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应用举例: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之后或括之前的停,有提示下文或括上文的作用。
例如:1.常我:“放学回来,你也帮助老奶奶做点事。
少先
懂得尊敬老人,照老人。
”
(小学《文》第五册《人》) 2.老牧人江希大叔老就喊起来:“我的雁又来啦!”
(小学《文》第八册《女的信》) 3.⋯⋯一走一听着伯父意味深的:在个世界上,金可
以到山珍海味,可以到金珠宝,就是不到高尚的灵魂啊!
(小学《文》第八册《苦柚》) 4.多少种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得以形容。
(小学《文》第十一册《林海》)例 1“ 常我”是提示,后面用冒号,冒号后面是“ ”的内容。
例 2“喊起来”是提示,后面用冒号,表示后面是“喊”的内容。
例3“ ”是提示,用冒号,后面是“ ”的内容。
例4 冒号用在提示(括)“多少种色呀”之后,后面是些色的品种。
提示后面用冒号,是冒号的主要用法,是小学段必掌握的。
【冒号用在总括语之前的用法,在小学教材中比较少见。
现在举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
试《现代汉语》(下册 )和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上的例子作一叙述。
5.三宝走了,三毛走了,大刘走了: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 《现代汉语》 1985 年 12 月版 ) 6.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
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第四册《怀疑与学问》)
例5 先分项说三个人都走了,干什么去了呢 ?去拼搏进取,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去了;所以总
结语说:“是海燕就要去搏击风云。
”总结语前使用了冒号。
例6 先分项对学问家的“怀疑”进行举说,然后总结说只有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总结语前用了冒号。
】
下面再介几种冒号的用法,些用法的基仍是提示性的。
一、注性的字眼后面加冒号。
像“按”“注”等字。
例如:
7.者按:本届参《因工作》出心裁地提出
了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
⋯⋯因此,我邀了几位女性,她
就此表看法。
(摘自 1996 年 12 月 6 日《文》)8.注:
⑥ 秀媛:《关于教育价的几个理》,《中小学教育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70 — 72 页。
(摘自《江苏教育研究》)
例7 是《文汇报》编辑为一篇文章所加的按语。
人们习惯上把这种简单的篇外小
块语言,叫《编者按》,它是编者对所编发的一篇或一组文章的介绍或议论,按
语中往往向读者推荐什么或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
“编者按”本身具有提示作用,所以后面用了冒号。
例 8 是“注”后用冒号。
对文章内提到的文章或观点在文外给予注明出处,目的是辅助理解文章。
二、举例性的词语后加冒号,表明下文出现例语。
像“例如”“比如”等词。
9.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
例:您不要随地扔纸。
请您不要随地扔纸。
您别随地扔纸,好吗?
(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6》)
三、纯对话式的文章──剧本等,人物与他们的语言之间使用冒号。
如:
10.练习对话。
注意读出语气。
小霞:露露,你好!
露露:小霞,你好!
小霞:想不到在书店遇着你。
你买了什么好书?
露露:我了一本《安徒生童》。
⋯⋯⋯⋯
(小学《文》第四册《基5》)
四、信、建等用文的称呼后要用冒号。
如:
11 .表姐:
你好,好久没面了,姑父、姑母都好?⋯⋯
(小学《文》第七册《基6》)12.建
全校少先:
3 月 5 日,是毛主席表“向雷同志学” 的念日⋯⋯
我建全校少先开展“献上我的一片”活。
⋯⋯⋯⋯
五年二班全体少先
×年×月×日
(小学《文》第十册《基1》)
例11 是一封信,称呼“ 表姐”之后用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例12 是一份《建》,称呼“全校少先”之后用冒号,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五、明作者与其文章名,在作者名后用冒号,表明后面的文章是此人所作。
例如:
13 .毛:《人民服》
14 .李白:《望山瀑布》
六、与解之用冒号。
例如:
15 .①江畔:江。
独步花:独自一人一散步,一花。
② 蹊:小路。
花蹊:繁花盛开,把小路都遮住了。
(小学《文》第十册《古三首》注)
解是助文解用的,种使用冒号的解法,只适合正文以外使用,
不宜嵌于文章的句中。
如果在文章的叙述中必某个作解,常常用“所
⋯⋯就是⋯⋯”相,或用言直接叙述。
比如:
16 .所化,用巴班斯基的来,就是“从某种准来看是最好的”。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州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17 .“ 兵遣将”的意思是兵力,派遣将。
(小学《文》第十册《教教学用·赤壁之》)例16 是“ 化”的解,就用了“所⋯⋯就是⋯⋯”的表达形式。
“ 化”后不用冒号。
例17 是“ 兵遣将”的解,是用言直接叙述的。
解的概念── 兵遣将,用引号明。
解也有不用冒号而使用破折号的。
学使用冒号有三点要注意:(一)没有大的停不要用冒号;(二)冒
号管到句尾;(三)冒号一般不在同一句中重复使用。
下面分条明。
(一)在程中,用冒号的地方,停要比用逗号地方一些。
静在他主的《新代》(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0 年出版)中,“冒号有大的伸性:一般情况下小于句号,大于分号;有小于分号;有也大于句号。
” 就明,冒号是表示大停的符号,在使用中必仔推敲。
下面句子中冒号的使用就有不当之,影响了句子的表达。
18.正在开会,:怎搞好夏令活。
(作)19.当老宣布:阳君学委,同学烈地鼓起掌来。
(作)
例 18 的“ ”后没有必要停,不加冒号。
例19 中“当⋯⋯”是介,
内部构密,不能使用冒号。
(二)所的冒号管到句尾,是指一个冒号起要管到句子末尾。
下面个例子就
没有注意到一点。
20 .海迪有的愿望:充分利用学更多的本,作
出更大的献,我也有的愿望,我一定个愿望做出苦的努力。
(作)
例20 中,海迪的“愿望” 到“ 献” 里束,后面叙述的是作者“我”的愿望。
但“ 献”之
后没有用句号,而是用了句内停符号(逗号),一来,冒号
要管下去,一直管到尾,就“我”的愿望也成海迪的愿望了。
然不符合写作的目的。
个例子犯了冒号管束大的。
前面,冒号的停“有也大于句号”,就是,冒号不管到句尾,有要管几个句子,
有的甚至管全篇。
例如:
21.没有写在信上的事主要有三件:
(1)凡卡回和一儿守夜。
写是什么的⋯⋯
(2)凡卡回和一儿砍圣。
写山林怎么⋯⋯
(3)凡卡写信封,寄信。
⋯⋯
(六年制小学文第十二册《注意文章的》)
22.小:
我去医院看望奶奶,晚上才能回家。
你做完作,要帮
菜、做。
爸爸
10 月 6 日
(小学《文》第三册《基4》)
例 21 中的冒号管了三大条,每一条又不止一句。
例22 是留言条,开的个
冒号管了全篇。
之,冒号是停大的符号,它所管束的内容是一直到提示的内容写完止的。
【(三)提示的内容中又有提示出现,往往在层次高或分量重、需要强调的提示处用冒
号,层次低或分量轻的提示处往往不再用冒号。
例如:
23 .积累经验事实的基本途径:( 1 )观察。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重点观察与连
察。
( 2)。
⋯⋯( 3)。
收集的数据行理。
(4)。
⋯⋯
(《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州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例23 中的提示(高次)是“ 累事的基本途径”,后面列了四种途径,而每一种途径也都是提示,
(是低次的提示)提示后用了冒号,四种途径的提示后面用了句号。
明提示重于分提示,包括分提
示。
因此提示用冒号,分提示就不用冒号了,以示重
之分。
】
在冒号的使用中,有些同学“ ”“喊”之的都有提示作用,到
“ ”“喊”就用冒号,是的。
例如:
24 .“ ⋯⋯,”刘方用手着,跑喊:“ 会打人的!”
25 .李:“ 干的?”的候,没有一个人敢,全都吓呆了。
例24 中,“刘方用手着,跑喊”是插入,插入后用逗号表示停,以表示前文没有束,所以“喊”后的冒号用得不当。
例 25 中“李”后没有必要停,不加任何点。
冒号在写中占一个字的位置,跟前文写,不可独立写在一行的开。
附冒号歌:
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