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期末复习重点(艾倩版)第一章:金融体系及其功能1、金融体系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制度2、直接间接融资的概念及优缺点。
直接融资概念:P5优点:(1)它是金融交易中最简单的模式,原始的直接借贷(2)节约交易成本(直观上)(3)所筹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4)资金盈余方(投资者)可以获取较高的风险收益缺陷:(1)投资者方面: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承担较大风险;搜集信息的成本较高(2)融资者方面:融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和个体企业难以进入(3)融资活动对融资环境的要求较高:对于不通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来说,融资行为很难发生,资金数量、期限难以匹配间接融资概念:P6优点:①降低信息和合约成本②降低风险③间接证券流动性强④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局限:①对投资者来说:收益率较低②对企业来说:资金使用限制较多(资金规模、期限等方面)3、金融体系的功能:P8-9(1)、储蓄与金融投资功能(盈余方角度)(2)、融资功能(短缺方角度)(3)、配置金融资源功能(双方角度)(4)、提供流动性功能(便于盈余方实现资产转换)(5)、管理风险功能(提供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机制)(6)、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7)、提供信息功能(8)、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发挥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1、货币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重要)、价值尺度或价值标准、价值贮藏。
2、货币层次划分。
(1)依据: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作为交易媒介的方便程度或指其转换为现金而不受损失的能力。
一般通过其变现成本加以衡量,如资产变现所付的佣金、变现难易和快慢(时间成本)、资产自身价格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流动性程度高,其形成现实购买力的能力也较强。
(2)货币层次的基本划分P25M0=流通中现金(通货)M1=M0+ (单位)活期存款(狭义货币量)M2 =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广义货币量)3、货币制度的演变: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货币制度:(1)金属货币制度: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平行本位制、金银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2)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4、什么是格雷欣法则(或者什么是劣驱良法则)?“格雷欣法则” (Greshams’ Law ):在金银双本位制中,当两种金属铸币的法定比价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时,市场价格高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逐渐减少,而市场价格低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在流通中的数量会不断增加,这意味着法律评价过高的“劣币”将法律评价过低的“良币”“驱逐”出流通领域,这被称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或称“格雷欣法则”。
格雷欣法则体现出货币具有的排他性和唯一性特点。
货币替代:指在本国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或一定的汇率贬值预期时,公众出于降低机会成本与获取高收益的考虑,减少持有价值相对较低的本国货币,增加持有外国货币的现象。
良币驱逐劣币第三章:货币的时间价值-利率1、利率及其种类。
✓概念:利率就是利息率,指贷款期间的单位时间内所形成的利息数额与本金的✓比率。
单位时间通常用年。
反映补偿的“度”。
-----利率可视为货币资产的价格. ✓种类:(1)基准利率与普通利率(无风险利率、调控利率)✓(2)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3) 市场利率、官定利率、行业利率P38✓(4)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含义、关系。
✓名义利率就是以名义货币表示的利率,给出了每一元投资的货币收益,未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实际利率是假定通货膨胀率为零时的利率,它是用你所能够买到的真实物品✓或服务来衡量的,在理论上可理解为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即费雪✓效应✓如果用I 表示实际利率,用R 表示名义利率,用P表示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率,则实际利率的计算公式为:✓2、利率的决定。
西方利率水平决定理论及其演变。
P249✓(1)古典利率理论✓(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凯恩斯)✓(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4)理性预期利率理论✓3、利率结构理论✓风险结构P259;(了解)✓*期限结构:无偏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
等等尤其无偏预期理论很重要,见P261。
(计算题、重要)第四章:金融资产1、金融资产类型。
货币资产、信用资产、权益资产。
2、金融衍生工具: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3、期货、期权的含义、功能。
期权的计算。
盈亏平衡点、看涨、看跌期权收益。
(1)含义:金融期货(financial futures)是规定交易双方按约定的时间、约定的价格买卖某种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合约。
期权就是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但同时却又不承担必须交割的义务。
(最常见的金融期权是普通股票期权)(2)功能:期货:价格发现、套期保值、投机(投资)功能。
期权:避险功能、投资功能两类期权:看涨期权(买入期权):赋予期权持有者按协议价格购买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
看跌期权(卖出期权):赋予期权的持有者以协议价格卖出一定量金融资产的权利。
4、金融资产价值是指什么?理论依据。
信息充分的投资者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购买该资产时必须支付的价格就是该项资产的价值。
信息充分、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才能充分的反映价值。
5、零息、复息、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
见课本、课件。
6、利率与债券价格的关系。
当市场利率与附息债券的票面利率相等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会等于它的面值;(平价债券)当市场利率高于附息债券的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会低于它的面值;(折价债券)当市场利率低于它的票面利率时,债券的市场价格就会高于其面值。
(溢价债券)基本结论:(1)溢价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低于其本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低于息票利率。
溢价的幅度越大,到期收益率低于其息票利率的幅度越大,反之亦然。
(2)折价债券的到期收益率高于其本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高于息票利率。
折价的幅度越大,到期收益率高于其息票利率的幅度越大,反之亦然(3)平价债券三者相等。
(4)总:本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一致波动,期限越长,越接近。
故对于长期债券往往用本期收益率近似估算到期收益率第五章金融投资与融资1、资产组合的相关系数与风险分散的关系P131(效果最好)2、两种资产组合{有风险,无风险}达到预期收益的比例计算题p1323、优序融资的顺序:内部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4、债务融资的方式p143 (短期债务融资、长期债务融资)第六章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主要业务,表内(资产、负债)表外p174●表内业务●(一)负债业务●就是指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来源的业务。
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和增加资本金。
●(二)资产业务:它是指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业务。
主要有贷款、投资和票据贴现三大类。
另外,商业银行还要保留一定的库存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P177)包括中间业务和狭义表外业务。
狭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虽然不直接形成资产和负债,但却是一种潜在的资产或负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表内业务,因此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贷款承诺、票据发行便利、备用信用证、互换业务、期货交易和期权交易等。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三项):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3、商业银行一二级储备:(一):现金资产(库存现金以及与现金等同的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资产):流动性最强、盈利性很小,地位极其重要,是银行的一级储备(二):证券投资:主要的投资对象是信用可靠、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国库券、政府公债以及大公司票据与债券等;这些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尤其是国库券买卖业务的出现,使得银行的投资业务兼备了二级储备的作用。
4、政策性银行有哪些?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5、缺口管理6、现代商业银行产生标志。
7、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付款额的计算P1778、银行监管机构(三个)分别监什么?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
9、巴塞尔协议。
第七章金融市场1、一、二级市场(彼此关系{区别、联系}、特点)重要(一)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但又存在区别:一级市场是金融工具的发行市场,它最基本的功能是将社会剩余资本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手中,促进物质资本的形成;二级市场是金融工具的流通市场,其只改变证券的所有权(赋予证券的流动性),并不增加社会资金量.但是二级市场的流动性会激活一级市场,如果没有高流动性的二级市场,一级市场的发行也会很困难;可见,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存在的前提,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发展的保证。
此外,二级市场的效率会影响交易成本,二级市场还提供给投资者有关资产的公平或公认的信息;各国的二级市场普遍受到证券法律和政府监督机构的管制。
管制的基本目标是维持并改善市场效率,即促进市场参与者获得充分的信息,并且促使他们的代理人合乎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地行为。
(二)一级市场(primary market,又称初级市场) 新证券的发行、包销及认购场所。
其基本功能是创生金融工具,如普通股和优先股、债券、票据、抵押贷款和一系列货币市场工具,从而把资金从储蓄者直接转移到投资者,实现资金的余缺调剂。
二级市场(secondary market,又称次级市场) 为金融资产的流通市场,是已发行证券转让交易的场所。
它的存在提高了这些金融工具的流动性。
2、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包括:短期国库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
3、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因素:金融市场效率主要受到市场发育程度(规模、深度、广度)、交易成本和市场信息的影响。
第八章: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理论每个的含义内容、公式、特点。
(简答)(一)传统货币数量论:现金交易数量学说(费雪方程式)、现金余额数量学说(剑桥方程式)现金交易数量学说:特点:1、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注重货币的交易媒介的作用;强调货币流通速度的重要性;2、只关注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没有认识到货币是财富的一种形式。
两个方程式的比较——不同点1)前者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后者重视其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2)研究角度不同:分别从宏观角度、微观角度。
3)前者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币的流通速度,强调交易制度上的因素,排除了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后者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比例K,考虑到了机会成本,没有排除利率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开创了研究货币需求的新方法:从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角度分析货币需求两个方程式的相同点:1)基本结论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将导致一般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都认为认为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成比例。
2)方程式的实质基本相同。
(V与k互为倒数,流量与存量可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