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班级:姓名:座号:
1、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方案,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具有相同的速度,采取的措施是:;(2)小车在水平轨道上滑行时,受到的力一共有个,分别是。

(3)表面最粗糙,小车在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
(4)由实验结果可推出:若运动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做运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好处是确定像的位置。

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
蜡烛B,如图2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
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
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
是。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3、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所示位置,
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 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此类似的是。

4、如右图所示,小明是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实验前,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
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
在不挂钩码时,保持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
图2
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编号①处数据应为___________,编号②数据应为__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____有关。

6、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

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 力(选填“省”或“费”);斜面越
陡,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

(2)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物块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7、图5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记录。

(1)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
水的沸点是 ℃,由此大家判断可能是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
或“降低”)
(5)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

“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实验 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 F/N 斜面长度S 机械效率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

(3)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选填“高”或“低”)。

(4)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5)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9、如右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

(1)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
强弱,可以观察来确定。

(2)比较实验中的电磁铁甲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磁铁中电流一定时,。

(3)下面例子没有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是()
A.电磁继电器B.电磁起重机 C.电话D.磁卡
(4)在图中,电磁铁甲的上端是极(选填“N”或“S”)。

(5)若让钉尖再多吸一些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端移动。

(选填“左、右”)
10、如图18所示是甲小组选用上述一些器材测量金属块的密度,步骤是:
①在量筒中倒入20mL水;
②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18甲所示,此时液面示数为mL;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8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a.先将游码归零,再向(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在左盘放金属块,向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如图18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m = g。

④计算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该实验所测密度与金属块实际的密度相比较(填“偏大”或“偏小”)。

物质质量/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最后温度
水60 20 6 45
食用60 20 6 68
11
、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
·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N/kg。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
g值大小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0°23°06′30°33′31°12′39°56′40°40′ 55°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12、如图28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选填序号)。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以上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法。

13、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甲图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乙图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2)实验操作中如果出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

可能是()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
C.电阻R x发生了短路 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将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