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详解-四川1.蛙的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中,下列行为在细胞内不能发生的是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DNA的半保留复制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答案】C【解析】受精卵发育成原肠胚的过程,也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正确。
受精卵发育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而有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B、D正确。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出现在减数分裂,C不可能发生,选C。
2.将大肠杆菌的质粒连接上人生长激素的基因后,重新置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内,通过发酵就能大量生产人生长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产生的生长激素属于大肠杆菌的初级代谢产物B.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可以遗传C.大肠杆菌质粒标记基因中腺嘌呤与尿嘧啶含量相等D.生长激素基因在转录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连接酶【答案】B【解析】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人的生长激素不是大肠杆菌必需的,A错;可遗传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大肠杆菌获得的能产生人生长激素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对;基因为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含U,C错;转录时合成mRNA不需要DNA连接酶,D错。
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脸: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答案】D【解析】此免疫为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不需要抗体(免疫球蛋白)。
4.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下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答案】C【解析】光会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光能否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在本实验中并没有加以验证,故不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5.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随着曲线a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B.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C.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答案】B【解析】横坐标为胰岛素浓度,胰岛素为唯一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其含量越高血糖消耗速率越快,故b为血糖消耗速率。
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有抑制作用,所以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
a曲线为血糖的补充速率,应下降,A错;胰岛素作用于这些细胞形成糖元,使血糖含量迅速下降,B正确;当补充和消耗基本持平,则血糖能相对稳定,但不会是较长时间,C错;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血糖浓度降低,一方面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血糖降低,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会兴奋,兴奋传到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D错。
30.(20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I.(7分)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水稻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请回答:(l)提取水稻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______。
O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2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CO形成____________的速率更快,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侧,突变体固定2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如果水稻出现叶绿素a完全缺失的突变,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最下端I.(1)3C NADPH、ATP(2)较大3(3)缺少叶绿素a不能完成光能转换【解析】I.(1)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叶绿素容易被酸性物质破坏,所以一般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在叶绿体的色素的层析过程中,滤纸条上由上到下的色素分布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该突变植物缺乏叶绿素b,所以缺失的色素带是位于滤纸条的最下端。
(2)据图可知,突变体和野生型水稻的呼吸作用速率不同,而且突变体的呼吸作用比野生型植株的呼吸作用强。
在n点时,两者的氧气释放速率相等,即两者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而氧气的产生速率代表植物真正的光合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等于植物的呼吸速率加上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所以n点时,突变体的氧气产生速率大于突变体。
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产物为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还原性辅酶氢。
(3)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色素分子都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但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才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如果缺乏叶绿素a,则无法利用光能。
30.II.(13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
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l)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_______________作为DNA 复制的原料。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正常细胞相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意义在于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_______________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_______________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
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_______________(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答案】II.(1)载体蛋白氨基转换脱氧核苷酸(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①②③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合成DNA和蛋白质等重要物质提供原料(3)原癌酶①④【解析】II.(1)因为图中A能在细胞膜上协助葡萄糖进入细胞膜,所以可以推断其应该是载体蛋白;在代谢的过程,氨基酸向其他氨基酸转换必须通过转氨基作用;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即其合成原料。
(2)癌细胞也有线粒体的存在,所以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而癌细胞的代谢比较旺盛,需要大量的大分子物质合成材料,所以相比正常细胞,癌细胞内①②③会加强。
(3)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原癌基因的结构改变,会导致大量酶合成,而使得细胞代谢失控。
抑制机体内的癌细胞代谢,不应该对正常细胞的代谢造成大的影响,图中代谢过程①④是所有正常细胞都有可能大量进行的,所以不宜作为作用点。
31.(22分)回答下列I、II小题。
31.I.(8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曲线II 相比,曲线I 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_________。
若在农田周围合理植树可控制鼠害,从而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关系,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答案】(1)大豆 捕食(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株冠形成有利于躲避天敌;食物增加(3)更大 能量流动【解析】(1)根据题意,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豆。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2)对一个种群来说,种群密度大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来决定的。
b 点之后,株冠开始形成,这样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同时,周围的生物也逐渐丰富,为田鼠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3)曲线Ⅰ和曲线Ⅱ相比,桩之间的距离更小,这样可以为田鼠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相应的也为猛禽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猛禽的密度会更大。
通过合理植树,控制鼠害,这样可以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关系,使之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使人们从中更多获益。
31.II.(14分)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a 和B 、b )控制,其中B 、b 仅位于X 染色体上。
A 和B 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 存在而A 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1)一只纯合粉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F1代全为红眼。
①亲代雌果绳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F1代雌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②将F1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所得F2代粉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在F2代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2)果蝇体内另有一对基因T 、t ,与基因A 、a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当t 基因纯合时对雄果蝇无影响,但会使雌果蝇性反转成不育的雄果蝇。
让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杂交,所得F1代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代雌雄比例为3:5,无粉红眼出现。
①T 、t 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亲代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