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颁奖词
写颁奖词
• 如何利用古代传记散文指导学生写作 • ——为传主写颁奖词,深入分 析人物形象 • •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了烛之武 的形象:垂暮之年,牢骚满腹,锐气未消, 才华依旧,国难当头,深明大义,机智善 变,智退秦师,拯国救民。
•
• • • • •
颁奖词是在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人或 著作)的事迹或价值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 仪文稿。 要求: 1、简洁性。叙述语言简明扼要,大意写笔; 寥寥数句即见人的神韵。 2、深刻性。评价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3、语言优美,多用修辞。 4、情感性 ,真挚赞美事迹、精神或价值,以 情感人。
•
四是语言优美,多用修辞手法。 常用修辞有对偶对称、对比、比喻、 夸张、拟人、引用等。
烛之武的颁奖词通篇基本上运用对偶对 称,形式整齐。“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 ""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小人物, 大英雄!"通过对比,高度赞美。还可以引 用化用诗句名言歌词等为语言添色。
•
•
祥林嫂:一支竹竿,一个破碗,间或 一轮的眼睛,痴呆麻木的表情,这便是她。 二来鲁镇,两度丧夫。最后带着重见亲人 的希冀,怀着被锯的恐慌,在人们的一片 “谬种”声中寂然去世。她是一个悲剧, 一个迷信与礼教造成的悲剧。
这篇文字不好写,大多同学写得不到位。《肩膀》这原 是2006的的高考作文题,在这里它近一步限制了范 围。并要求变换角度,分别用第一,三人称写出理想 中的老师,这其实要求扣住题目“肩膀”,集中写一 两个片段即可。 这篇文字的问题是,很多同学不能扣题,写这个题目, 一定要由实入虚,如何由实入虚呢?中间有一个抓住 特征,自然联系引入的过程。而不是直接虚写,或生 硬牵强地附会。 可以从老师的肩膀说起,可是是肩膀上的故事(倚在老 师的肩头),可以是肩膀的形象(瘦削的,柔弱的), 然后进入肩膀的喻意或引申意的引导。典型的是肩膀 代表了担当,责任与关爱,也代表了力量。所以有这 样的一个引入,且能贯穿始终,文章会很好看。 还要注意本次的话题内容,是园丁赞歌,不能跑这个题, 有的同学忽略了,这又涉及审题能力。
• 至于写什么文体,题目要求中一句“除诗 歌外体裁不限”,就是可选范围。因而, • 一、可以选文章体裁: • 1、写能够体现人生价值、有关“肩膀” 故事的记叙文, • 2、 可以写述志明理,有关“肩膀”所 含意蕴的议论文, • 3、可以从生理人手,写介绍有关肩膀 知识的说明文。
• 二、可以选文学体裁:写有关“肩膀”的议论散 文, • 1、写有关“肩膀”的主题小说, • 2、写有关“肩膀”的哲理寓言、童话故事。 • 三、可以选应用文体: • 1、写题为“勇挑重担,青春无悔”的演讲稿, • 2、写寄寓着“肩膀”哲理意蕴的书信, • 3、写关于“肩膀”事迹的小通讯、小报道等。
思考它有何特征或有何意义?
思考
展开联想和想象,弄清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和象征义。
一、立意
就是说这个老师是谁,他的思想品质 和性格特点中最突出的一点是什么。
承担 肩膀 依靠 托起 立意决定选材
责任/使命/承诺
失意/迷茫时
希望/未来/站在巨人的肩 膀上
二、选材
选最有代表性的事件。 这样,才能透过一件事或多 件事看到老师的品质和特点。
•
(示例)林冲:曾经,他逆来顺受,曾 经,他软弱动摇,依恋小康生活,温馨家 庭。直到幻想破灭,逼上梁山。黑暗现实 造就了他的正气,奸佞小人逼出了他叛逆。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他是 一个逼上梁山的典型。
•
刘和珍:面对惨淡的人生,她勇毅顽强;
面对淋漓的鲜血,她欣然前往。她以 微笑和温和,给这黑暗的社会以猛烈 一击,她以殒身不恤、临难不苟的大 义,给苟活者以微茫的希望,给后死 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刘和珍,为中 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
“肩膀”很好地体现了“让每一个考 生都有话可说”的命题原则。然而,也正 是人人“都有话可说”,才更容易就熟从 俗、缺乏新意,难以出类拔萃。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这个题目的不足之处。
• 二、可以选文学体裁:写有关“肩膀”的议论散 文, • 1、写有关“肩膀”的主题小说, • 2、写有关“肩膀”的哲理寓言、童话故事。 • 三、可以选应用文体: • 1、写题为“勇挑重担,青春无悔”的演讲稿, • 2、写寄寓着“肩膀”哲理意蕴的书信, • 3、写关于“肩膀”事迹的小通讯、小报道等。
存在问题
1、偏题、离题。 有几个同学没能完全理解题意,把父爱、母爱硬套在 “肩膀”上。以期达到问题的要求,这样反而使得文章生 硬且偏题。如有一篇文章,全篇写父爱,写父亲如何爱自 己,最后再套再在“肩膀”两字上。显得造作刻板,虽然 文章感情真挚,有的甚至结构与语言很有艺术感,但可惜 偏题了。 2、文章感情不够真实,故事虚构。 如有个同学写自己父亲的肩膀,写了父亲的肩膀在自 己幼年、青年、中年三个时期的作用的镜像,其中中年的 成家景像就不真实
3、惨淡与鲜血,她以温和的微笑面 对;责任与使命,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 她以坚决的反抗,唤醒黑幕之下的正义; 她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 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 透她对自由的追求;流逝的时间,能够 洗涤旧迹,却洗不褪她大义凛然、视死 如归的风采。刘和珍,一座永远的精神 丰碑!
刘和珍 -----颁奖词(参考)
1、她温和沉勇,直面强权,正视势 利。她在恐怖迫害中爆发,在枪林弹雨 中穿行,在艰难困苦中从容。她用自己 的鲜血染红人类的历史,她用自己的精 神赢得猛士的尊敬,她用自己的生命有 力的诠释了不让须眉的勇毅。刘和珍, 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神!
2、面对惨淡的人生,她勇毅顽 强;面对淋漓的鲜血,她欣然前往。 她以微笑和温和,给这黑暗的社会以 猛烈一击,她以殒身不恤、临难不苟 的大义,给苟活者以微茫的希望,给 后死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刘和珍,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本次作文 以“肩膀”为题,分别用第一、 第三人称写出你理想中的老 师
例如:
本次作文要从“肩膀”的特 征、作用和重要性要入手展开联 想和想象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要写好这一题目,首先必须找到老 师与“肩膀”之间的关系,“肩膀”只 是老师品质的一个借代,通过“肩膀” 来传递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真情实意。
老师的肩膀 老师 = 肩膀
精心选择典型事例,做到点面结合。一般来 说,大多数老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仅做好 份内事们而且做好份外事,其事迹感人,因此我 们必须精心选取典型事例,否则会偏离中心。如 果只对老师做简单介绍,老师的形象就显得单薄。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采用点面结合的写 法,通过“面”的介绍,可以使读者了解老师的 概貌和事情的基本情况,通过“点”的具体、细 致的描述可以从各个侧面来展示人物的精神风貌, 这样,可以使文章收到“窥一斑可见全豹”的效 果。
6、你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唤起了人们的 反抗力量,你用一腔热血让我们懂得了中 国女子百折不回的气概,你用坚决的行动 表明了在黑暗的暴力压迫下绝不低头的勇 气。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真的英雄! 你的鲜血不会白流去;你的名字,将永载 史册!
•
肩膀”只是一个平实的词,一个人体 器官的名称,其词典里的意义是“人的胳 膊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这是 大家看得见、摸得着,为人们所熟悉的。 俗话说“熟则为宝”、“熟能生巧”,这 一“熟”,就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 联想的余地,为审题立意提供了便利。因 而,凡是关涉肩膀的基本义及其比喻义、 引申义的内容都可以作为立意的角度来构 思成文。
打开思路的方法
• 1、从肩膀能“扛”、能“担”方面来进行联想,可以 有“要敢于承担”、“要勇于负重”等方面的立意角度; • 2、从肩膀虽然能“承担”、“负重”,但所“担负” 一定要适度来进行联想,可以有“重在适度”、“贵在恰 当”等方面的立意角度; • 3、从身体强壮者能负重、软弱者不堪重负方面进行 联想,可以有“强健体魄、增大内存,才能勇挑重担”的 立意角度; • 4、从牛顿的名言“我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思考,联想到肩膀是“基础”、是 “阶梯”、是“铺路石”,可以有歌颂“举荐”、“奉献” 及“陪练”精神方面的立意;从牛顿的这一名言,再来进 行“借助巨人肩膀,自己才能高大”的联想,可以有“善 于凭借提升自己”、“搞好协作容易成就事业”等方面的 立意角度;
4、她用鲜红的热血谱写了一 个英雄民族的颂歌,她用坚决的行 动证明了中华儿女的勇毅,她用温 和的微笑戳穿了杀人者的无耻和卑 劣,她用年轻的生命,筑起了一座 不朽的历史丰碑。三一八,一个最 黑暗的日子,刘和珍,一个最耀眼 的名字!
5、她直面着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
鲜血,她正视着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悲 凉。为拯救默无声息的衰忘的民族,她 用青春和热血,点亮了一束希望的光芒, 奏响了一曲悲壮慷慨的时代赞歌。她坚 毅果敢的精神,勇者无畏的行动,将永 远激励着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奋然前行。
•
5、从舒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 肩膀上痛苦一夜”的诗句做联想,可知肩膀是“依靠”、 “寄托”,可以有“能为他人做依靠,体现人生更大价值 "的立意角度; • 6、从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诗句做 思考联想,可以有“有远大理想,才能担负起伟大使命, 突现更大人生价值"的立意角度; • 7、从喜欢或赞许某个人,往往会拍他的肩膀这一生 活现象进行联想思考,能知道“拍肩膀”具有“肯定”、 “激励”意义,因而可以有“要学会拍自己肩膀、自强自 励”或“善于激励他人、鞭策他人”等方面的立意; • 8、从同是一样的肩膀,有的能“负重”,有的怕 “负重”做思考联想,可以有歌颂“争挑重担”或批评 “拈轻怕重”等方面的立意角度;
三、布局
段落分布,比例恰当 叙述符合逻辑 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 四、记叙角度。 • 分别用第一,三人称 • 写赞颂老师的文章,最主要的就是写出 老师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品质,抒发对老师 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做到以以情动人。要 做到这一点,就要选取好记叙的角度
五、语言
修饰语言,呈现美感, 切忌过于口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