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醚和环氧化合物

醚和环氧化合物


CH3 C OCH3
CH3
CH3
10
例:从4C或4C以下原料合成
CH3 CH3CH2CH2C O
CH3
CH2CH
CH2
O CH3CH2CH2COH CH3OH
H
O
1. 2CH3MgI , Et2O
CH3CH2CH2COCH3
2. H2O
CH3 Na
CH3 CH2 CH CH2Cl
CH3
CH3CH2CH2COH
氧杂环丁烷
氧杂环戊烷 (四氢呋喃)
1,4–二氧杂环己烷
(1,4–二氧六环)
7
10.2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10.2.1 醚的结构
10.2.2 环氧化合物的结构
O: sp3 杂化
O
R
R'
sp3杂化
8
10.3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
10.3.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工业合成
9
10.3.2 Williamson合成法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少的一端开环,具有SN2性质。 •立体化学:反式开环
27
10.5.4 环氧化合物与Grignard试剂的反应
该反应属于碱催化下的开环反应
按SN2机理进 行,优先在取 代基较少的碳 原子上进行。
28
10.5.5 Claisen重排
苯基烯丙基醚及其类似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邻烯丙基 苯酚(或其它取代苯酚)的反应,称为Claisen重排。
单醚: “二”+“烃基 + 醚”
单醚命名为二烃基醚,其中“二”字和“基”字有时可省 略,但不饱和醚习惯上保留“二”字。
(二)乙(基)醚 乙醚
二苯(基)醚
4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混醚: “烃基” + “烃基” + “醚”
“优先”的烃基放在后面 芳基放在前面
甲乙醚 乙基乙烯基醚
甲基叔丁醚
较好的 离去基
18
10.5.1 钅羊盐的生成
Brönsted碱
碱性,pkb ≈ 17.5
Lewis碱
钅羊 盐 Oxonium salt
酸碱复合物
19
10.5.2 酸催化醚键断裂
过量
例:
20
醚键开裂机理
SN2机理
位阻影 响为主
SN1机理
中间体稳 定性为主
21
芳基醚的反应,醚键总在脂肪烃基一边断裂,生成 卤代烷和酚
36
思考题: 写出下列情形下的主要产物及反应机理。 1、在2-甲基-1,2-环氧丙烷中加入一滴浓硫酸。 2、在温热的稀硫酸中慢慢滴加2-甲基-1,2-环氧丙烷。 3、在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滴加2-甲基-1,2-环氧丙烷。 习题:10.6 、二、三、四、七、八、九
37
2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醚 (Ether)
单醚:
混醚:
环醚:


乙醚 (diethyl ether)
甲基叔丁醚 (tert-butyl methyl ether)
四氢呋喃(THF)
环氧化合物: (Epoxide)
1,4-二氧六环
二烷
环氧乙烷
(ethylene oxide)
3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CH3CH2CH2CONa
CH3CH2CH2COCH2CH CH2
CH3
CH3
CH3

O
CH3CCH3 + CH3CH2CH2MgBr
10.3.2 Williamson合成法
(1) 醇钠与RX的SN2反应合成醚 剧毒 无毒
12
10.3.2 Williamson合成法
(2) 合成环醚
反应速率与环的大小 相关:反应速率依次减小
影响反应的因素: X与–OH的距离愈小,愈易反应; 环张力愈小,愈易反应。
13
10.3.2 Williamson合成法
(3) 立体专一性反应——邻基参与作用
14
10.3.3 不饱和烃与醇的反应
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可利用异丁烯与醇反应生成的叔丁基醚保护醇羟基。
15
10.4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1) 醇钠与RX的SN2反应合成醚
RONa + R'X
ROR'
应用:制备混合醚。注意:R‘X为伯卤代。
例:以叔丁醇和甲醇为原料合成:
CH3
CH3
Na
解: CH3 C OH
CH3
CH3 CH3 C ONa
CH3
CH3 C OCH3 CH3
CH3OH + HI
CH3I + H2O
CH3
CH3
CH3 C ONa + CH3I
苯甲醚
5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结构复杂的醚: 较大的烃基作为母体,烃氧基作为取代基 。 2–甲氧基戊烷
1–乙氧基–4–甲基苯
β,β’ –二甲氧基乙醚
二甘醇二甲醚
6
10.1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
环氧化合物: 环氧某烃
环氧乙烷
1,2–环氧丙烷
环醚: 按杂环化合物命名。
3–氯–1,2–环氧丙烷 环氧氯丙烷
OCH3
NaI, AlCl3 70-80℃,100%
OC2H5
KI,H3PO4 95%
OH + CH3I
OH +
C2H5I
22
10.5.3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反应
2-取代乙醇 工业制备乙二醇
23
酸性下开环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多的一端开环,具有SN1性质。 •立体化学: 反式开环。
实例
24
碱性条件下的环氧开环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少的一端开环,具有SN2性质。 •立体化学:反式开环
位阻小有利
25
不对称环氧化物开环比较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少的一端开环,具有SN2性质。 •立体化学:反式开环
对比:酸性条件下机理:
•反应取向:在取代基多的一端开环,具有SN1性质。
•立体化学: 反式开环。
27
碱性条件下机理: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1
第十章 醚和环氧化合物
醚和环氧化合物 —— 水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都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称为醚。脂环
烃的环上碳原子被一个或多个氧原子取代后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环醚;其 中三元环醚称为环氧化合物 。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分类、命名、制法和物理性质 醚键的断裂 环氧化合物的开环
O H3C
R CH3
OH
H3C
CH3
R
29
10.5.5 Claisen重排——机理
第一次 重排
互变 异构
六员环过渡态
I
邻位产物
第二次 重排
互变 异构
I
六员环过渡态
对位产物
30
10.5.6 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的过氧化物受热易爆炸!
机理:
链引发

链增长


31
10.6 冠醚 相转移催化反应
10.6.1 冠醚
18-冠-6 冠醚的合成:
15-冠-5
二环己烷并-18-冠-6
32
10.6.1 冠醚
冠醚形状及性质:
33
10.6.2 相转移催化反应
溴化三丁基十六烷基铵
34
原理:
产物进 入水相

参与反应


水溶性反应物 进入有机相
界面

发生离子交换
35
本章内容总结:
1.Williamson合成醚的方法 2.醚和环氧化合物的性质 a.烊盐的生成 b.酸催化醚键断裂 c.环氧化合物的酸碱开环反应 d.环氧与格氏试剂的反应 e. Claisen重排 f. 醚中的过氧化物
IR: C–O
1200 ~ 1050cm-1
16
10.4 醚的物理性质和波谱性质
1H NMR:
δ 3.4 ~ 4.0
17
10.5 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醚在中性、碱性和弱酸性
条件下稳定,常用作溶剂。
a碳有亲电性, 但难亲核取代
δ+
a碳有亲电性, 可亲核取代
C上连有氧, H易被氧化
氧有碱性, 可与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