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探讨通过我们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经验的借鉴以及在实践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发现合理制定公司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案业已成为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我国成功的进入WTO大家庭后,面临了市场一体化的严峻形势,公司同时面临着国内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金融一体化使得全球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
经济危机波及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影响深远,企业市场环境恶化。
企业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境地,积极进行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提高企业优势成为企业立足的不二法门。
为了应对外来压力的挑战,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以及竞争力,我国企业都相继采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来解决老旧设备对企业生产能力的限制。
但是企业如何从众多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方法中选择出适合本企业的决策方案是需要企业审慎考虑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理论概述(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概念企业对已有设备可能有两种不同的处置方案一种是继续使用原有设备另一种就是更换新的设备,这就是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如果购买新设备,则会把旧设备变卖形成现金的流入。
这种决策方法是按照对比择优的基本思路进行的: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入新设备、出售旧设备各当做一种方案,并且将这两方案作为一组互斥方案对待,将其进行对比,如果前一种方案优于后一种方案,则不应进行更新改造,而要继续使用旧设备;否则,应购进新设备进行更新。
为什么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呢:一是因为技术已经落后。
如原旧设备有故障或着有损耗,继续使用则有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或增加生产运营成本。
二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
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市场上新出现的设备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虽然旧设备仍然能够使用,但用起来既不经济,又竞争不过那些使用新设备的企业。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方法固定资产的更新决策不仅仅会作用于某公司在短期内的现金周转,对短期现金流产生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对资金周转的影响还会持续作用在固定资产整个使用寿命期间。
此外,企业在何时选择对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也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
所以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对企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主要有平均年成本法、差量分析法和总成本法等。
1.总成本法总成本法的核心是在保持服务水平条不变的件下,同时考虑全部的相关成本项目。
当我们对备选方案进行比较时,业务活动的成本会受到方案不同的影响,有些方案的选择会增加某些业务活动成本,有些方案的选择会减少某些业务活动成本,还有些方案的选择会使某些业务活动成本保持不变。
我们的目的是选择总成本最小的那一套方案。
固定资产的总成本,如果如果把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在内的话,它指的是在未来尚可使用期限内现金流出的现值总和。
2.差量分析法在决策分析中何谓差量呢,就是指企业具备的备选方案之间的差异,包括收入差量、成本差量和利润差量。
差量分析是通过对各种备选方案的以上三种差量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用这种办法来选择出最佳的方案。
而这里我们讨论的固定资产更新决策里的差量分析法指的是求新设备和旧设备的每年的现金净流量的差额,从而视为一套差量方案,然后依据净现值法或者内含报酬法做出决策。
其中的原理是:首先把新旧两种设备的现金流量进行比较,求出△现金流量A现金流量B;然后根据各期△现金流量计算两个方案的△净现值;最后根据△净现值做出判断,如果△净现值大于零,那么选择A方案,如果△净现值小于零那么选择B方案。
计算公式:初始△NCF=-(新固定资产的投资额-旧固定资产的变现价值)运营期△NCF=△(销售收入-付现成本)×(1-T)+△折旧×T终结期△NCF=运营期△NCF+△残值3.平均年成本法何为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呢,它指的是所指固定资产所引起的现金流出量的年平均值。
如果不把货币的时间价值看做影响因素的话它指的是现金在未来使用年限内的总流出数同尚可使用年限的比值关系,如果把货币的时间价值看做影响因素的话它指的是现金在未来使用年限内的总流出数的现值同年金现值系数的比值关系,即是平均每年内的现金流出量。
这种更新决策方法的前提是:我们假设未来再更新设备的时候可以按照原来设备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以替代的新设备。
所选新设备的包括预期产销量、销售收入在内都要和旧设备相同。
该种方法将续用旧设备和购新设备当做双方互斥的方案,如果是购新方案,残值收入应当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部分考虑,当实际净残值大于预计净残时,其中的差额应当交税;当实际净残值小于预计净残值时,其中的差额部分可以抵税。
如果不把所得税对现金流的影响看做影响因素的话,那么相同的方案营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应该是一样的。
如果把所得税对现金流的影响看做影响因素的话,我们要把累计年折旧抵税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项考虑,所以我们在计算现金流的时候务必要遵照税法的规定来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年折旧额。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是需要在是继续使用旧的设备还是淘汰旧设备选择性能更优异效率更高的新设备这两种互斥方案之间做出选择。
我们假设两种方案的生产能力是相同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会增加营业收入,金流入量因此也不会发生变化,然而却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另外因为新设备、旧设备两种方案下,设备使用寿命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相同的,所以进行资产的更新决策实际上就是按照平均年成本这一指标对新旧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计算公式:平均年成本=年金现值系数和各项现金流出净现值之考虑时间价值的固定资产的平均年成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种,计算出现金流出的现值总数,然后在每一年之间平均摊派;第二种,由于考虑到每年的运行成本是一样的,所以假若把原始投资额和残值平均分配到每一年,则我们同样可以通过求和的方式得出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出量。
第三种我们也可以求净残值和最低报酬率的乘积,把它作为每年应当支付的利息来看待,然后与净投资(原始投资-残值)摊销及年运行成本总计,用这种方法也可求出平均成本。
(三)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意义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这种形式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
在这种全新的竞争环境中,现代管理学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合理分配内部资源,向资源的优化配置置要效益。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资源之一,是企业创造财富不可缺少的途径和重要工具。
所以企业只有将运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更新的固定资产同企业的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所以如何选择固定资产更新决策,采用何种方式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得不重视。
首先企业扩大再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就是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
固定资产的更新决策在企业投资和融资决策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分量。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作为一项很重要的投资决策,具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企业固定资产虽然已经拥有不小的规模,但总体上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老旧固定资产比较多多,质量差相对较差,效率低,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可以使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
其次有利于快速提高我国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现在跨国公司的渗透,新技术的发展,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形势越来越严峻。
采用正确的决策方案进行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价值,在保证企业对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正确处置企业原来的机器设备,提高现金的科学技术在企业中的使用率,做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价值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重要途径。
最后有利于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物质基础,保证投资效益正常发挥。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利润,获利是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在现代化和标准化方面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原有设备逐渐将不适应新形势,如不进行更新改造,不仅投资者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还可能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二、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方法应考虑的因素(一)固定资产的折旧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选择的计提基数不同会对固定资产现金流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假如企业以折余价值作为基础来对固定资产提折旧的话,因为继续使用旧设备和更换新设备是相对立的,所以如果继续使用公司原来的旧设备的话那么企业计提这就得基础就应该是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在这种前提下,折旧金额完全不会受到其变价收入与账面价值孰高孰低的影响。
如果企业把重置成本作为基础来提取原有固定资产折旧时,由于两种决策方案处在同一个决策的平台上,两者的决策起点一样,所以此时企业的原有设备的折余价值和他的重置成本也就是变价净收入不一定相同。
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折余价值高于其变价净收入时,加入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话,如果旧设备折旧时企业采用折余价值计算的时候,那么我们会求得一个先比较小的年折旧额,在运营期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差量的差量也会相比小一些。
加入企业采用折余价值这一基础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判断应该更新,那么按照旧设备变价收入计设备折旧时一定可以更新,同样的道理如果按照同样的方法我们得出结论不应当进行更新时,以折余价值作为基础来对固定资产提折旧的话,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为相同亦可能为相反。
(二)所得税效应按照规定,出售固定资产资产时,如果售价高于其原价或着是账面净值,就应当上缴所得税,其中上缴的所得税作为现金流出量计算;同样,在出售固定资产时售价低于于其原价或着是账面净值即有损失出现这个时候应当抵减本年所得税支出,我们把少缴的所得税部分作为现金流入量。
除此之外,企业对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以及更新设备所节约的付现成本产生的抵税效应也算在考虑的范围内。
同时变卖旧设备产生的收益纳税以及变卖时产生的损失抵税的时点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项目决策。
如果原有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净值和折余价值出现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考虑旧固定资产变卖产生的利得补税或损失产生的减税的问题了。
如果把货币的时间价值考虑考虑在内的话,那么初始和运营期第一年年末的现金流量就会受到利得所产生的补税或损失产生止税的时间的影响。
按照税法规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间看来,当年的变卖利得产生的补税或损失产生的减税应当在下一个会计年度做纳税申报处理,该时点跟建设期的长短有关。
假如更新的固定资产存在建设期的话,那么我们应当把旧固定资产变卖产生的利得补税或损失产生的减税的金额归入原有设备本年年末变现的现金流量;假如更新的固定资产不存在建设期的话,那么我们应当把旧固定资产变卖产生的利得补税或损失产生的减税的金额归入运营期第一年期末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一般情况下更新设备并不对企业的生产能力产生影响,不会加大企业的现金流人量,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以现金流出量的形式出现。
即便存在很少的残值变卖的收入,也应当抵减支出的部分,而不是作为实质上的现金流入来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