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试卷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材料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不断催促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目的是配合德军合力夹击苏联,使苏联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
这一时期,经过几次会战,日军损失惨重,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
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自戴燕《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依据上述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填“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横线上填“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横线上填“未涉及”。
①中国的抗战扼制了德意日法西斯联合的步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本无力介入苏德战争,加快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步伐。
③迫于英美强大的军事攻势,日本不得已改变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
④苏德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①正确;②正确;③错误;④未涉及(2)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6000多万人民死亡。
(写出两点即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写出两点即可)【解析】【详解】(1)①据“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可知,“中国的抗战扼制了德意日法西斯联合的步伐,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
故题干表述正确。
②据“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可知,“由于中国战场的牵制,使日本无力介入苏德战争,加快了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步伐”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
故题干表述正确。
③据“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可知,“迫于英美强大的军事攻势,日本不得已改变计划,决定‘暂不介入德苏战争’”违背了材料。
故题干表述错误。
④据材料可知,“苏德战争使苏联用巨大的牺牲彻底打败并摧毁了德国的法西斯政权,改写了战后世界格局,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材料未涉及。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战争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6000多万人民死亡。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人民力量和帝国主义力量的对比,德、意、日法西斯的崩溃,英法的削弱,从整体上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经受了考验,提高了觉悟,增强了力量,它给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战后出现两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诞生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它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一系列国家摆脱了民族压迫,赢得了独立,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瓦解了。
同时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阅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两张图片中的场景分别出现在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中?(2)材料二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
请根据图片的历史信息,分别指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俄国和日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哪些。
(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
为度过这一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哪一措施?日本和德国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困难局面的?【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2)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3)革命(战争)改革两种方式(4)罗斯福新政;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处死查理一世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事件;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事件。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张图片分别反映的是19世纪中期的美国、俄国、日本出现的社会危机,面对社会危机,美国通过南北战争摆脱危机;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改革来摆脱危机;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改革摆脱了危机。
(3)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可知,英国、法国和美国通过战争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俄国和日本通过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可知,欧美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是革命和改革。
(4)依据所学可知,第一小问:为度过经济大危机的困难局面,美国实施了新政;第二小问:日本和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来应对这一困难局面。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罗斯福演说(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中A、B两个时段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从A到B时段发生这一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政府面对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这样的任务,美国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答案】(1)A段变化情况:逐渐上升(由低到高);B段变化情况:逐渐下降(由高到低)。
(2)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从A到B时段发生这一变化的最重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
(3)首要任务:给人民以工作机会;措施: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解析】【分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可知,图A:美国的失业人数在1929到1933年逐渐上升;图B:美国的失业人数在1933—1937年逐渐减少。
(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A段失业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造成失业率上升。
第二小问,1933年失业率下降的原因是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以后,实行了罗斯福新政。
兴建公共工程,人们开始有了就业机会,失业率下降。
新政使得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度过了经济危机,使得就业人口增加。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可知,美国政府面对失业问题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面对这样的任务,美国主要采取了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中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通过了《国家工业复兴法》。
具体措施:以工代赈,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增加就业。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4.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不可磨灭。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整个国家都将永远记住这次日本对我们进攻的性质。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美)罗斯福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呼吁齐心协力打击法西斯,并开始向苏联提供武器装备。
1942年,美苏政府签订了互相援助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接受了美方价值约109.8亿美元的援助。
材料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
材料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德国败局已定之时,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议。
——均摘自北师大教材九下《世界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罗斯福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美国宣布对日作战使二战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美国“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美国参与签订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什么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奠定了什么胜利的基础?(4)材料四美国总统罗斯福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5)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答案】(1)日本突袭珍珠港(或答太平洋战争);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2)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4)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5)军事上、经济上、外交决策上【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对我们无端进行卑鄙的进攻,美国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可知,它就是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它使二战规模达到最大。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可知,美国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可知,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