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房屋建筑学第二章建筑平面设计


第二节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有: 生活用房: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 工作学习用房: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中的教室、 实验室等。 公共活动房: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息厅 等。 特点: 生活、工作和学习用的房问要求安静,少干扰,由于人们在 其中停留时间相对地较长.因此希望能有较好的朝向; 公共活动房间的主要特点是人流比较集中,通常进出频繁, 因此室内人们活动和通行面积的组织比较重要,特别是人流的 疏散问题较为突出。 使用房间的分类,有助于平面组合中对不同房间进行分组和 功能分区。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走道的布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即中间走道和单面 走道。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走道设计的中心问题 走道设计的中心问题是如何确定好它的宽度
宽度 :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为550~600mm。因此考虑两人并列行走或迎面 交叉,较少人流使用的过道净宽度,包括消防楼梯的最小净宽度都不得小于 1100mm 对于有大量人流通过的走道,其宽度根据使用情况,相关规范都作出了 下限的要求。例如民用建筑中中小学的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走道为内廊,也 就是两侧均有使用房间的情况下,其净宽度不得小于2100mm;而当走道为外 廊,也就是单侧连接使用房间,并为开敞式明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 1800mm。
教室、卧室、营业厅中家具近旁必要尺寸
房间平面的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1 功能特点 3 采光、通风要求 5 建筑模数制的要求 7 人对室内空间的感受 2 家具布置方式 4 视线、音响要求 6 结构因素
50座矩形平面教室的布置
房间的平面形状
• 房间形状的确定,取决于功能、结构和施工条件,也要考 虑房间的空间艺术效果。 1. 平面形状的选择: •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 在设计中,应从使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 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房间形状。一般功 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当然,矩形平面 也不是唯一的形式。 • 一些有特殊功能和视听要求的房间如观众厅、杂技场、体 育馆等房间,它的形状则首先应满足这类建筑的单个使用 房间的功能要求。
过道
走廊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和过厅
门厅:设于主要出入口,起到过渡室内外空间,是人流 集散的交通枢纽,并还需满足不同类型建筑功能的要求
兼有其它功能的门厅布置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和过厅
门厅设计要求:
1.导向性明确 :使用者在门厅或过厅中应能很容易发现其所希望到达的通道、 出入口或楼梯、电梯等部位,而且能够很容易选择和判断通往这些处所的路 线,在行进中又较少受到干扰
第一节 平面设计的内容
从空间的使用性质来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使 用和交通联系两部分。 使用部分: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 能的那部分空间。例如住宅中的起居室、卧室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卫生间、厨房等起 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工业厂房中的生产车间 等起主要功能作用的空间和仓库、更衣室、办 公室等起次要功能作用的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的各使 用部分的那部分空间。例如许多建筑物的门厅、 过厅、走道、楼梯、电梯等等
一、公共卫生用房的设计 (一)厕所设计 1.卫生设备的类型—大便器、小便器、洗手盆、污 水池 2.卫生设备的数量 厕所设备的数量—见下页表 3. 卫生设备的布置 4. 厕所的平面尺寸 5. 厕所的平面位置 设计要求:位置隐蔽、使用方便、隔绝气味 布置方式:集中布置 公共建筑---设前室
辅助房间的设计
(二)盥洗室、浴室的设计 1.盥洗室卫生设备-- 洗脸盆或盥洗槽 浴室的主要设备—淋浴器、存衣、更衣设备 2.设计要求与布置方式 二、厨房设计 1.厨房设备---洗涤池、案台、灶台及排烟装置等 2.设计要求 足够的面积,保证必要的操作空间 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布置方式---单排、双排、L形、U形
有些建筑物必须满足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在进行设计时,相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 也是重要的设计依据 。
走道采光通风:外走道,天然; 内走道,走道尽端开窗,两侧开高窗 。
无障碍设计对走道尺度的影响(双侧开门)
兼有侯诊功能的过道宽度
一般过道的常用宽度如下:
内走道1.8-2.1M 外走道1.2-1.5M, 局部联系或住宅内部走道0.9M 办公楼: 内走道2.1-2.4M 外走道1.5-1.8M 教学楼: 内走道2.4-3.0M 外走道1.8-2.1M 医院: 内走道2.4-3.0M(兼做候诊室取高限)
房间的面积
一.使用房间的面积 (一)房间的面积
1. 房间的面积组成—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使用活动面积 房间内部交通面积 2.房间面积的确定 房间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 使用人数 家具设备配置 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建筑标准—面积定额指标。
房间的面积
民 用 建 筑 常 用 家 具 尺 寸 示

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交通联系部分—走道
• 走道(过道)的作用:连结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 解决房屋水平联系和疏散问题. • 布置方式:各使用空间可以分列于走道的一侧、双 侧或尽端 • 按不同的使用性质,可分为三种: a. 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不能安排其它用途; 如体育馆,影剧院等的过道。 b. 主 要为交通联系但兼有其它功能的; 如 教学楼中的走道,医院的走道等。 c. 具有多种功能的走道,如展览馆。
有利于家具的灵活布置
满足视听要求
良好的天然采光
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一、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1、门的宽度和数量 (1)单个门宽度人体要求及家具的搬运有关; (2)建筑物门的总宽度与使用总人数有关; (3)门的宽度与数量要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门宽与扇数— 单扇门 ≤1000mm;双扇门1200-1800mm 多扇门≥1800mm 常用门宽度 住宅:卧室900mm 厨房800mm 卫生间700mm 办公室、教室:1000mm ﹥1200mm 需考虑双扇门 剧场观众厅:600mm/100人 (总宽度) 门的数量: 使用要求(600mm/100人) 防火要求(人数>50人,面积>60m2,应设两扇门) 2、门的开启方式: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卷帘门、折叠门、转门
房间的门窗设置
房间的门窗设置
三、房间窗的设置 1. 窗的面积大小--室内照度是否足够 1)窗地面积比=窗洞口面积/房间地面面积 2)气候条件 3)立面效果 2. 窗的位置--室内照度是否均匀 1)决定光线方向、有无暗角和眩光 2)影响室内通风性能 3)影响结构布置 4)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第三节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
使用房间平面设计的要求主要有: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 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 疏散安全,采光通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结构布置合理,施工方便,有 利于房间之间的组合,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 准; (4)室内空间、顶棚、地面、各个墙面和构件细 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公共卫生间布置实例
公共建筑的厕所设计
住宅厨卫的设计
住宅厨卫的设计
厨房内人体操作尺寸
厨房布置形式
住宅厨卫的设计
厨房设备布置方式
壁龛式厨房
穿越式厨房布置形式
住宅厨卫的设计
第四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第四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中各部分的联系是 否便捷,平面组合是否合理,同时对房屋造价,建筑用地等均有影响。 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部分可分为: 水平交通联系的走道、过道等; 垂直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等; 交通联系枢纽的门厅、过厅等。 走道: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门厅和过厅:门厅是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 作用的交通枢纽。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 或建筑物内部某些人流或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到缓冲的作用 楼梯和电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的主要依据: 1. 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 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 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 满足采光、通风等方面的需要。
3.有较高的空间造型要求:可作为设计中的关节点:门厅和过 厅的内部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可以成为建筑 物设计中的活跃的元素,或者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
交通联系部分—门厅和过厅
• 宽度要求: 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通向该门厅的走道宽+ 通向该门厅的楼梯宽; 或者600mm/100人 开启方向要求:与人流疏散方向一致或采用弹簧门 1.门厅的类型: 交通型 综合型 2.门厅的面积(使用性质、规模标准) 3. 门厅的布置形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
房间的平面形状
2. 房间平面形状的影响因素:
(1)使用要求—使用活动特点;(2)家具设备的布置 (3)环境要求—采光、通风; (4)视线、音响要求;(5)建筑模数制的要求 (6)审美要求—人对室内的空间观感 (7)结构等技术经济条件和基地条件
3.矩形平面布置的优点:
(1)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提高面积利用率 (2)房间的开间进深易于调整统一,便于平面组合 (3)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便于结构设计与 施工。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不同因素对教室平面设计的影响
窄长条的窗洞往往是图书馆书库的识别标志,这是由内部书架的排列 及光照需要形成的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形状
房间的平面尺寸-开间及进深的确定
房间尺寸的组成 开间---房间在外立面上占的宽度 进深—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 开间、进深均指轴线尺寸(并非净宽、净深) 民用建筑开间进深一般采用3M模数数列 房间尺寸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满足家具设备布置及人们活动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