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区蓝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文区蓝田镇人民政府二○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一节区域概况 (2)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 (3)第二章规划目标 (8)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0)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0)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14)第四章主要用地安排 (16)第一节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 (16)第二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17)第三节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9)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及管制规则 (21)第一节建设用地分区与管制规则 (21)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规则 (23)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8)第一节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 (28)第二节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 (29)第三节规划实施的技术手段 (30)第四节扩大规划的民主决策和公众参与 (30)附表 (32)附表1 蓝田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汇总表 (32)附表2 蓝田镇耕地保有量情况表 (33)附表3 蓝田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控制表 (33)附表4 蓝田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34)前言土地是十分宝贵、不可再生的资源,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促进蓝田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漳州市龙文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漳州市龙文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结合蓝田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土地资源特点,在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龙文区蓝田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蓝田镇土地利用发展方向,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各行业用地安排和土地利用政策,指导全镇依法开展各项土地利用活动。
《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和实施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
《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规划近期年为2010年。
《规划》的规划范围为蓝田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区位条件与资源环境蓝田镇位于117°41′E-117°45′E,24°29′N-24°32′N之间,地处漳州平原中部,东与龙海市接壤,南隔九龙江西溪与龙海市相望,西邻步文镇,北依朝阳镇,属漳州市新城区的组成部分。
蓝田镇境内水系发达,九龙江西溪沿镇南边缘向东环流而过,九十九湾穿境而过,此外还有长山水库和扑船水库等水利资源遍布。
蓝田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1.4℃,年降雨量1400-1500mm,无霜期可达334天,土壤以砖红壤性红壤和水稻土为主。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为农业和林业的多种经营活动提供极有利的条件。
二、社会经济发展蓝田镇2005年辖8个行政村(兰田、蔡坂、东屿、梧桥、西坑、湘桥、小港、圳头)和一个镇办农场,总人口2.97万人。
本镇区位优越,迎宾大道、水仙大道、江滨大道、漳龙高速公路贯穿全镇。
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大部分位于蓝田镇域内,是龙文区主要工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不断增资扩产,现已形成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光学工业、家具制造、印刷包装、电子钟表六大产业集群。
农业方面主要发展食用菌、茭白笋种植和养殖业等城郊型高优农业。
2005年,该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6.0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出口总额4400万元;工商税收7538万元,比增53.5%;农民人均纯收入5848元。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与主要问题一、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蓝田镇土地总面积2379.22公顷,其中,农用地1125.1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7.29%;建设用地965.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40.59%;其他土地288.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12%。
(一)农用地耕地面积457.1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40.63%;园地面积213.54公顷,占农用地面积18.98%;林地面积116.48公顷,占农用地面积10.35%;其他农用地面积338.01公顷,占农用地面积30.04%。
1、耕地耕地面积457.11公顷,集中分布在九龙江西溪北岸地带。
其中,水田359.12公顷,占耕地面积78.56%;水浇地42.92公顷,占耕地面积9.39%;旱地面55.07公顷,占耕地面积12.05%。
2、园地园地面积213.54公顷,集中分布在镇域东南部。
其中,果园212.62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99.57%;其它园地0.92公顷,占园地总面积的0.43%。
3、林地林地面积116.48公顷,集中分布于镇域东部。
其中,有林地64.26公顷,占林地面积55.17%;灌木林地0.60公顷,占林地面积0.51%;其它林地51.62公顷,占林地面积44.32%。
4、其他农用地其他农用地面积338.01公顷。
其中,设施农用地260.11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76.95%;农村道路20.86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6.17%;坑塘水面25.04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7.41%;农田水利用地8.35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2.47%;田坎23.65公顷,占其他农用地面积7.00%。
(二)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905.7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93.80%;交通水利用地43.69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4.52%;其他建设用地16.18 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1.68 %。
1、城乡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679.48公顷,占全镇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75.02%;农村居民点用地226.31公顷, 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24.98%。
城乡建设用地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分布。
2、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水利用地43.69公顷。
其中,公路用地32.73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74.92%;水工建筑用地2.71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6.20%;水库水面8.25公顷,占交通水利用地总面积的18.88%。
3、其他建设用地其他建设用地16.18公顷,占全镇建设用地的1.68%。
(三)其他土地其他土地面积288.42公顷。
其中,水域面积124.76公顷,主要包括九龙江西溪和九十九湾,占全镇其他土地总面积的43.26%;自然保留地面积163.66公顷,主要分布在镇域的东部丘陵地区,占全镇其他土地总面积的56.74%。
表1 蓝田镇土地利用现状结构(2005年)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一)建设用地面积较大,农用地分布较分散伴随着蓝田开发区的发展,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增大,相对集中分布在蓝田镇区以及蓝田开发区。
农用地则在镇区外围分散布局,多分布于九龙江西溪北岸地带。
(二)土地利用结构东西差异明显蓝田镇西部地势平坦,耕地和建设用地所占的比重大。
东部为丘陵地带,是蓝田镇林地和自然保的集中分布区。
(三)交通用地分布不均匀镇域西部是漳州市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交通道路网密度及交通用地面积均高于镇域北部及东部。
三、土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建设用地供需压力大规划基期,蓝田镇正值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以及耕地保护战略的确定,建设用地供给压力越来越大。
(二)水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蓝田镇南临九龙江,西与步文镇隔九十九湾相望。
长度约4公里的九龙江干流及丰富的水系给水产养殖、排涝泄洪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目前由于泥沙淤积、河床变浅、过水断面减少以及九十九湾因疏浚的管理滞后,致使泄洪排涝功能低下,生态环境面临挑战。
(三)建设用地利用方式粗放,土地集约利用度不高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需求日益扩大,蓝田镇之前分散分布的工矿企业和部分农村居民点,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使得蓝田镇的土地利用率低,土地集约利用度不高。
第二章规划目标一、耕地保护目标2010年和2020年,耕地保有量分别为269.92公顷(4048.80亩)和29.48公顷(442.20亩)。
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2010年和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1308.67公顷(19630.05亩)和1731.70公顷(25975.50亩)以内。
其中,2010年和2020年的城乡建设用地分别控制在1239.60公顷(18594.00亩)和1640.17公顷(24602.55亩)以内。
至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293.90公顷(4408.50亩)以内,其中,占用农用地260.72公顷(3910.80亩),占用耕地170.06公顷(2550.90亩);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622.58公顷(9338.70亩)以内,其中占用农用地587.23公顷(8808.45亩),占用耕地302.60公顷(4539.00亩)。
三、节约集约用地目标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各类建设用地的容积率和经济产出率。
201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42.00平方米。
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158.00平方米(见表2)。
四、土地生态保护目标规划期间,将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化水域环境的保护与综合整治,实现从源头上治理污染,至2020年力争生态环境质量达到龙文区总体水平;至2020年,改善土地生态系统效益,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态区域。
表2 蓝田镇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一、总体结构调整至2010年,农用地面积837.5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20%,比2005年的47.29%减少12.09%(面积减少287.58公顷);建设用地规模1308.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01%,比2005年的40.59%增加了14.42%(面积增加343.01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232.9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79%,比2005年的12.12%减少2.33%(面积减少55.43公顷)。
至2020年,农用地面积481.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25 %,比2005年的47.29%减少27.04%(面积减少643.35公顷);建设用地规模1731.7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2.78%,比2005年的40.59%增加了32.19%(面积增加766.04公顷);其他土地面积为165.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7%,比2005年的12.12%减少了5.15%(面积减少122.69公顷)(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