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合议制度
为进一步发挥执行合议庭职能作用,规范执行合议庭的工作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一条执行合议庭由三人以上奇数组成,执行长主持,其他执行法官为合议庭组成人员。
庭长、副庭长参加讨论的,由庭长、副庭长主持。
第二条除回避等特殊事由外,对某一具体案件的讨论,执行合议庭组成人员原则上应保持稳定。
第三条执行合议庭讨论案件,执行合议庭成员平等参与讨论,共同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负责。
第四条执行合议庭讨论案件的程序。
1、承办执行法官介绍案情,明确提出需讨论的事项,并发表自己对查证的事实及适用法律的意见。
介绍案情应客观全面,如有遗漏,由案件承办法官负责。
2、执行合议庭成员进行讨论。
执行合议庭成员均可就案件事实向承办法官发问。
讨论中应认真负责,独立行使表决权,不得拒绝陈述意见,也不得简单地作同意与否的表态。
同意他人意见的、也应提出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进行分析论证。
3、执行长就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执行合议庭讨论意见;
4、执行合议庭成员对讨论意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则进行表决。
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对形成的决议,应无条件执
行。
5、执行合议庭讨论笔录应记录确实,并由执行合议庭成员审阅后签名。
第五条案件承办法官对可预见到的需讨论事项,应当提前向执行长或庭领导提出讨论的建议,并汇报需讨论案件的情况,由执行长或庭领导决定是否讨论。
执行案件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来不及讨论的,需当面或电话向执行长或庭长、局长先行汇报后及时处置。
处置后应当及时由执行合议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