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讲解PPT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讲解PPT


期末留抵退税流程 一、申请

纳税人申请留抵退税应于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 次月起,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完成本期增 值税纳税申报后,通过电子税务局或办税服务 厅提交《退(抵)税申请表》 要点:1.必须在纳税申报期内提出申请;
2.还权、还责于纳税人,由纳税人提交《退 (抵)税申请表》,精简了申请资料,对于可 从征管系统中生成采集的信息不需要填报;。
2019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 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对 期末留抵退税的全流程进行了明确,自2019年5 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8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 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 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4号), 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讲解
政策规定
2018年6月,财政部 税务总局发布财税〔2018〕70 号文,试行对部分行业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予以退还。 2019年3月《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出台,取消了行业限制,规定从2019年4月1日起对 于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均有机会申请享受增值税期末 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6.既征既退、先征后返或先征后退政策的条件针对的 是纳税主体而非项目,也就是说,只要2019年4月1 日后享受过这些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其一般项目的留 抵税额也不允许申请退税。
(1)自2019年4月所属期起,纳税人只要享受到既 征既退、先征后返或先征后退中的一种或几种优惠, 就不得申请增量留抵退税。
3.先完成当期纳税申报,再申请留抵退税,注意先后 顺序;
4.同一申报期内,既申报免抵退税,又申请留抵退税, 纳税人可以同时申请,但税务机关办理时应先办理免 抵退税,办理免抵退税后,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 件的,再办理留抵退税。
5.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的纳税人,出口货物劳务、跨境 应税行为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的,应当按期申报免抵退 税。当期可申报免抵退税的出口销售额为零的,应办 理免抵退税零申报。
上述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 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 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 确定;不满3个月的,需待实际经营期满3个月后 再计算确定
(二)排查风险疑点和未处理事项对于符合留抵退税 条件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在办理留抵退税期间,发现 存在以下情形,暂停为其办理留抵退税:
2.纳税人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不予留抵退税。税 务机关应自受理留抵退税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 成审核,并向纳税人出具不予留抵退税的《税务事项 通知书》
3. 20号公告第十二条列举的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 等情形已排除,且相关事项处理完毕后,按以下规 定办理:(1)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税 务机关继续为其办理留抵退税,并自增值税涉税风 险疑点等情形排除且相关事项处理完毕之日起5个 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向纳税人出具准予留抵退税的 《税务事项通知书》。(2)纳税人不再符合留抵 退税条件的,不予留抵退税。税务机关应自增值税 涉税风险疑点等情形排除且相关事项处理完毕之日 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向纳税人出具不予留抵 退税的《税务事项通知书》。
二、审核
(一)审核退税条件 一般行业 5个条件 同时满足 缺一不可 部分先进制造业 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条件由
“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 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 50万元”调整为“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且可按月 申请,不受“连续六个月”限制,其他条件维持不变。
要点: 1.连续6个月是指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往后的6个月, 而非往前算的6个月或者4月居间的6个月
2.连续6个月并不特指2019年4-9月,只要是2019年4月 之后的任意连续6个月, 如2019年5-10月、6-11月,均 可构成连续6个月的判断标准。
3.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必须大于零,等于零或者为 负数都不符合条件,第六个月必须大于等于50万元。 (部分先进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必须大于零即可)
(3)税务机关对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进行排查时, 发现纳税人涉嫌骗取出口退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等增值税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终止为其办理留抵退 税,并自作出终止办理留抵退税决定之日起5个工作 日内,向纳税人出具பைடு நூலகம்止办理留抵退税的《税务事项 通知书》。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涉嫌增值税重大税收违 法行为核查处理完毕后,纳税人仍符合留抵退税条件 的,可按照本公告的规定重新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4.连续6个月只是判断标准,满足这个条件即可进 行下一步的判断,与纳税人何时提出申请以及具 体的退税时间无必然关联。也就是说,纳税人只 要满足连续6个月的判断条件,就可以在符合条件 之后的任一月份提出退税申请,且申请退还的增 量留抵税额,为申请退税时的增量留抵税额。
5.申请留抵退税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只能为A 级或者B级,新办企业的M级以及C级和D级均不 在退税范围内。另外,纳税信用的具体等级标准, 为纳税人申请退税时的纳税信用等级,与申请退 税前的历史信用等级无关。
(2)纳税人在2019年4月所属期以前享受了既征既退、 先征后返或先征后退税收优惠,在4月所属期以后收 到退税款,但是4月所属期起不再享受既征既退、先 征后返或先征后退税收优惠,则如果其他条件符合, 该纳税人可以申请留抵退税。
7.部分先进制造业纳税人,是指按照《国民经济 行业分类》,生产并销售非金属矿物制品、通用 设备、专用设备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 (以下称四类货物)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 超过50%的纳税人。
1.存在增值税涉税风险疑点的; 2.被税务稽查立案且未结案的; 3.增值税申报比对异常未处理的; 4.取得增值税异常扣税凭证未处理的; 5.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核准
1. 纳税人符合留抵退税条件且不存在20号公告第十 二条所列情形的,税务机关应自受理留抵退税申请之 日起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纳税人出具准予留 抵退税的《税务事项通知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