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
牙周炎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 周组织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 织的破坏,牙周袋形成、附着丧失、牙 槽骨吸收。进而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周炎是引起我国成年人失牙的首要原 因。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 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gP) 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
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CP有显著 区别的牙周炎,发生于全身健康者,具 有家族聚集性,疾病进展迅速。多见于 年轻人,也见于成年人。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AP) 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AP)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病变局限于切牙和第一恒磨牙,至少2颗恒牙有邻 面附着丧失,其中1颗是第一恒磨牙,非第一恒磨牙和 切牙不超过两个。”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恶性肿 瘤、艾滋病等
临床表现
好发人群 男性,吸烟者多见;在不发达国家 也发生于极度营养不良或急性传染病的儿童。 病程 起病急,病程短。 特征性病损 龈乳头和边缘龈的坏死,尤以下 前牙多见。龈乳头坏死后呈火山口状,表面可 有坏死性假膜覆盖
易出血,甚至自发性出血 疼痛明显 典型的腐败性口臭 全身症状:可出现低热、疲劳、颌下淋巴结肿 大等
已存在的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炎
这是本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条件 深牙周袋利于螺旋体和厌氧菌繁殖,当存在某 些局部组织的创伤或全身因素时,细菌大量繁 殖,并可侵入牙龈组织,导致NUG的发生
吸烟 ➢ 导致牙龈小血管收缩,影响牙龈的局 部
血流 ➢ 白细胞功能的减弱 ➢ 龈沟液中TNF和PGE2增高
心身因素 与本病发生关系密切 过度疲劳、紧张
▪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cute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ANUG) ▪ 慢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chronic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
CNUG)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ANUG
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坏死性炎症
【流行病学】 由于诊断标准不一致,资料缺乏可比性。 ➢ 10~19岁青少年患病率0.1%~3.4% ➢ 不同种族间存在差异:白种人0.02%
非洲人0.8% 亚裔人0.2% ➢ 国内 11~20岁 0.14~0.47%
临床表现
1、年龄性别:年龄<35岁,多在20岁左右,女性 >男性
2、口腔卫生状况:一般,但牙周破坏严重(牙周
治疗原则
清除菌斑,控制感染(洁刮治、根面平整、局 部用药)
牙周手术(必要时) 建立平衡的咬合关系(松牙固定、牙周夹板、
统性疾病者) 拔除患牙(以利炎症消除、功能恢复) 维持疗效,预防复发(至关重要)
侵袭性牙周炎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 AP
(periodontitis as a manifestation of systemic diseases)
慢性牙周炎
最常见 发生于任何年龄,偶可见于儿童、青少年,多
数发生于35岁以上的成年人 随年龄的增加,患病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
(疾病积累的结果) 受累牙数,进展程度均可不同
临床表现
• 公元前4世纪 希腊士兵患病记载 • 1898年 Vincent首次报道 奋森龈炎
本病由螺旋体和梭状杆菌引起,故又名“梭杆 菌螺旋体龈炎”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壕口 trench mouth
病因
微生物 梭状杆菌、螺旋体、中间普氏菌
由于这些微生物也存在于健康人口腔、慢性 牙龈炎、牙周炎中,目前认为ANUG是一种由 多种微生物引起的机会性感染,要求有局部抵 抗力降低的组织和宿主才会发病。
牙位及位点特异性:磨牙、下前牙、牙齿邻面 范围: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少数仅侵 及少
数牙或一组牙。 病程进展:慢性的,不规则、间断性加快的附
着丧失;活动期和静止期交替进行
伴发病变
✓ 根分叉病变 ✓ 牙周脓肿 ✓ 牙龈退缩、根面敏感、根面龋 ✓ 食物嵌塞 ✓ 逆行性牙髓炎 ✓ 继发性咬合创伤 ✓ 口臭
坏死性牙周炎(necrotizing periodontal diseases)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Necrotizing Ulcerative Gingivitis,NUG) 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Necrotizing UlcerativePeriodontitis,NUP)
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 NUG
发展
如未及时治疗,坏死可从牙龈扩展到临 近唇、颊组织,形成坏死性龈口炎。 合并产气荚膜杆菌,形成“走马牙疳”。
如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可称为慢性坏死 性龈炎。
如病损向深部发展,引起牙槽骨吸收、 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形成坏死性溃 疡性牙周炎(NUP)。(少见)
诊断
临床表现 细菌学涂片检查:大量梭状杆菌+螺旋
根据患牙的牙位数分
局限型(localized):全口牙中有附着丧 失和骨吸收的位点(site)数≤30%者。 广泛型(generalized):sites > 30%者
根据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程度分
轻度 中度 重度
(p170)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 早期牙周炎与牙龈炎的区别
早诊断,早治疗
自觉症状:牙龈出血,口腔异味,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牙 周脓肿等
临床检查:
牙龈的特点 颜色的改变——暗红、鲜红 形态和表面特征的改变——水肿质地松
边缘园钝,点彩消失;或牙龈增生 牙龈组织退缩
软,
牙周袋形成 可伴有脓性分泌物和探诊出血 牙周附着丧失 邻面临床附着丧失>1mm 牙槽骨吸收 水平型或垂直型吸收 牙齿松动
体 慢性期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发作的牙龈坏
死、疼痛、出血、牙龈乳头消失、口臭 等
鉴别诊断(p165)
慢性牙龈炎 疱疹性龈口炎 急性白血病 艾滋病
治疗
去除坏死组织及初步洁治 局部使用氧化剂 1~3%双氧水 全身药物和支持治疗 青霉素+甲硝唑;
VC、蛋白质 及时进行口腔卫生指导 对全身性因素进行矫正和治疗 急性期过后,行洁刮治,牙龈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