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述 (3)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5)1.4可行性研究内容论证结论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8)2.1项目建设背景 (8)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2)3.1项目区概况 (12)3.2项目建设基本条件 (15)3.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6)3.4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18)第四章市场预测与分析 (19)4.1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19)4.2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 (21)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和内容 (26)5.1指导思想 (26)5.2建设原则 (26)5.3主要生产技术 (27)5.4建设规模和内容 (31)第六章环境保护 (35)6.1编制依据 (35)6.2采用标准、规范 (35)6.3 主要污染工序及处理措施 (35)6.4防治措施 (37)6.5建议与要求 (38)第七章项目招投标 (39)7.1招投标原则 (39)7.2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40)7.3评标委员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41)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43)8.1项目建设周期 (43)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3)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 (44)9.1项目管理 (44)9.2劳动定员和技术培训 (44)9.3项目建设工程管理 (45)9.4项目运行管理 (45)9.5财务管理 (46)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7)10.1投资估算 (47)10.2资金筹措 (50)第十一章财务评价与分析 (50)11.1财务评价 (50)11.2社会效益评价 (55)11.3生态效益评价 (56)11.4风险性评价 (57)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58)12.1可行性研究结论 (58)12.2建议 (5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新疆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承办单位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钱永泉1.1.4建设期限1.1.5建设地点东至某县阿克托海乡13村、南至某县镇2村、西至奥特贝希乡11村、北至托什干河南岸湿地1.1.6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规划水产养殖总面积1000亩,其中:标准化养殖塘995亩(长江水系中华绒螃蟹与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200亩;鲫鱼、武昌鱼综合养殖塘450亩;新疆鱼、红鳟鱼、桂鱼养殖塘245亩;河鱼鳗、黄鳝养殖塘100亩);鱼虾苗种人工育苗池5亩。
配套饲料厂一座。
正常年产各类鱼虾蟹389吨。
1.1.7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其中:建设资金440万元,占总投资的88%;流动资金60万元,占总投资的12%。
1.1.8资金筹措由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1.2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是由某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由江苏省启东市黄海滩涂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成立,公司于2006年10月注册,法人代表钱永泉,注册资金520万元。
现公司有员工6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人,中级技术人员5人,管理人员8人。
公司主要经营特种水产养殖、加工、销售,饲料加工,机械维修,水产育苗等业务。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1.3.1编制依据本项目属于水产养殖业项目,报告编制结合国家和自治区水产养殖业发展有关的规范、阿克苏地区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为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农业部《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试行方案》(农渔发[2002]5号) 《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15年规划》;阿克苏地区2006年统计年鉴;关于编制新疆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的技术委托书。
1.3.2编制原则(1)突出地区优势,有所创新;坚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农业,高起点的原则。
(2)引种优良,管理科学;坚持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搞绿色、无公害、高品质水产养殖的原则;(3)依靠科技,注重效益;坚持多方投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养殖适销对路的水产品;保证销售、加工、养殖协调一致的原则;(5)坚持环境保护原则:养殖场合理规划,合理布局,防止环境污染。
1.4可行性研究内容论证结论1.4.1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水产养殖场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示范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科技示范与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进一步齐全。
把水产养殖场建成有实力,有影响的水产繁育、养殖、加工中心,成为带动某县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水产信息与科技服务基地,为某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挥带动作用。
1.4.2产品方案正常年产各类水产品389吨,其中:中华绒蟹45吨;鲫鱼、武昌鱼90吨;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54吨;新疆鱼、红鳟鱼、桂鱼90吨;斑节对虾60吨;河鳗25吨;黄鳝25吨。
1.4.3技术方案采取鱼蟹生态养殖技术,其生产工艺按照农业部颁发的《主要养殖鱼类原良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等技术资料进行规划设计。
1.4.4经济效益养殖场建成后,正常年销售收入544.6万元;税前正常年利润率16.4%;投资利税率25%;财务内部收益率20%;财务净现值349.58万元;投资回收期(静态)5.6年(税后)。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经济指标备注一产品方案1 年产各类水产品吨3892 专用饲料吨1000二建设内容1 规划水域面积亩10002 养殖设备套203 其它配套设备套10三劳动定员人60四项目建设期月9五项目投资1 项目总投资万元5002 建设投资万元4403 流动资金万元60六主要经济指标1 正常年销售收入万元544.62 税前可分配利润万元81.83 投资利润率% 6.44 投资利税率% 256 所得税后净现值万元349.587 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5.6 含建设期8 盈亏平衡点% 481.4.5综合评价本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指导思想原则,对稳定并发展新疆渔业,保证城镇居民水产品供应,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快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步伐,丰富人们的菜篮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项目建设规模适中,技术有保障,产品有市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水产品是人类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发展水产业对改善人类的膳食结构,提高人类的自身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产业中的休闲渔业与游钓业、观赏鱼养殖业,还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水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水产业是当今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途径之一。
阿克苏地区某县是新疆53个沿边县之一,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牧农结合的国家级贫困县,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天山南麓,属大陆性暖湿带干旱气候。
某县境内中小型塘坝众多,这些塘坝水域面积大,水质好,除了少部分用于灌溉和牲畜饮用外多数闲置,没有产生任何效益,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在塘坝中发展生态综合渔业,通过投放河蟹、虾、鲤鱼、花白鲢、鲫鱼和草鱼等种苗,运用鱼—蟹综合养殖技术,并在交通便利的塘坝发展垂钓等休闲渔业,可以增加水产品产量,提高和丰富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带动全县交通、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还可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某县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也会成为新疆南疆渔业养殖的亮点,对推进阿克苏渔业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已逐渐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今后渔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主要经济增长点必将重点依赖于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开发。
某县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丰足价廉的饵料小杂鱼资源等优势,综观近年来国内各地水产发展状况及某县水产发展实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是加快某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大力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核心,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快更好地发展。
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也作出规划,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采取一种产品确定一个发展思路,推广一套实用技术,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壮大一方产业。
按照自治区农业厅倡导的“一地一品,规模养殖”的优势品种产业化发展要求,综合各方因素,某县宜将重点推广池养蟹和网箱养黄鳝为主导的不同水体,不同养殖方式的产业化养殖新格局。
近年来,某县的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政策和某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引导,某县HHU开发有限公司决定将一部分天然滩涂综合利用发展水产养殖业。
为此,某县县委、县政府决定重点扶持某县HHU水产养殖建设项目,并以此为龙头,带动广大养殖农户实行水产养殖产业化生产经营。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某县渔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某县境内有大中水面近8000亩,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水污染小,非常有利于发展淡水养殖。
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本配套,不能实行集约化养殖,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引进和推广也无法进行,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本项目的建设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自治区富民工程的顺利实施。
2.2.2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本项目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基本出发点,采用无公害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生产提供符合无公害标准的水产品,致力于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产品,建设“绿色菜篮子”工程,促进某县渔业产业化发展。
为某县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业,培养新农民,建立全新的示范基地和样板工程。
专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了解更多详情..咨询公司网址112.2.3是转变水产养殖方式的需要本项目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合经营模式,将水产品养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把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连结起来,使龙头企业与农户、大户与小户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紧密机制。
同时进一步加快无公害化生产体系、产业化运作创新体系和产品品牌创新体系建设步伐,为自治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养殖生产方式转变、品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