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物体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及技巧》
课堂实录
陈光旭(兴山一中湖北443700)物体平衡问题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在选择题、计算题甚至实验题中都有考查和应用。

如2010安徽卷第18题、2010广东卷第13题、2010山东卷第17题、2010新课标全国卷第18题等等……
由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它的受力和运动状态较为单一,往往为一些同学和老师所忽视。

但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它又涵盖了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解决好平衡问题是我们解决其它力学问题的一个基石。

物体的平衡是力的平衡。

受力分析就成了解决平衡问题的关键!从研究对象来看,物体的平衡可分为单体平衡和多体平衡;从物体的受力来看,又可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一、物体单体平衡问题示例:
例一:(2010新课标全国卷18)如图一,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0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 2
A :2-3 B.3-1 C.3/2-1/2 D.1-3/2
解析:将F 1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如图二,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F 1COS600=Fu
竖直方向:FN -F 1=mg
同理,对F 2进行分解,建立方程组,解出结果为A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用的方法就是将物体受到的力,分解到物体的运动方向和垂直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列出两个平衡方程,解出未知问题。

这种方法不光对平衡问题适用,对非平衡问题同样适用。

例二:如图三,光滑小球放在一
带有圆槽的物体和墙壁之间,处于静
止状态,现将圆槽稍稍向右移动一
点,则球对墙的压力和对物体的压力
如何变化?
解析:这是单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四.由
于物体处于平衡,物体所受重力、
墙壁的作用力的合力与圆槽的作
用力等值反向。

当圆槽稍稍向右移
时,θ角变小mg 恒定,F 墙的方向
不变,所以,斜槽和墙壁对物体的
支持力都变小。

由牛顿第三定律,
球对墙和斜槽的压力都变小。

在作图时,学生习惯是在画平行四边形时,先把箭头打好,这实际上就把力的大小和方向都确定了,这样很难画出符合题意的平行四边形。

为了能画出符合题意的平行四边形,我们的技巧是:先画出重力并打上箭头,再以重力的两个端点为起点,按另外两个力的方向画平行四边形,就可以画出满足题意的四边形了!
例三:如图五,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A ,用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距离为H 处用绝缘
杆固定一带电小球B,已知两球带电相
同。

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细线与竖直方
向的夹角为θ。

随着两球带电量的减少,
θ角也减小。

问绳的张力如何变化?
图五
A
L F H mg 2 解析:作出A 的受力图如图六。

设绳的拉力为F 2,库仑力为F 1,
由力的三角形和长度的三角形相似得: 由上式可知,由于mg 和H 、L 为定值,所以F 2不变。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例二和例 三:研究对象都是三个力的平
衡,但例二受到的三个力中,一个力恒定(重力),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墙壁的弹力),另一个力大小和方向变化(斜槽的弹力),这样我们用平行四边形就很容易比较出力的变化;而例三一个力恒定,而其他两个力都不确定,这样如果我们再用平行四边形,就很难确定另外两个边的变化。

所以我们借助于相似三角形。

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我们遇到三个力的平衡,若一个力恒定,一个力的方向恒定,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去解决问题就较为简单;若一个力恒定,另外两个力不确定,则我们就用相似三角形去解决问题。

例四:如图,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一绝缘斜面上,两相同的金属导体棒a 、b 垂直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

现用平行与导轨的恒力F 作用在a 的中点,使其向上运动。

若b 始终保持静止,则此过程中它所受摩擦力( )
F 1
a 图七 A.可能一直等于0
B.可能先减小后不变
C.可能一直等于 F
D.可能先减小再增大
解析:以b 为研究对
象,对它受力分析得:
mgsin θ-BIL -F U =0
以a 为研究对象:
F -mgsin θ-BIL=ma
R BLV
I
分析:a 由静止开始运动,所以V 逐渐增大,安培力逐渐增大,a 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当加速度为0时,a 做匀速直线运动,安培力恒定。

对b 来说,开始F U 沿斜面向下,然后逐渐减小。

若安培力稳定后,仍然小于mgsin θ,则摩擦力没反向,所以它先变小后稳定;若稳定后安培力BIL 大于mgsin θ,则摩擦力反向了,说明它先减小后增大,再稳定。

正确答案为BD 。

本题我们的研究对象是b ,可我们分析的重点却放在了a 上。

因为引起b 的摩擦力变化的因素是b 上安培力的变化,而安培力的变化又是因为电流I 的变化,I 的变化又是因为a 的v 的变化,所以对a 的分析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是
物理问题中的追根溯源!
例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根粗糙的导电轨,放置在斜向左上方,与水平面成600
角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现
给出这一装置的侧视图,如
图八示。

一根通有恒定电流
的金属棒在导轨上向右做匀
速运动,在匀强磁场沿顺时
针缓慢转过300角的过程中,为了使金属棒保持匀速运动,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变化情况可能是:
A.一直减小
B.一直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以金属棒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九所示。

在磁场转动的
过程中,设B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为θ,则600≤θ≤900.
竖直方向:mg=F N +BILcos θ
水平方向:BILsin θ=u(mg -BILcos θ)
由三角函数知识得:BSin(θ+Φ)=21μμ+IL mg
图八
图九
其中cos Φ=211
μ+;若Φ≧300,则Sin(θ+Φ)为减函数,所以
B 始终增大;若Φ≦300,则B 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BC.
该题是动态平衡和数学知识的整合,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但单从物理和数学的角度来看,用到的知识都很常规,因此,遇到这样的题我们也没必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二、多体平衡示例:
例六:(1998.上海)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 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 竖直向下,表面光滑。

AO 上套有小环P ,OB 上套有小环Q ,两环的质量均为m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图十。

现将P 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 杆对P 环的支持力N 和细绳上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N 不变,T 变大
B.N 不变,T 变小
C.N 变大,T 变大
D.N 变大,T 变小
A Q B
U
F N 图十一
解析:把P、Q看成一个整体,绳的拉力为整体的内力。

则在竖直方向:2mg=N
在水平方向:F N =F U
从方程可以很容易看出N不变。

再以Q为研究对象,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可以判定:在P向左移动一点后,T减小,F N也减少。

这是一道多体平衡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处理多体平衡的问题时,同时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可使问题大大简化。

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才能处理。

以这道题为例,我们分别对Q和P用隔离法,同样可以把问题处理掉。

关于平衡的问题,题型还有很多。

但不管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只要我们按照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分析它的运动状态,再看它遵循的物理规律,一切就会柳暗花明!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