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动物免疫(防疫)中有关技术环节及相关知识

关于动物免疫(防疫)中有关技术环节及相关知识

关于动物免疫(防疫)中有关技术环节及相关知识培训班授课材料——茆骏一、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职责、任务和意义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动物防疫工作公共服务功能在不断提高、社会化职能也在不断扩展。

作为技术支撑体系组成部分的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报告等技术工作,因新的形势要求需要,职责和功能也在不断提高。

我们农业主管部门,把这项工作列为长效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进行。

这几年省市农业主管部门每年进行几次动物防疫考核、督查工作,都采样监测。

(一)疫情监控是动物疫情预警的重要措施1、早期预警:是指具有发展成为流行或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公共卫生问题的任何动物疫病的传人或突然剧增的快速探测。

·预警主要依据疫情普查、疫病监测、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分析等技术手段来完成。

·预警有助于加强对疫病暴发、传播的表现及分布情况的认识,预测疫病暴发的疫源及其发展,监控疫病扑灭工作的成效等。

2、动物疫情监控: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动物疫病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的监控、分析、检查、判断及经济损失和风险评估。

·通过对病原及动物的整体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的分析,判断一定区域有无疫病以及疫病发生的机律和可能性,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方法。

·从实施的时间和时效角度,可以将重大动物疫情监测分为平时预防预警性监测和处理疫情时的紧急监测。

(1)、平时预防预警性监测:可以尽早发现动物疫情或者动物疫情隐患,从而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和预防控制措施,做到有备而防,防有目的,防而有效,防重于控。

·在我们实施定期计划免疫的地区,即使尚未有疫病出现,良好的预防预警性监测,也会给我们提供需要免疫的动物种类、免疫时机、免疫剂量、疫苗的选择等科学根据和建议。

·对野生动物的疫病监测不可忽视,野生动物不仅是某些动物疫病的储存库,也能作为指示潜伏于周围(路线)动物群中某些动物疫病的敏感指示器。

(2)、动物疫情发生后,对疫区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进行监测:目的是监控疫病的扩散,充分了解疫情扩散的速度、方向和受威胁区的动物种类,群体规模,以求对之进行有效的控制。

·对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实施监测,主要是通过查验免疫抗体水平来判断免疫效果,这是决定对易感动物是否要扑杀的重要依据,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的技术基础。

·通过科学监测,是检验各种防控措施是否取得实效,是评估实施防治方案是否成功的技术手段,为政府进行疫病扑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免疫监测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有效地搞好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疫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疫苗的种类、剂型,免疫方法、途径,免疫时间,畜禽种群及个体差异,疫病流行情况和免疫应答能力的不同,没有一个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养殖场的免疫程序。

只有加强免疫监测,方能因地制宜地科学地搞好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保障畜禽安全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母源抗体的监测:通过检测母源抗体并根据母源抗体的半衰期,可决定首免时间。

当母源抗体较高,而又必须进行疫苗免疫时,应选择能够突破母源抗体的疫苗种类进行免疫,会达到很好的免疫效果。

3、免疫后抗体水平的动态检测:·这种检测有利于合理安排免疫的最佳时机。

·利用血清中抗体水平动态和消长规律,可优先选择疫苗,并可对多种疫苗进行合理制定免疫程序,避免不同种疫苗相互干扰,达到全面免疫。

·免疫后的抗体检测可分抗体水平高低(4log2达到最低保护率,8-10最高,11以上可能感染病毒)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40%以下保护率较差,50-70%一般。

85%以上保护率较好)。

4、疫苗效果的评价:由血清抗体及其水平高低,可检测疫苗免疫尤其是疫苗质量的好坏,对生产疫苗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因运输、保存和近期的疫苗的问题,而这些疫苗急需要用,疫苗质量任何?可用血凝(HA)实验直接测疫苗的效价。

若已用过,用血凝抑制(HI)实验在免疫后5-8天即可检出抗体,说明疫苗有效。

5、免疫监测对防疫工作的指导:通过监测对群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和调整有决定意义的指导,如群体按要求免疫,经监测抗体水平均在2-3(HI)和群体抗体的百分率在50%以下,就要找原因,就要进行再次免疫,提高抗体水平。

目前,各级政府和动物防疫部门非常重视动物的防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动物疫病免疫程序和方法(方案),工作力度和措施都到位,每年还进行督查、考核和评比。

但是,通常的做法是:听汇报、访农户、看资料、验耳标、查登记表和免疫卡。

要想真正查真苗、真打、真有效,就得看监测结果的抗体及其水平和平均保护率,这是最科学,也是硬指标,来不得半点虚假。

(三)疫病监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几年,畜禽疾病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一些新的疫病或病型相继出现(如高致病性蓝耳病、四川的猪的链球菌病、A型口蹄疫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发病,日趋复杂;·一些疾病出现非典型化症状;细菌性疫病耐药性和交叉耐药现象普遍而且较为严重;·一些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有所加剧等等。

这些疫病(疾病),单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进行诊断就十分困难。

而应用实验检测技术进行诊断就容易得多,而且具有特异性和针对性,这是实验检测技术得到应用的必然条件之一。

从另一方面讲,而实验检测技术的简单快速,如检测试剂盒的出现,使之易掌握,易应用,这也是实验检测技术被应用的必然条件之一。

(1)病原学诊断:这里主要是指传染病。

病原学诊断是指细菌与病毒等病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是传染病诊断技术基础,也是一项很基本的确诊方法。

基本内容:病料采集与运送(详说)、病料处理,细菌的培养,形态学与生化试验,,细菌的分离与接种,细菌的血清型鉴定及血清试验等,这是疫病监控和疫病普查的主要手段。

(2)免疫学及血清学诊断:在这里别的实验方法我不多讲,只讲凝集类试验和沉淀试验。

·凝集试验分已知的抗原,测未知的抗体。

如布病的试管凝集;禽流感和新城疫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试验(HI);猪瘟、口蹄疫的正向凝集试验(IHA)等,主要测相应的抗体。

这里可测免疫后的抗体和感染后的抗体(疾病诊断的意义就在此)。

·已知的抗体,测未知的抗原,用于疫病普查和疫病监控,也是疫病诊断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各种试剂盒的出现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疫病诊断水平和时间。

如:CPV、CDV试剂盒等。

·沉淀试验:主要是借住琼脂胶,进行扩散抗原抗体结合发生沉淀(一条沉淀线)。

如口蹄疫的琼扩试验,琼扩试验正反都能做。

(3)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有核酸探针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和核酸扩增技术等。

(四)监测技术在畜牧生产各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畜牧业的健康开展,各种良好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都要跟上,优良品种的种畜禽,良好的饲养管理,安静卫生的环境,正确合理的免疫程序等,对畜禽养殖都起到很重要作用。

在这里,监测技术显得有为重要:(1)、环境场地(栏舍和周边土质水源)的净化监测:及早地发现有害物质和病原,在未养殖之前,采取措施,进行防制。

(2)消毒程序及消毒效果的监测;在更换群体或转群时,全进全出时空栏时间应彻底消毒;发生疫情后的净化消毒;粪便污料汾泌物等消毒的消毒效果的监测。

(3)动物疫病防治效果的评估监测:如抗体水平和免疫保护率的监测等。

总之,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禽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推进和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深入发展,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免疫监测、疫病诊断和创新技术,是动物疫病实验室的既是基本又是重要的工作,是突出了动物疫病实验室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体系核心地位。

二、免疫(防疫)中有关技术环节(一)、免疫(防疫)前的准备1、个人防护:防护服或者深颜色的工作服、防滑胶靴、手套、口罩和平面眼镜等;2、免疫用器械:疫苗及稀释液、注射器、针头、酒精或碘酒、药棉、镊子或持针钳、耳标钳、耳标等;3、免疫台帐:免疫档案、免疫卡、免疫登记表等;4、免疫反应时的抢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地塞米松、高塘、生理盐水等。

(二)、实施免疫(防疫)前,应该了解的有关情况1、询问畜主,了解畜禽群体相关情况:如近期精神、食欲、饮水、疾病等状况;饲养管理、饲喂饲料和饲养密度等情况;2、观察畜禽群体状况:圈舍周边环境和圈舍内卫生状况;畜禽群体被毛及精神状况;静态、动态及食欲、饮水状况;3、了解同村和周边乡村的动物疫病疫情情况;免疫情况(是首免,还是再免),何时免疫的,用了何种疫苗,什么剂型等;4、查看免疫档案,看看同群畜禽的近期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案。

(三)、实施免疫时,应注意的相关问题1、检查疫苗质量:仔细看清疫苗的生产批号,是否过期失效;认真查看疫苗包装封口和瓶体情况(松动和破损);细致查验疫苗内容物情况(冻干苗潮解粘瓶、乳剂氧化变质凝集等);2、疫苗的选择和应用:(1)、家禽的免疫用苗:1、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Re-5株),乳剂,用于鸡、鸭、鹅等家禽。

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

5周前鸡,每羽0.3ml;5周以上鸡,每羽0.5ml;5周前鸭、鹅,每羽0.5ml;5周以上鸭,每羽1ml;5周以上鹅,每羽1.5ml;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鸡免疫期为6个月;鸭、鹅首免后3周,加强免疫一次,免疫期为4个月;2、禽流感病毒用于成年灭活疫苗(H5N1,Re-4株,Re-5株)乳剂,用于蛋鸡和老母鸡,用法、剂量和免疫期同(H5N1亚型,Re-1株);3、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H5N9二价苗,乳剂,用于蛋鸡,用法、剂量和免疫期同(H5N1亚型,Re-1株);4、鸡新城疫低毒力活疫苗(LaSata株,IV系),冻干苗,用于5周前仔鸡,用生理盐水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免疫均可,但饮水或气雾剂量,4小时内用完;免疫期为2个月。

5、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I系),冻干苗,用于青年以上鸡,用生理盐水或适宜的稀释液稀释;皮下或胸部肌肉注射1ml,点眼0.05-0.1ml,也可刺种或饮水免疫,4小时内用完,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

(2)、猪免疫用苗:1、猪瘟活疫苗(细胞苗),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稀释(15度以下6小时内用完,15以上3小时内用完),大小猪均用1ml,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2个月;2、猪瘟活疫苗(睥淋源),冻干苗,用生理盐水稀释,大小猪均用1ml,颈部肌肉或皮下注射,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8个月;断奶前仔猪,可用4倍量,以防母源抗体干扰。

3、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ZK/93株+OR/80株),乳剂,颈部肌肉注射,10-25kg1ml,25以上kg2ml,2-3周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6个月;免疫反应,一般反应,注射部位出现肿胀,呼吸加快,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1-2天,一般3天后恢复正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