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第10讲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课标解读】(1)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有关向量概念和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命题,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考查的难度属中档类型.(2)向量的运算,命题形式主要以填空题型出现,难度不大,考查重点为模和向量夹角的定义、夹角公式、向量的坐标运算,有时也会与其它内容相结合.(3)向量与三角函数、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命题以三角函数作为坐标,以向量的坐标运算或向量与解三角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的内容相结合,也有向量与三角函数图象平移结合的问题,属中档偏易题.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问题,考查了向量的知识,三角函数的知识,达到了试题的覆盖面的要求. 【知识梳理】1.向量的定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2.向量的表示:①用有向线段表示;用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用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②用字母a 、b (黑体,印刷用)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 ; 3.向量的长度: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为模),记作AB .4.几组特殊的向量:①零向量:长度为零方向任意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或0. ②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③平行向量(即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记作a b ∥. ④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若a 与b 相等,记作a b =. ⑤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向量a 的相反向量记为a -. 5.向量加法:①规定:0a a +=,()()0a a a a +-=-+=,即0AB BA +=;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6.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 b b a +=+;结合律:()()a b c a b c ++=++. 7.向量减法:三角形法则即a b -表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8.向量的数乘的定义:一般的,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a λ,它的长度和方向规定如下:(1)a a λλ=;(2 ) 当λ>0时,a λ与a 方向相同,当λ<0时,a λ与a ,方向相反,当λ=0时,a λ=0.实数λ与向量a 相乘,叫做向量的数乘.9.向量数乘的运算律:(1)()()a a λμλμ= (结合律);(2)()a a a λμλμ+=+ (分配律);(3)()a b a b λλλ+=+ (分配律).10.向量共线定理:一般地,对于两个向量a (0a ≠),b ,如果有一个实数λ,使得(0)b a a λ=≠,那么b 与a 是共线向量,反之,如果b 与a (0a ≠)是共线向量,那么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a λ=. 1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1λ,2λ,使a=1λ1e +2λ2e .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1e ,2e 叫做表示这个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12.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内,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任取一个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a xi yi =+,则把(x ,y )叫做向量的直角坐标,记作:a =(x ,y ).13.向量坐标运算:已知),(11y x a =,),(22y x b =,1212(,)a b x x y y +=++,1212(,)a b x x y y -=--,),(11y x a λλλ=.两个向量和(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差),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向量的相应坐标.14.共线向量坐标表示的一般性结论:设a 11(,)x y =,b 22(,)x y =(a ≠0),如果a ∥b ,那么12210x y x y -=;反过来,如果12210x y x y -=,那么a ∥b .结论(简单表示):向量a 与b 共线0≠b 01221=-⇔=⇔y x y x b a λ.15.向量的夹角:对于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作OA =a ,OB =b ,则AOB θ∠=(0︒≤θ≤180°)叫做向量a 和b 的夹角.特别地,当θ=0︒时,a 与b 同向;当θ=180︒时,a 与b 反向;当θ=90︒时,则称向量a 与b 垂直,记作a ⊥b .16. 平面向量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它们的夹角是θ,我们把数量|a ||b |cos θ叫做向量a 和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θ.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设向量a ,b ,c 和实数λ,则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下列运算律:(1)a ·b =b ·a ;(交换律); (2)(λa )·b =a ·(λb )=λ(a ·b )=λa ·b ;(结合律); (3)(a +b )·c =a ·c +b ·c .(分配律).1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若两个向量为a = (x 1,y 1),b = (x 2,y 2),则a ·b =x 1x 2+y 1y 2. 即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 推论及公式:设a =(x ,y ),则a 2=x 2+y 2,即|a |=22x y +.两点A (x 1,y 1),B (x 2,y 2)间的距离公式为AB =()()221212x x y y -+-.a=(x 1,y 1),b= (x 2,y 2),它们的夹角为θ,则有1212x x y y ⇔+=0.【方法归纳】(1)以“基底”形式出现的向量问题通常将题中的化为以某一点为统一起点,再进行向量运算会非常方便; (2)以坐标形式出现的向量问题可以尽可能利用解析思想,转化为函数或方程方法求解;在复习过程中,抓住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指导方针.本章考题大多数是课本的变式题,即源于课本.因此,掌握双基、精通课本是本章关键.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有关平面向量部分突出考查了向量的基本运算. 【课堂训练】例题1.(2010安徽)设向量a =(1,0),b =⎝⎛⎭⎫12,1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22C .a -b 与b 垂直D .a ∥b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A 项,∵|a |=1,|b |=⎝⎛⎭⎫122+⎝⎛⎭⎫122=22,∴|a |≠|b |; B 项,∵a ·b =1×12+0×12=12;C 项,∵a -b =(1,0)-⎝⎛⎭⎫12,12=⎝⎛⎭⎫12,-12, ∴(a -b )·b =⎝⎛⎭⎫12,-12·⎝⎛⎭⎫12,12=14-14=0;D 项,∵1×12-0×12≠0,∴a 不平行b .答案:C例题2.(2011江苏)10.已知→→21,e e 是夹角为π32的两个单位向量,,,22121→→→→→→+=-=e e k b e e a 若0=⋅→→b a ,则k 的值为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基底表示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答案:54由0a b →→⋅=得:121212(2)()2(12)0e e k e e k k e e →→→→→→-⋅+=-+-⋅=,1212e e →→⋅=-,54k =.例题3. (2010全国)△ABC 中,点D 在边AB 上,CD 平分∠ACB.若CB →=a ,CA →=b ,|a |=1,|b |=2,则CD →= ( ) A.13a +23b B.23a +13b C.35a +45b D.45a +35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和三角形法则.答案: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AD →|=2|DB →|,即有AD →=23AB →=23(CB →-CA →)=23(a -b ).从而CD →+AD →=b +23(a -b )=23a +13b .故选B.例题4.(2010江西)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a 与b 的夹角为60°,则|a -b |=________.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模的计算,采用平方法. 答案:|a -b |2a b -=a 2+b 2-2a ·b=12+22-2×1×2cos 60°= 3.例题5.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OA 、OB 、OC ,其中OA 与OB 的夹角为120°,OA 与OC 的夹角为30°,且|OA |=|OB |=1,|OC |23= 若OC OA OB =λ+μ (λ,μ∈R ),则λ+μ的值为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向量OC 用向量OA 与向量OB 作为基底表示出来后,求相应的系数,也考查了平行四边形法则.答案:过C 作OA 与OC 的平行线与它们的延长线相交,可得平行四边形,由∠BOC=90°,∠AOC=30°,|OC |23=2和4, λ+μ=2+4=6.ABCO例题6.已知).1,2(),0,1(==b a①求|3|b a +;②当k 为何实数时,k -a b 与b a3+平行, 平行时它们是同向还是反向?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第一问考查向量的模的运算,第二问考查向量的平行的必要条件.答案:①b a3+= (1,0) + 3(2,1) = ( 7,3) , ∴|3|b a += 2237+=58.②k -a b= k(1,0)-(2,1)=(k -2,-1).设k -ab=λ(b a3+),即(k -2,-1)= λ(7,3),∴⎩⎨⎧=-=-λ31λ72k ⎪⎪⎩⎪⎪⎨⎧-=-=⇒31λ31k . 故k= 31-时, 它们反向平行.例题7.(2010湖北)已知,1||,2||==b a a 与b 的夹角为3π,若向量b k a+2与b a +垂直, 求k.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和向量垂直的条件.答案:3πcos ||||b a b a=⋅=2×1×21=1.∵b k a+2与b a +垂直,∴(b k a+2))(b a +⋅= 0∴2⇒ k =-5.例题8.(2010浙江)已知平面向量α,β(α≠0,α≠β)满足|β|=1,且α与β-α的夹角为120°,则|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和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答案:如图,数形结合知β=AB →,α=AC →,|AB |=1,C 点在圆弧上运动,∠ACB =60°,设∠ABC =θ,由正弦定理知AB sin 60°=|α|sin θ,∴|α|=233sin θ≤233,当θ=90°时取最大值. ∴|α|∈⎝⎛⎦⎤0,233.例题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1,3AB AD AD DC AB ⊥===,动点P 在BCD ∆内运动,(含边界), 设(),AP AB AD R αβαβ=+∈, 则αβ+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线性表示及,考查向量与线性规划综合应用. 答案:建立xAy 坐标系,则()()0,1,3,0AD AB ==.(),AP x y =()3,AB AD αβαβ=+= .3x y αβ=⎧⎨=⎩, 3xy αβ+=+ . 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在C 点,433x y += . 在B 或D 点,13x y += .41,3αβ⎡⎤+∈⎢⎥⎣⎦例题10.(2011苏州)设P 是ABC ∆内一点,满足()()()21,AP x y AB y AC x y R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加减法运算,考查向量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能力.答案:()2,4 如图.若点P 在BC 边上, 且AP x AB y AC =+.则∵()()1AP AB BP AB uBC AB u AC AB u AB u AC =+=+=+-=-+ ∴当点P 在BC 边上时,1x y +=.点P 在三角形内时,0<x y +<1 .从而有,()()211211x y y x y y -+-⎧⎪-⎨⎪-⎩0<<0<<0<<1 从而,y x ⎧⎨⎩1<<22<<4 .【课后作业】1.已知向量a 和b 的夹角为1200,|a |=1|b |=3,,|5a b |=- .2.(2010陕西)已知向量a =(2,-1),b =(-1,m ),c =(-1,2),若(a +b )∥c ,则m =________. 3.已知点O 是,,内的一点,090BOC 150AOB =∠=∠∆ABC,,,OA c OC b OB a ===设,312===试用.,c b a 表示和4.(2010扬州调研) 求向量a =(1,2)在向量b =(2,-2)方向上的投影.5. (2011南通模拟)已知(2,4)a =-,(1,3)b =-,(6,5)c =,2p a b c =+-,则以a ,b 为基底,求p .6.(2010安徽) 已知两单位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0120,若2,3c a b d b a =-=-,试求c 与d 的夹角.7.(2010江苏苏州模考)已知△ABC 的顶点分别为A(2,1),B(3,2),C(-3,-1),BC 边上的高AD ,求AD 及点D 的坐标.8.已知向量(1,2)=a ,(2,3)=-b .若向量c 满足()//+c a b ,()⊥+c a b ,则c =( )A .77(,)93B .77(,)39--C .77(,)39D .77(,)93--9. (2011江苏常州模考)如图所示,正六边形PABCDE 的边长为b ,有五个力→→→→PD PC PB PA 、、、、→PE作用于同一点P ,求五个力的合力10.(2010湖北)设e 1,e 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已知AB =2e 1+k e 2,CB =e 1+3 e 2,CD =2e 1-e 2,若A 、B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11.(2011苏州模拟) 已知O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2222||||||||CA OB BC OA +=+2||OC = 2||AB +.求证:O 点是△ABC 的垂心.12.(2010浙江)已知△ABC 中,过重心G 的直线交边AB 于P ,交边AC 于Q ,设△APQ 的面积为1S ,△ABC 的面积为2S ,AP pPB =,AQ qQC =,则(ⅰ)pqp q =+ ,(ⅱ)12S S 的取值范围是 .13.(2011南京模拟)如图,在直角△ABC 中,已知BC a =,若长为2a 的线段PQ 以点A 为中点,问BC PQ 与的夹角θ取何值时CQ BP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