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平面向量
1 ∵ BN = NC ,∴ AN = ( AB + AC ), 2 1 2 1 1 ∴ MN = AN - AM = ( AB + AC )- MN = AB - MN . 2 3 2 6 又 MN =x AB +y AC , 1 1 ∴x= ,y=- . 2 6 1 1 [答案] - 2 6
A.8 C.2 B.4
D.1 2 解析:选 C 由| BC | =16,得| BC |=4. ∵| AB + AC |=| AB - AC |=| BC |=4, | AB + AC |=2| AM |, ∴| AM |=2.
[解析]
[类题通法] (1)数量积的计算通常有三种方法:数量积的定义,坐标 运算,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2)可以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模和夹角,向量要分解成题 中已知向量的模和夹角进行计算.
[题组训练]
1.已知a+b+c=0,|a|=2,|b|=3,|c|= 19,则向量a与b的夹 角为 A.30° C.60° B.45° D.以上都不对 ( )
解析:选 D ∵ AB ∥ AC ,
∴-8(y+6)-24=0. ∴y=-9.
2 2.设点 M 是线段 BC 的中点,点 A 在直线 BC 外, | BC | =16, | AB + AC |=| AB - AC |,则| AM |= ( )
[典例] (北京高考)在△ABC 中,点 M,N 满足 AM = 2 MC ,BN = NC .若 MN =x AB +y AC , 则 x=_____; y=____.
2 [解析] ∵ AM =2 MC ,∴ AM = AC . 3
复习课(三)
平面向量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
1.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及 对向量有关概念的理解, 常与向量共线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 数量积运算交汇命题. 2.向量的加法遵循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减法 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运算, 向量的加减法满足交换律、 结合律, 数乘运算满足结合律、分配律.实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 合并同类项等变形方向在向量的线性运算中都可以使用.
( A.20 C.9 B.15 D.6 )
(1)c=a+kb=(1+k,2+k), 又 b⊥c,所以 1×(1+k)+ 3 1×(2+k)=0,解得 k=- . 2 (2)如图所示,由题设知: 3 AM = AB + BM = AB +4 AD , 1 1 NM = NC - MC =3 AB -4 AD , 3 1 1 - AD AB ∴ AM · NM―→= AB +4 AD · 4 3 2 3 2 1 1 1 = | AB | - | AD | + AB · AD -4 AB · AD 3 16 4 1 3 = ×36- ×16=9. 3 16 [答案] (1)A (2)C
[典例] 3 A.- 2 5 C. 3
(1)(福建高考)设 a=(1,2), b=(1,1), c=a+kb.若 b⊥c, ( 5 B.- 3 3 D. 2 )
则实数 k 的值等于
(2)(四川高考)设四边形 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B |=6,| AD | =4.若点 M,N 满足 BM =3 MC , DN =2 NC ,则 AM · NM =
[类题通法] 向量线性运算的基本原则 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向 量的线性运算的结果仍是一个向量,因此,对它们的运算法则、 运算律的理解和运用要注意向量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题组训练]
1.若 A(3,-6),B(-5,2),C(6,y)三点共线,则 y=( A.13 C.9 B.-13 D.-9 AB =(-8,8), AC =(3,y+6). )
平面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数量积
1.题型既有选择题、填空题,又有解答题,主要考查数量 积运算、向量的垂直等问题,常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解析几 何等知识交汇命题. 2.解决此类问题要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两种求法:一是 根据数量积的定义, 即 a· b=|a||b|cos θ, 二是利用坐标运算, 即 a· b =x1x2+y1y2;同时还要掌握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夹角、求向量的 长度和判断两个向量垂直的方法.
3.已知点 O,A,B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点 P 为该平面上一点,且 3 OA- OB ,则 ( ) OP = 2 A.点 P 在线段 AB 上 B.点 P 在线段 AB 的反向延长线上 C.点 P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 D.点 P 不在直线 AB 上 解析:选 B 由于 2 OP =3 OA- OB , ∴2 OP -2 OA= OA- OB ,即 2 AP = BA , 1 ∴ AP = BA ,则点 P 在线段 AB 的反向延长线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