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试卷一、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入后面的答题栏中,选对得2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40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B.在足够长的铁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两次响声,说明声音会反射C.医学上利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D.击鼓的力量越大,声音越洪亮,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

听诊器能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B.改变发生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的音调变高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一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C.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4.下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竖起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6.阳光和水平方向成60°,要用一平面镜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镜面放置应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为A.一定是60°B.一定是30°C.可能是60°或30°D.可能是75°或15°7.小王同学是一个集邮爱好者,他在用焦距较小的放大镜观察一枚风光邮票时,在不移动邮票的情况下,想让观察到的像更大一些,同时要保证观察到的像仍是清晰的,则他可以A.将放大镜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B.将放大镜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向靠近邮票的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C.将放大镜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处于适当的位置D.将放大镜向远离邮票的方向移动较小的距离,眼睛处于任意位置8.在没有其它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9.医用水银温度计使用后的消毒方法是A.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B.放在沸水中煮C.用清水冲洗D.用医用酒精擦洗10.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冻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成因是A.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成的11.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12.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我国西部地区,对农作物灌溉最适宜的方法是A.浇灌B.喷灌C.滴灌D.三种方法都可以13.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至熔化,则A.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B.铁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C.铁有熔点,玻璃没有熔点D.上述说法都不对14.夏天清晨,小草上常出现晶莹的露珠,太阳出来后,露珠又悄然消失,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15.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这时,有位同学手拿一块磁铁吸了一下硬币。

就“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B.论证C.实验D.分析16.两个由丝线悬吊的轻质小球,靠近时互相吸引,则A.两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两小球一定带同电荷C.可能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17.电路中有两盏电灯和一个开关,灯泡正在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B.若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C.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串联的D.若断开开关,只有一灯亮,这两灯一定是并联的18.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能。

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

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

若将这两个开关配合使用(如下图),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智能化”,这种“智能”电路正确的是19.在下图图左所示的电路中,A1的示数为1.2A,A2的示数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通过L1的电流为0.7AB.通过L1的电流为1.2AC.L2的电流为1.2AD.通过L2的电流为2.5A20.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闭合S2,断开S1、S3,则成为串联电路B.如果闭合S1、S3,断开S2,则成为并联电路C.如果闭合S1、S2,断开S3,则电路短路D.如果闭合S2、S3,断开S1,则电路短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21.2006年春节晚会上,一群聋哑青年用精美绝伦的舞蹈“千手观音”给人以美的享受。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邰丽华身后站着的其他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传播的。

(2)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乐队却能分辨出是何种乐器发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乐器所发声音的是不同的。

(3)电视观众看到莲花座上的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光是由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

22.2006年3月7时40分,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

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后所形成的虚像。

23.2005年10月12日9时,“神舟6号”飞船开始了中国人的第二次太空飞行。

请你结合物理知识解释下列问题:(1)火箭中的燃料和氧化剂是(填“固”、“液”或“气”)态的,它是通过既又加压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2)火箭点燃后,尾部的火焰如果直接喷到发射台上,发射架要熔化。

为了保护发射架,在发射台底部建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中,这是利用了水汽化时要,使周围环境温度不致太高。

我们看见火箭刚点燃时周围大量的“白气”是由于水先后形成的。

请你也举出一个生产技术或生活中利用物态变化来调整环境温度的例子:。

(3)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4)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和空气高速摩擦而使船体表面温度很高,为了防止烧坏飞船,科学家在飞船表面涂上一层特殊物质(又叫“烧蚀层”),这层物质在高温下,从而保证飞船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

24.人们常用钨这种金属制造灯丝,是因为钨的高,普通照明灯泡用久后,灯泡内壁会发黑,这是金属钨发生了和现象。

25.纺织厂里有一道工序叫做“梳棉”,只有将杂乱无章的棉絮梳理成顺直的棉絮条后,才可用于纺线。

梳棉车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潮湿程度,以防止因而造成的不便和危害。

26.金属锌的原子核带有30个元电荷,它的原子核外带有个电子,这些电子共带有c的电荷。

三、作图题(共12分)27.(2分)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

28.(2分)请在上面的矩形框中画上合适的光学元件。

29.(2分)在某湖的湖底安装了一些灯。

晚上灯光把湖装饰得很漂亮,这些灯发出的光在进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它的折射光线的光路图。

30.(3分)如上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 是挡板左侧的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

(保留作图痕迹)31.(3分)请根据下图中电路的连接情况在右边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四、实验题(共29分)32.(8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横截面积/A 铜60 0.76B 铜60 0.89C 铜60 1.02D 铜80 0.76E 铜F 铜100 0.76G 钢80 1.02H 尼龙80 1.02I 尼龙100 1.02(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3.(7分)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水温…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1)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2)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甲/乙)图。

(3)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5)该同学分析数据后得出如下结论:前5min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会总结出其它结论,请写出两条:。

(5)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34.(4分)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所示:(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5.(4分)如图所示,把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