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大成中学初三物理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___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应选择_______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玻璃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 玻璃板是薄的好还是厚一点好?为什么?(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的(3)实验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的关系。
(4)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观察。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实验时用B 替代点燃蜡烛A 的像.直到两者完全重合.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类比法”)(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 都无法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关系。
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8)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并且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小红还发现物像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____.(9) 小红看到玻璃板前的蜡烛A.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__ ,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 实际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虚像.看到玻璃板前蜡烛A 的像.是由于____________而成的_______像2.在“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A .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B .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C .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D .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室有一个较长且光滑程度一致的木板、毛巾、钩码、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只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①小娟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进行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 ______ (填序号)的正确或者错误。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要匀速拉动木块的原因是:(3)就利用现有器材且保持木板水平.还可以验证猜想 (填序号)正确或者错误.请你把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验证这个猜想的实验表格:次数 木块放置方式 木块运动快慢 弹簧测力计示数1平放 很慢 1.2N 2平放 慢 1.2N 3 平放 较快 1.2N②小娟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和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又做了如下探究:(1)将图(a)和图(b)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a)和图(c)的实验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娟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做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后.小娟还发现实验室里有铁块和木块。
她想比较一下铁块表面和木块表面的粗糙程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因为要比较两者表面的粗糙程度.所以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实验时.应保持 ____________ 不变。
(2)先将木块叠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它们。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 N。
(3)然后. ____ ____________ (填两物块的放置情况).重复上述过程这次测得的摩擦力为3.4N。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 _ 的表面粗糙程度大一些3.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左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中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g.用量筒测得矿石的体积如右图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算得矿石的密度为 ______________ kg/m3附:如果实验时出现左图的情况应该怎样操作?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辰辰同学和他的小伙伴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1)①②③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______________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3)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过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_____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还与其它因素有关.请你作出恰当的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写出一种影响因素即可)。
6.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1)实验时.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实验中同学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作用是:使液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用相同电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甲液体的沸点是_______℃.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甲和乙: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__,这表明_________吸热本领更强.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_ 吸收的热量较多(后三空选填“甲”、“乙”),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_____倍.7.小明和小玲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
两瓶煤油中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
(1)实验中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2)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_______和________应该相等.实验中把铜丝与镍铬合金丝串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玲问小明:“自来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来代替煤油”。
对于这个问题.小明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A.因为没有颜色便于观察B. 因为煤油是绝缘体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4)实验中.小明和小玲发现烧瓶_______的温度计示数升高得快。
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多。
(5)小明提议利用该装置改成“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的实验.则他们应将其中一烧瓶中的煤油换成相等的水;将A烧瓶中的铜丝换成镍铬合金丝.并且与B烧瓶中的镍铬合金丝的 _____相等;小玲通过实验观察.发现装有 (选填“水”或“煤油”)的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_____, (6)小玲把实验装置作了一些改动:在相同的烧瓶A、B中装满煤油.用细玻璃管代替温度计做实验.当煤油温度上升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液面明显上升。
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思想和方法的是。
A.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将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C.让不同的纸团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D.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8.在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两烧瓶A、B中煤油质量相等.两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电阻丝的阻值R1>R2。
(1)烧瓶中不装水而装煤油.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选填“大”或“小”)实验中采用这种电路连接方式是为了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开关接在干路.是为了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 相同。
(2)闭合开关后.发现B中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较快。
则B中电阻丝放出的热量比A中放出的热量(选填“多”或“少”)。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烘箱高温和低温两档的调节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