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目前工程机械企业拼的主要是商务购买条件。市场上目前主流的付款方式是银行按揭 和融资租赁,只需付 20%-30%的首付。三一重工的首付比例大约在 20%左右,是行业里 首付比例最低的公司之一。而且如果首付款不够,三一重工或其代理商会提供垫资服 务,垫资比例可以达到 50%。这意味着譬如一台 40 多万元的挖掘机,除去手续费外, 客户只用首付 4 万多元就可以买走,其余的首付款将由代理商或者三一重工垫付。 2011 年 4 月,三一重工甚至给出了零首付的销售信用政策。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收紧,两型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行业前景受到压制。工程机械行 业协会已经将“十二五”期间增长速度下调。根据行业协会预计,2010-2015 年,工程 机械销售每年递增约 17%。在行业增速开始放缓的背景下,三一重工奉行的激进销售策 略给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一方面,过度宽松的付款条件引发火爆销售之后,下游需 求存在被透支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如果应收账款回收困难,造成大量呆账坏账,会 造成企业资金紧缺,经营风险极大。
目录
1 公司概况 ................................................................... 1 2 行业状况 ................................................................... 2 3 资产负债质量分析 ........................................................... 2 3.1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 2 3.2 非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 7 3.3 负债质量分析 .......................................................... 10 4 利润质量分析 .............................................................. 13 5 现金流质量分析 ............................................................ 18 6 指标体系分析 .............................................................. 19 6.1 资金结构 .............................................................. 19 6.2 偿债能力 .............................................................. 20 6.3 营运能力 .............................................................. 21 6.4 盈利能力 .............................................................. 22 6.5 发展能力 .............................................................. 23 7 综合评价及建议 ............................................................ 24
关联方交易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是均未超过 10%,属于正常范围,无操纵色彩。 ③ 存货
图 4 存货构成比例 由上图可看出,库存商品比例逐年上升,2010 年接近 50%,原材料呈递减趋势,不足 25%,在产品略高于原材料,发出商品所占比例则一路下滑。 库存商品在外部环境无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应是较稳定的,三一重工库存商品大幅度增 加,并非因为存货的变现性受到影响,而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我国市场大环境的共同作 用下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如拉动内需的 4 亿元投资、城镇化建设,我国基础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对工程机械企 业是个机会。 三一重工混凝土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有“中国泵王”的美誉,房地产行业的繁荣正促 进了三一重工这方面的业绩提升,如现场搅拌混凝土,不仅效率低下,且对周围环境有很 大的破坏,因此北京、上海等城市规定不能现场搅拌了混凝土,需要在比较偏一点的地方 完成这个环节后运输到施工现场,房地产的大兴修建以及这样一种施工方式的改变导致了 机械大规模需求增加。 但是 2010 年以后,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三一重工持有库存商品可能过多,若接下来的 销售状况不好,极有可能造成商品积压,导致储备成本增加、生产中断等恶性现象的出现, 三一重工应当重新评估未来市场销售状况,谨慎持有过多的库存商品。 原材料是维持再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表明了生产的潜在因素。在库存商品增长的情况 下,原材料却呈下降趋势,说明三一重工对未来销售预期并不看好,或者预期原材料价格 下跌。与对库存商品的分析一致。 同行业比较(2010 年度)
2010 年也急遽增加,上涨幅度高达 90%。主要影响科目为货币资金、应收账款以及存货。 具体为: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持续上升,且幅度极大; 应收票据、预付款项、存货总体呈上升趋势,但 2009 年有小幅下降; 其他应收款前四年基本稳定,2010 年明显上升; 交易性金融资产于 2008 年下降后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且在资产中所占比例很小。 质量分析 根据存货的大幅增加可以初步推断三一重工业务态势良好,采购量与备货量相应增加, 以应对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销售额的增长,应收账款不可避免地相应增加;货币资金与 企业资产规模和业务收支规模密切相关,可能是企业生产加速,对周转资金的需求量增加,
3 资产负债质量分析
3.1 流动资产质量分析
表 1 流动资产总额
2006 年 2007 年 8,381,700,000.00 83.43% 2008 年 10,075,900,000.00 20.21% 2009 年 10,732,500,000.00 6.52% 2010 年 20,436,800,000.00 90.42%
为了更好地分析三一重工资产状况,本文选取工程机械行业内主营业务相仿的三家龙头 企业与其进行对比,分别为柳工机械、徐工机械以及中联重科,在中国机械工业排名榜上 均位于前列。(柳工机械、徐工机械以及中联重科均在深交所上市)
注:自上而下分别为柳工机械、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重工
图 5 行业标杆企业流动资产比较 由上图可以看出,三一重工的各项资产均处于中间水平,中联重工资产规模最大。上文 对于三一重工应收账款方面存在的风险隐患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后文中将进行论述。
也有可能是由于经营业绩好,净现金流增加。由于这三项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非常大,基于 成本效益原则,此处将仅分析这三个科目。 ① 货币资金 表 2 货币资金总额
货币资金(百万)
2006 年 1,199.89
2007 年 2,605.45
2008 年 2,937.56
2009 年 3,076.93
2010 年 5,970.40
1 公司概况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 1994 年,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 造、销售,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 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至 2010 年 12 月 31 日,其主要持股人为三一集团有限公 司和梁稳根,持股比例分别为 56.38%和 3.77%,其余的持股人持股比例均在 1%以下。 2003 年内 7 月 3 日,三一重工在上海上市;2005 年 6 月 10 日,三一重工成为首家股 权分置改革成功并实现全流通的企业。目前三一重工正申请在香港上市,但由于“行贿门” 事件的影响,上市申请仍在审批之中。 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 50%以上的速度增长,跻身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 50 强,荣登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单,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被认 为是中国最具成长力的自主品牌。2009 年三一重工行业排名第三,2010 年它以 339 亿元的 营业收入荣升榜首。2010 年 10 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在对全球 14 个产业的 712 家上市公司 进行调查后发布,2005 年至 2009 年,三一重工股东回报率位居全球第五,在全球工程机 械企业中排名第一。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摘要:在对机械制造行业资产状况进行分析时,三一重工的毛利率等指标均比其他企业高 出很多。为了进一步探究三一重工实际运营情况,本文将结合公司业务和市场状况,对其 2006 年至 2010 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试图找出三一重工领先的原因,评价其业绩,发 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一些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 公司业务 财务指标 三一重工
2 行业状况
工程机械行业近几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 2008 年,产品销 售也仍有所增长,这一切源于市场的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行业龙头企业并驾齐驱,竞争也相当激烈,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集团、 柳工集团等重点工程机械企业纷纷宣布要在“十二五”末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0 亿元以上, 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从分割市场增量转向了相互争夺市场份额。但最需要关注的竞争 对手来自有着强大实力的跨国企业,我国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仍然停留在价格优势上, 还未向技术优势转型,严重影响了行业效益的提升。
图 2 现金流量
注:自上而下分别为筹资、投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从现金流量图来看,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一直为负数,筹资除了 2009 年为负数外,上 升幅度不大,而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2008 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仅 640 百万,其余年 份逐年大幅上升,可见支持企业现金存量的主要原因是良好的经营活动。 ② 应收账款 表 3 应收账款相关比例
流动资产合计 增长比率(与 上年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