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五课 公私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训练习题

2017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五课 公私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训练习题

《相互依存,和谐共生》训练习题
一、基础题
1、“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社会,也不存在超越个人利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

”这表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
A.相互作用,相互斗争
B.相互矛盾,无法共存
C.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D.相互矛盾,冲突不断
2、正因为人们有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会有图书馆、音乐厅、展览会;正因为有了出行和交往的需要,才会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因为人们有了对通讯快速、便捷的需求,才会有覆盖全球的通讯网络……这说明()
①任何一个人的利益需求,公共利益都会给予满足
②公共利益是为满足大多数人或所有人的利益需求而产生的
③现代社会,国际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合作范围越来越广
④公共利益的产生,与人们生活范围扩大、个体需求相似性的增多关系密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话反映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就是()
①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②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公共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③公共利益能将每一人特殊的个人利益全部涵盖其中
④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为方便乘客候车,济南市有关部门安装了部分新式公交站牌,增加了便民示意图等服务内容,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然而个别市民对这些设施不但不爱护,还故意损坏。

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市民应该提高社会公德意识
个人利益远远高于公共利益
C.维护公共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
D.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是直接造福于人民
二、综合题
5、在课堂学习中,李明说:“公共利益就是所有人的利益之和。

”同学们对此产生了质疑。

下列观点有助于同学们解决困惑的是()
①公共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
②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
③“公共利益”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满足组成这个“公共”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利益的“利益”
④公共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必在意少数人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的关系表现为()
①公共利益是由个人的利益组成的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③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这句话反映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就是()
①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②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公共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③公共利益能将每一个人特殊的个人利益全部涵盖其中
④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8、就餐后索要发票时你可能会遇到漫画《偷税有方》中的情景。

对此你的认识是()
①老板的行为是一种敢于开拓创新的表现②国以税为本,依法纳
税,人人有责③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利益,必将受到法律
制裁④老板的偷税行为仅仅违背道德的要求,不是违法行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9、部分游客在公共场所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大声喧哗,吸烟酗酒等,对这种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A.这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别人无权说三道四
B.这种行为是社会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C.这是有钱财大气粗的表现
D.为了个人利益,不顾公共利益,是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表现
10、“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的这句话说明()
①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包含②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③作为个人利益有机整合的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它具体地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④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存在矛盾和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提高题
11、天冷了,谁都想烤烤火,暖和暖和,于是一双双手和脚伸到炉子周围。

不一会儿,大家都满意地走了。

可是谁也没有管炉子,炉子里的煤渐渐燃尽了,火也熄灭了。

等人们冷了再来烤火时,只看到一个冷炉子!于是他们抱怨起来,可是谁也没有问问自己有没有向炉子里添煤。

结合材料谈谈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2、遭遇自来水污染、沙漠排污,谁来管?吃到“毒豆芽”,该由谁向何处说理?国有资产流失,行政不作为,谁来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检察机关将在公益诉讼中以“公益诉讼人”的身份提起诉讼。

今后,当这些公共利益再受损时,将由“国家队”代替“民间力量”提起公益诉讼。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公益诉讼”主要为了维护哪种利益?请简要说明理由。

(2)请从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用“公益诉讼”维护上述利益。

参考答案
1.C
2.D
3.D
4.B
5.A【解析】公共利益是指能够满足组成这个“公共”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利益的“利益”,由个人的利益组成,是个人利益的有机整合,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因此①②③正确;尊重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不是忽视少数人的利益,而是以公共利益为重,优先考虑公共利益,因此④错误。

故选A。

6. D【解析】题干中心词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限制词是“相互依赖,相互包含”;题肢均符合题干指向性,并且本身正确,均应入选。

答案为D。

7、D【解析】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公共利益对个人利益的作用。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因此①④正确,②错误;公共利益并不等于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不可能总是将每一个人特殊的个体利益一一涵盖其中,因此③错误。

故选D。

8. B【解析】依法纳税是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行为,①④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B
9. D【解析】本题是材料和漫画相结合的试题,漫画是为材料服务的。

从漫画中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上看,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他的行为只顾及了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了周围人的感受,损害了周围人们的利益,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

因此D项符合漫画之意,答案为D。

10. A【解析】本题借助于名人名言考查我们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由题干不难看出,题干体现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包容。

④说法与题干相悖,排除含有④的答案便可。

11. 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和谐共生。

当人与人之间的共同需求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时,就产生了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共利益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12. (1)“公益诉讼”主要为了维护公共利益。

所谓“公共利益”顾名思义就是指能够满足组成这个“公共”的大部分人或所有人利益的“利益”。

(2)一方面,公共利益的实现是个人利益实现的有力保障。

公共利益实现得越多,内容越丰富,个人利益的实现也就越充分。

另一方面,作为个人利益有机整合的公共利益不是抽象的,它具体体现在每个人的实际利益之中。

实现公共利益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所有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