯琥珀酸钠)为广 谱金属解毒药,主要用于汞、砷、铅、锑、钡、银、铜、镍等 金属中毒。其中对锑的解毒作用最强。二巯丙醇用于砷、汞、 金、锑的中毒。 2.高铁血红蛋白症解毒剂 小剂量亚甲蓝(美蓝用于亚硝酸盐、 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注意:大剂量 亚甲蓝的效果相反,可引起髙铁血红蛋白血症。 3.氰化物中毒解毒剂 一般采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此 外,依地酸二钴等有机钴盐类也是治疗氰化物中毒的有效解毒 药,与硫代硫酸钠合用还可增加疗效。
第一节 概
述
(二)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食入性中毒应尽早清除胃肠道尚未吸收的毒物,愈早、愈彻底,预后 愈好。 1.催吐 适用于神志清醒者。口服毒物的患者,只要神志清醒,没有 催吐的禁忌证如食入腐蚀性毒物中毒、妊娠、高血压、冠心病、休克、 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动脉瘤、消化性溃疡等,这是尽早排出胃 内毒物的最便捷方法。 2.洗胃 是彻底清除胃内容物的有效方法,也是口服中毒患者抢救成 功与否的关键措施。 3.导泻 适用于服毒超过4h,用于洗胃后。常用25%硫酸钠30-60ml或 50%硫酸镁40-80ml。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抑制的昏迷患者,禁用硫酸镁 导泻。 4.灌肠 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h以上、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毒 物(如巴比妥类、颠茄 类、阿片类)中毒。 5.使用吸附剂 洗胃后可经胃管注入活性炭吸附剂,吸附肠道尚未吸 收的毒物,减少吸收,利于清除。
临床表现 昏迷 谵妄、幻觉 精神失常 抽搐 呼吸缓慢、暂停 呼吸快速、深大 哮喘 肺水肿 呼吸肌麻痹 心动过缓 心动过速 血压降低 血压升高 腹痛、呕吐、腹泻 特殊气味 临床表现 呕吐物颜色 流涎 出血、凝血障碍 血红蛋白尿 皮肤潮红 皮肤发绀 皮肤湿润 皮肤干燥 瞳孔缩小 瞳孔扩大
常见毒物名称 镇静催眠药、麻醉药、有机磷、一氧化碳、有机溶剂等 中枢兴奋剂、巴比妥类、有机磷等 四乙铅、一氧化碳等 中枢兴奋剂、有机磷、氢化物、异烟肼等 吗啡、氰化物 可卡因、樟脑 甲醛、氨、氯、有机磷、拟胆碱类药物 氢化物、有机磷、刺激性气体 有机磷、蛇毒、箭毒 洋地黄、毒蕈碱 阿托品、可卡因、氯丙嗪 亚硝酸盐、强酸、强碱、砷类、中枢抑制药、有机溶剂等 樟脑、拟肾上腺类药物等 有机磷、毒蕈碱、强酸、强碱、食物中毒 有机磷〈大蒜味\氢化物〈苦杏仁八乙醇(酒味〉 常见毒物名称 高锰酸钾〔红或紫八硫酸(黑或咖啡) 有机磷、毒蕈碱 敌鼠钠 毒蕈碱、砷 一氧化碳、乙醇、阿托品 亚硝酸盐、氰化物、苯类 有机磷、吗啡、乙醇 阿托品、肉毒 有机磷、镇静催眠药 阿托品、氰化物、肉毒、乙醇、毒蕈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