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陈解放ppt课件

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陈解放ppt课件

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 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一
的办学实体,…… 在创新体制和机制上起到示范作用。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职业教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 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 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
工学结合的形式及与校企合作的关系
.
6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工学结合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的关系
.
7
教育部 财政部 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示范建设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这一计划,使示范院校在办学实 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别是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示范建设的目标
.
8
示范建设内容
发展:以特色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改革: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
以课程改革为重点 管理:重在过程管理的质量保证体系
环境与条件
基础保障:校企合作、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管理
.
10
“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
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 效力且通常 能获取报酬 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和增长的见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的进一步分 析与思考。”
(资料来源:Brochure of World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2001)
高等职业教育
内涵建设
.
1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10.28.)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
(2006.3.30.)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
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2006.11.03)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
.
12
每一所高等院校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基础性工作 学校服务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
13
工学结合体现形式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
将学生的学习与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一
起,使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以一个“准职 业人”的身份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职业素养和社
学校层面,办学体制,
企业参与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前校后厂、校企合一办学实体; 推动学校资源整合与重组; 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
组织结构、制度设计、具体操作
.
16
专 业 建 设(当前)
1、逻辑起点:社会需求、学校条件 2、需求调研:政府文件、企业需求、毕业生信息 3、专业定位:中职、高职;专科、本科;学历、培训 4、培养目标:知识基础、基本能力、综合素质 5、课程体系:结构框架、课程内容、系统衔接 6、师资建设:高职执教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 7、实训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8、教学实施:多样化、信息化,堂内堂外、校内校外系统衔接 9、教学管理:实践环节管理、质量保障体系
.
11
产学研结合
“十五大”: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
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
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
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解 决科技和教育体制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力量分 散的问题”。
要大胆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要求。
今后要把有效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作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 的标准之一。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
.
4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建立企 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实习期间,企业要与学校 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 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 付合理报酬。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 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 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
.
17
质量管理
停留在: 计划、方案 + 末端检验 (末段、统计、全面、精细) 缺乏: 过程管理
会适应能力;
“工”、“学”要素相结合
在师资建设(企业能工巧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
产性实训基地)、课程改革(工作过程)等环节中两要
素 的结合。
.
14
校企合作
积极推进体制 改革与创新,形成前校后厂,校企合 一 的办学实体,在创新体制和机制上起到示范作用。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
15
策略:重心转移、质量规范、特色取胜
.
9
教育思想与观念
走什么路:学科型、职业型
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什么人:研究、工程、技术、技能(技术技能型、复合技
能型、知识技能型,“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 中办发[2006]15号 ) 内容与方法
培养内容: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
怎么培养:工学结合
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06.11.03)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16.)
.
2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
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 定)
顶岗实习与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
5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实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
2005年8月20日《中国教育报》
以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体制基础,建立和完善工 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学结合中 要让学生顶岗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 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