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技术培训材料
第二章 疫苗
•
一、疫苗的概念 通过人工方法把病原微生物(病毒、细 菌)毒力致弱或灭活,使其失去对动物致 病性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 动物后,动物可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以抵抗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发病,这种制品均称 为疫苗。
• 二、疫苗的作用
•
疫苗的作用就是接种动物后可使动物获得针对某 种传染病的特异抵抗力,防止动物感染和发 病。 在动物传染病防治中,用疫苗免疫动物是提高 动物机体免疫力、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关 键措施。好的疫苗保护率可达95%以上,当然疫 苗保护率还受到免疫时机、动物健康状况、免疫 方法、免疫剂量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的影响。做好 免疫的同时,搞好饲养管理和隔离消毒等综合防 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 4、肌肉注射法 家禽肌肉注射免疫一般将疫苗注射到胸部、腿部肌肉 或翅根肌肉。 选用胸部肌肉注射时,一般应将疫苗注射到胸骨外侧 2~3厘米的表面肌肉内。注意进针方向应与鸡体保持45° 角倾斜向前进针,以避免刺穿体腔或刺伤肝脏、心脏等, 对体格较小的鸡尤其要注意。 腿部肌肉注射免疫的部位通常应选在无血管处的外侧 腓肠肌。进针方向应与腿部平行,顺着腿骨方向并保持与 腿部30~45°角进针,将疫苗注射到腿部外侧腓肠肌的浅 部肌肉内,以避免刺伤腿部血管。 2月龄以上的鸡可以用翅根肌肉注射的方法,要选在翅 膀根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肌肉注射时,应注意选用适当长度和粗细适中的针头, 避免垂直进针,刺入的深度也不能过大。冻干疫苗选用9 号针头,油佐剂疫苗选用12号针头。
三、规模养殖场责任
•
•
•
• •
6、引入乳用、种用动物,严格执行检疫审批 制度,出栏补栏报检制度。 7、积极配合兽医主管部门开展疫病监测、免 疫抗体水平监测和药物残留检测等工作。 8、发现有疑似动物疫情时,立即向当地兽医 主管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9、对疫苗进行正确保存和使用,不得转借或 买卖动物用疫苗和标识,并配合乡镇畜牧兽医站 做好疫苗空瓶回收。 10、不出售、丢弃、食用染疫、病死畜禽,并 对病死畜禽、粪便及污染物实施无害化处理。
三、规模养殖场责任
•
• • •
•
1、全面执行动物疫病防控的各项法律法规,完善动 物防疫条件,配备免疫接种所需器械。 2、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达到应免尽免。密 度达到“三个”100%:即免疫率100%,免疫档案建档率 100%,猪、牛、羊耳标佩戴率100%。 3、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养殖档案。档案材料填 写应当如实规范保存两年以上。 4、当严格执行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实行“净污 道”分离,杜绝交叉感染。厂区门口、生产区、消毒池内 的消毒液确保有效,定期对生产区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毒, 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5、使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应当执行《兽药管理条 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规定。
• 3、合成多肽疫苗 多肽疫苗是通过化学合成法人工合成病 原微生物的保护性多肽,再加入佐剂制成 的疫苗。多肽疫苗由于完全是合成的,不 存在毒力回升或灭活或灭活不完全的问题, 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疫苗。目前国内应用的 主要有猪O型口蹄疫多肽疫苗。
• 4、基因工程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是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微 生物的基因组进行改造,以降低其致病性,提高 其免疫原性,或者将病原微生物基因组中的一个 或多个对预防疫病有用的基因克隆到无毒的原核 或真核表达载体上制成的疫苗。如新城疫—禽流 感重组二联活疫苗等。
• (2)操作 左手握住鸡体,用拇指和食 指夹住其头部,右手持滴管将疫苗滴入眼、 鼻各一滴(约0.05毫升),待疫苗进入眼、 鼻后,将鸡放开。操作要迅速,还要防止 漏滴和甩头。
• 3、皮下注射法 (1)选择注射部位 宜在颈背部后1/3 处。 (2)操作 使其头朝前腹朝下,食指与 拇指提起头颈部背侧皮肤并向上提起,右 手持注射器由前向后从皮肤隆起处刺入皮 下,注入疫苗。
• 二、家畜免疫接种方法
家畜接种的途径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等, 每种疫苗均有其最佳的接种途径。
•
1、皮下注射法 (1)注射部位 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驰、皮下 血管少的部位。牛、羊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宜在耳根 后或股内侧,犬宜在股内侧。 (2)注射部位消毒 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 旋式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 碘。 (3)操作 左手拇指与食指捏取颈侧下或肩胛骨的后 方皮肤,使其产生褶皱,右手持注射器针管在褶皱底部倾 斜、快速刺入,缓缓推药,注射完毕,将针拔出,立即以 药棉揉擦,使药液散开。 进针方向:皮下注射时,平行皱折插针,以防刺穿皮肤, 注射到皮外。
• 五、疫苗的准备 1、检查疫苗 冻干疫苗凡发现疫苗瓶裂、瓶盖松动、 失真空、超过有效期或标签不完整一律不 得使用。油佐剂灭活疫苗除检查有效期外, 还需检查色泽是否正常,有无沉淀、破乳 等变化。
疫苗的准备 • 2、灭活疫苗的预温与震荡 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疫苗,置于室温 (25℃左右)2小时左右,平衡疫苗温度。 使用前轻轻振摇。
3、冻干疫苗的稀释(见第五章)
疫苗的准备
• 4、吸取疫苗 (1)轻轻振摇,使疫苗混合均匀。 (2)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 (3)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抽取疫 苗。 (4)排除针管中的空气。排气时用棉球包裹 针头,以防疫苗溢出,污染环境。 (5)使用连续注射器时,不需抽取疫苗,把 注射器软管连接的长针插至疫苗瓶底即可,同时 插入另一针头供通气用。
第三章 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一、疫苗的保存 疫苗种类不同,要求的保存条件也不 一样。领取疫苗后,一定要仔细阅读疫苗 使用说明书或标签,严格按照要求保存疫 苗。
• 1、活疫苗保存 均应低温保存,一般温度越低保存时间 越长。冻干活疫苗一般应在-15℃以下保 存。
• 2、灭活疫苗保存 应在2—8℃保存,切勿冻结,并注意不 要曝晒。
• 二、免疫物品的准备 1、免疫物品 注射器、连续注射器、针头、镊子、搪瓷盘、 疫苗、疫苗稀释液、疫苗冷藏箱、冰块、免疫 登记表或档案、耳标及耳标钳等。
2、消毒药品 75%酒精、2%—5%碘酊等。
•
3、注射器、针头的清洗与消毒 (1)冲洗 将注射器、针头、点眼滴管等接种用具用清水冲洗干 净。 金属注射器:应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 布包好。 针头: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 (2)灭菌 纱布包好的注射器、针头放入高压灭菌器中, 高压灭菌15分钟;或煮沸消毒,放入钢锅或铝锅内,加水 淹没物品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 皿中备用。灭菌后的器械若一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 新消毒灭菌。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
•
• •
•
二、防检员责任
• 1、负责所辖区域内规模养殖场、散养户的动 物防疫管理工作,实行责任包保制。 • 2、负责辖区动物养殖场的动物防疫条件审查、 防疫制度、强制免疫、疫情报告、检疫申报、引 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的审批,消毒及病害动物 的无害化处理、养殖档案建立、畜禽标识的佩戴 等动物防疫监管。 • 3、负责辖区内养殖用疫苗、饲料、饲料添 加剂、预混料和兽药等生产资料使用的监管,对 生产投入品进行质量监控。 • 4、定期对养殖场(户)的养殖档案、产地检 疫及无害化处理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 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把病原微生物经理化方法灭活后制造的疫 苗,灭活后的病原微生物仍然保持免疫原性,接种后使动 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力,这种疫苗又称为死疫苗。通常采用 白油佐剂,又称油佐剂疫苗。 灭活疫苗的优点是使用安全和易于保存,免疫效果良 好;缺点是必须逐只(头)注射,接种剂量大,动物接种 后免疫反应也较大。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 灭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等灭活疫苗。
• 1、饮水免疫法 根据禽群的饮水量计算用水量,将可供 口服的疫苗3倍剂量溶于水中,装入饮水器 或供水桶中,供禽群自由饮用,2小时内饮 完。
• 饮水免疫应注意以下问题: (1)疫苗剂量要加大,一般2~4倍为宜。因为禽类饮 水时,会损失一部分。 (2)稀释疫苗不能使用金属容器;稀释疫苗的饮水不 能用自来水,自来水含有消毒剂,会使疫苗失活,可用蒸 馏水、无离子水或深井水。为了保护疫苗,也可在饮水中 添加0.1%的脱脂奶粉。 (3)饮水要充足,以保证所有禽只能在短时间内饮到 足够的疫苗。饮水器要干净,以免降低疫苗的效 价。 (4)服用疫苗前应停止饮水2—4小时(时间长短视天 气而定),以便使禽只能尽快而又一致地饮用疫苗,饮水 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以内。 (5)稀释疫苗的用水量要适当。根据禽群的饮水量计 算用水量,然后适当加大(约为饮水量的120%)。 (6)免疫前后3天内,饮水中不能用消毒药。
• 三、疫苗的种类与特点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疫苗可以分为活疫 苗、灭活疫苗、多肽疫苗、基因工程疫苗 等四大类。
• 1、活疫苗
活疫苗即弱毒疫苗,是利用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天然弱 毒株或经过人工致弱的毒株制造的疫苗,弱毒疫苗的毒力 已经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免疫原性, 并能在体内繁殖。因此,可用较少的免疫剂量诱导动物产 生较强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期长、不影响动物产品品质等 优点。活疫苗需要低温保存,为了延长保存期,常采取冻 干保存,又称冻干疫苗。 目前,我国用于预防重大动物疫病的活疫苗有猪瘟、 新城疫、布鲁氏菌病等弱毒疫苗。
动物免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培训
孝昌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0一五年十二月 龚群
第一章
•
•
防疫责任
一、联防员责任
1、按照《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及兽医主管部门制定的 免疫方案,开展强制免疫工作。指导并监督规模养殖场做 好强制免疫、耳标佩戴、建立养殖档案、免疫记录、消毒 灭源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2、及时提国家规定强制免疫病种的疫苗和免疫标识, 并做好进出台账,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达到100%、养殖 建档率达到100%、耳标佩戴率达到100%。 3、完成动物疫情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和免疫效果 抽样监测。 4、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有关动 物防疫法律法规和动物防疫相关知识,搞好畜牧技术、相 关检疫和统计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 5、协助做好动物卫生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