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35篇(综合 练习题)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35篇(综合 练习题)


(十四)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
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 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方拔一根(

②既欲做人(

③拔之(

④猴不胜痛叫(

2.翻译句子。
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3. 文中有一个成语是
,它的原意是
(十五) 郑人买履
坐客皆引满醉倒。译:
3、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
此求诗。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这件事。 成语:(

(十一)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①
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②矣!”晏子曰:“婴闻
之,为者常③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
④,常行而不休者,故⑤难及也?”
(十六)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 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
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 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长:做首领。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子无敢食我也(
) 兽见之皆走(
2.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欲买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 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至之市而忘操之(
)(

4.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1) (2)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
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
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
”曰:(2)“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1.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 “ ”通 “ ” 反归取之 “ ”通 “ ”
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
蕉叶供挥洒, 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 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怀素居零陵时 (
) 盘板皆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句话。
贫无纸可书。译: 3.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怀素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八) 司马光好学
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教以书字(

及其稍长(

2.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译:
3.就本文而言,欧阳
修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是什么?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
哪些因素促进了他的成长?
答:
(六)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
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
4. 如果从文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择哪一句?请说
明理由。
(三) 虽有佳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
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节选自《礼记 学记》)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在括号中注音,在横线上释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

思而不学则殆( )
饭疏食饮水(

2. 翻译句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
3. 选文中不少句子已经演变为成语,请写出两个。
一日于驴上得句(

岛具对所得诗句(

俄为左右拥止尹前(

2.下列句中加点的“于”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于驴上吟哦 B.青出于蓝 C.一日于驴上得句 D.他出 生于国庆节
3.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译:
1. 你认为作者写这篇短文是要赞扬贾岛的什么精神? 答:
(七) 怀素写字

2.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写出一个你课外所
了解的类似的成语故事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4.读了这则故事简要谈谈你的收获:
(九) 读书佐酒 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 读书,以一斗为率③。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闻 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 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
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
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
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患记问不苦人(

众兄弟既成诵(

迨能倍诵乃止 (
) 温公尝言(
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
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闻之,大
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选自《研北杂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好饮酒(
)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 )
遂抚掌曰(
) 此天以授陛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弗食,不知其旨( )
教学相长也( )
虽有至道(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2. 翻译句子。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 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
个结论。(用原文填空)
4. 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语段的中心意思。
(四) 欧阳修论作文
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云:“无它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
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
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1. 解释下列旬中加点字。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 ) (2)惟勤读书而多为之 (
吗?
4、根据故事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
5、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十七)
昔人有睹雁翔者,将援弓射之,曰:“获则烹。”其弟争 曰:“宜燔。”竞斗而讼于社伯。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已而 索雁,则凌空远矣。
1、解释加点的词。
(1)将援引射之(
)
(2)宜燔(
)
(3) 烹燔半焉(
)
(4)已而索雁(
)
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坡笑而从
之。
[注释]:嘉纸:很好的纸张。嘉:美好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酒酣(

非俗工也(

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 既奏新曲(

委袖出嘉纸一幅曰(
) 坡笑而从之(

2、翻译。
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译:
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谬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
也。”行者服而去。
【注释】①息:呼吸。②哂(shěn):讥笑。③竟月:满一
月,整整一个月。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气竭汗雨( )
行者服而去(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此句:
甚矣,农之惰也。译:
3、行者服而去中“服”的原因是:
4、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农夫耕田的时候,“数息而后一锄”,说明农夫是个懒惰的人。 B.行者解衣下田,最后累倒在田里,表现出他劳动非常卖力。 C.“乃子之术谬矣”中的“术”具体指耕作的方法技术等。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法正确,再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
文言文阅读
(一)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 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 王凝之妻也。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未若柳絮因风起(
)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4)公欣然曰(
)
(3)自工 (
) (4)疵病不必待人指摘 (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学而时习之(
) 乘间以文字问之(
)
勤读书而多为之(
) 多作自能见之(
)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五)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 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 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 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