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乘法(一)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师:谁能说说,你去哪些地方玩过?学生可能会说: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师:老师这儿就有一幅游乐场的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景图)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游乐场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如有坐小火车的,有坐木马的等。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
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除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外,学生还可能提出:•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多少人?24-15=9(人)•过山车里和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14+15=29(人)板书时,要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们可真棒,为了表扬小朋友,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生:好!师:喜欢玩小棒的游戏吗?生:喜欢!师:如果老师让你摆一个图形,你会摆什么?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师:现在小朋友们拿出小棒,摆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让老师看看。
师:小朋友们摆的真棒,现在老师又有更高的要求,看谁在规定的时间里摆出的图形最多,注意必须和刚才摆的图形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做摆小棒的游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了铺垫。
]师:谁向大家说一说你摆了几个图形,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师把学生交流的结果写在黑板上)师:现在老师要考察一下小朋友的眼力,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每组算式中的加数都一样。
师:每组算式中的加数分别是几?(师作进一步强调,为引入乘法作铺垫)师:像这样的加数都一样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乘法。
(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师:观看微课,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的发现,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着一组算式,假如算式是:2+2+2+2+2+2+2=14)这组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几?生:2师:几个2生:7个2师:假如有100个人2相加要写多长的加法算式?请闭上眼睛数着写一写…师:7个2相加(板书:7个2相加)可以写成这样的乘法算式,(板书:7x2=14)师:(指着x)这个符号你认识吗?生:乘号(板书:乘号)师:对!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仔细想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母特别像?生:x师:用我们的小手比划一下乘号是什么样子的。
师:这个算式你会读吗?(指名读并板书读法)师:7个2相加,既可以改写成7x2=14,也可以改写成这个算式(板书:2x7=14)谁来读一读?(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并把另外的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明意义)师: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棒,游乐园的小朋友还想请你帮忙呢,你能把这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把由主题图中说出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生:在练习本上做。
(指名展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
闯关练习1、完成做一做生独立完成订正2、摆小棒四、总结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的:1、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
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文艺晚会。
小猴、小兔、小鹿它们准备用动物气球装扮舞台。
小熊很好奇,它在数它们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
你们能帮助小熊算算吗?多媒体出示:会场及气球图。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3)说一说。
5×3=15中,相同加数是(),有()个相同的加数。
(4)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5、3、15这三个数在乘法算式5×3=15或3×5=15中,分别叫什么呢?5和3在乘法算式5×3=15或3×5=15中叫乘数,15叫它们的积。
5 × 3 =15乘数乘数积(1)反馈练习。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并说说各部分的名称。
3个4相加是12 6个3相加是18三、积累运用(1)习九第5题。
仔细观察图,独立完成。
指名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练习九第6、7、8题。
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二、总结提升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吗?你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二)5+5+5=155 × 3 =153 × 5 =15乘数乘数积第三课时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3、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副娃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孕育口诀1、口算:3+3+3+3= 9+9+9+9+9= 2+2+2+2+2+2=6+6+6+7= 5+5+5+5+4=2、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西游记》吗?上课之前我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很了不起,本领可大了,会七十二变。
有一天,孙悟空又遇到很多妖怪了,一个人对付不过来,怎么办吗?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孙悟空多聪明,他先拔了一根毫毛,轻轻一吹变了五个猴子,又拔了一根,又变出五个。
他连续拔了四根,每根都变出五个猴子,结果把妖怪打的落花流水。
(慢)提问:我的故事讲完了,你听明白了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故事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解决呢?只要你掌握了今天的本领,相信你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加油!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5的乘法口诀。
3、揭示课题:5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
(1)师:1套福娃有多少个?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5个1个51×5=55×1=5)师:两套福娃有多少个?用算式怎么表示?2×5=10或5×2=10(板书)师:3套有多少个福娃呢?4套呢?5套呢?你能自己算一算吗?(出示福娃图片及算式,学生试算)(2)汇报交流。
师:谁来读一读你的答案?你是怎么算的?2.深入理解。
(1)师:观察,这两个算式都表示有2个5,而它们的结果都是10,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表示。
(板书:二五一十)(2)师:那么1×5=55×1=5口诀怎样编?(板书:一五得五)(3)师:那3×5=155×3=15的口诀你会编了吗?(板书:三五十五)师:看看我们刚才编写的口诀。
利用这句口诀可以算出哪些乘法算式?(4)师:请你打开数学书第52页,快看看福娃下面的每一行点子图,都是多少个?你是怎么数的?再看看右边让我们填什么?师:我们刚刚总结了一部分5的乘法口诀,请你把点子图右边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5)汇报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把5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板书: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师:四五二十这句乘法口诀可以帮我们算出哪些乘法算式?你怎么算出五五二十五呢?(引导学生得出“五五二十五”这句口诀的推导过程)①按照顺序数出来:5、10、15、20、25。
②用四五二十再加上一个五就是五个五,20+5=25;③五个五等于三个五加两个五,也就是15+10=25;④五个五等于两个五加两个五再加一个五,也就是10+10+5=25。
(6)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5的乘法口诀,你们看5的口诀共有几句?仔细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结:口读“小数在前,大数在后”。
一句口诀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只有“五五二五”只能写出一个算式。
5的乘法口诀后一句比前一句多5。
上面的乘法算式中都有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不同,积也不同;一个乘数是5,另一个乘数增加1,积就增加5。
(7)师:怎样才能更好更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利用规律记:5、10、15、20、25;师:如果忘记了四五(),怎么办?可以用三五十五加上一个五,15+5就是20;或者用五五二十五减去一个五,25-5=20。
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三、巩固提升1.背诵口诀。
对口令:一五()三五()五五()口诀接龙:连续接龙,间接接龙。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2.3×5=5×4=5×2=5×5=1×5=2×5=5×3=5×1=师:说说你用哪句口诀计算?小结:通过同学们动手操作,推导出5的乘法口诀,知道了一句口诀一般情况下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有了乘法口诀,可以使计算更迅速。
四、课堂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5的乘法口诀)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五、作业设计1.课堂设计。
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2、4、5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5的乘法口诀5――→+5 10――→+5 15――→+5 20――→+5 251×5=5 一五得五 5×1=52×5=10 二五一十 5×2=103×5=15 三五十五 5×3=154×5=20 四五二十 5×4=205×5=25 五五二十五第四课时2.3.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1)填空3+3=( )×( )4+4+4=( )×( )2+2=( )×( )(2)口算2×5=5×5=5×1=3×5=5×4=2.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再来研究2、3、4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