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地理常见的计算题一、时间计算的基本知识(一)时区和区时1、时区的划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经度15°,每个时区内使用相同的时刻,不同的时区有不同的时刻。
全球有24个区时(标准时)。
2、时区的名称和分布:0°经线所在的时区(东经°与西经°之间)叫中时区(或零时区),由此向东,每隔经度 15°,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中时区向西,每隔经度15°,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占经度°,它们之间的钟点相同而日期不同。
(1)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2)东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早;(3)西时区度数越大,时区数越大,时间越晚;(4)东时区早于西时区;(5)中时区夸东西经。
3、中央经线和时区界线;0°经线是中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他各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倍数,即15°乘以该时区的编号数。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东经120°(15°×8=120°)。
4、区时(1)各时区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刻,作为全区各地统一使用的时刻,这种适用于同一时区的时刻,称为区时。
(2)区时和时区的含义是不同的。
区时是时间概念,时区是空间概念。
区时和时区是有联系的。
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两个时区之间有几条时区界线,它们之间的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较东的时区,它的区时较早。
例如,当东八区是12点钟时,东九区已是 13点钟(下午1点)了,而东七区还在上午11点钟。
(3)求时区的方法:所在经度/15,若得整数,即为时区数;若有余数,>的进上去,整数部分加一,<的舍掉,即所得整数为时区数。
(4)两时区的时间差:“同减异加”若两时区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用减;若各在东西时区,则用加(12区-东X区)+(12区-西Y区)(二)地方时地方时是该地所在经度的时间。
地方时的计算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东边的地点比西边地点先看到日出,东早西迟是计算地方时的关键。
(2)明确地方时与区时的联系,先确定对应点的时区,求出时区差。
(3)确定某一地点的地方时,该点可能是已知的,也可能是图中或题目条件中隐含的。
(4)明确地方时的换算关系1小时/15°;4分种/1°;4秒/1′。
(5)计算过程注意相加大于24小时要加一天,相反,相减,不够减时,借24小时,日期相应退一天。
[例题1] 一艘轮船,于2004年1月25日上午10点从,上海港起航,经过90整天后越过太平洋到达美国的圣弗兰西斯科(西八区),问到达地是几月几日几点钟?,分析:已知从某时区出发的区时、到达地的时区和行程时间,求到达地的时刻,可归纳为如下公式: (出发地的区时+行程时间)±两地相隔的时区数× 1小时=到达地的区时。
2004年是闰年,二月份有29天(三月份是大月,有31天)。
按出发地的时刻计算,90天后是四月二十四日上午10点。
但是上海使用东八区的区时,圣弗兰西斯科是西八区的区时,按其在上海西面的方法来计算,要迟16个小时,所以到达地的时刻是四月二十三日18点。
解此题要注意下面的问题:①换算区时题中有行程时间时,要统一归算成出发地(或到达地)的区时,并加行程时间。
②出发日期和到达日期是跨月份的,要注意大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各月是31天),小月(四、六、九、十一各月是30天)的天数,二月份要注意平年(28天)或闰年(29天)。
一般地说,这一年的公元年份能被4整除的(如2004年)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如2003年)是平年。
③采用过日界线的计算方法,不但要注意日期的变更,而且计算两地相隔的时区也较复杂。
须分别以 12减两地的区时编号数,然后相加。
例如在东八区与西八区之间,按包括东、西十二区在内来计算其相隔的时区数,则为: (12区—8区)+(12区—8区)=8区,即相隔8个时区。
一般采用不过日界线而过零时区的计算方法较为简便。
其运算结果是相同的。
答案:2004年4月23日18时二、日界线(一)自然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中央的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也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首先,请大家考虑以下三个问题:1、在图中找出国际日界线,其与180°经线重合吗?2、分析自东12区向东进入西12区,或自西12区向西进入东12区,日期是怎样变更的?3、想一想地球上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早,哪一个时区的时刻最迟,为什么?地球自转方越过日东西界线,日期减一°180E°172.5天。
°W172.5东西减一天东自十十二越过日界线,西向二区日期加一天。
区加一天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越过日界线,日判断日界线的方法期减一天的是180°国际日界线。
从东十(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当海船或飞机在太平洋上由西向东航行越过日界线时.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二区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由东向西航行越过日界线时°180区),日期要加上一天。
为了照顾同一行政区域内日期的统一,日界线有三处偏离了经线,曲折地绕过大陆和岛屿,使它通过海峡和大、洋,避免穿过陆地。
日界线两侧的东、西十二区,日期不同而钟点相同。
涉及日界线的计算问题要注意:(1)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
(2)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日界线”的原则。
)注意越过日界线计算日期时,要注意星期的变化,月份的变化(大小月差异,平3(,年份的变化。
年与闰年的月份变化)”经线。
:00)确定某一日期所占比例时除确定(4180°经线外,还要找到“00(二)人为日界线——零点经线00即东西时所在的经线,是随时变化的。
零点经线,即00:西东0经线:00经线0:00°180日日期期回早加一顾天新的一天旧的一天旧的一天0:00经线180°0:00经线(三)如何鉴别两条日界线顺着地球自传方向,日期减一天的是180°经线,另一条为00:00经线。
[例题1]如右图中,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回答。
(1)OP的经度为,ON的经度为。
(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日时。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时间的计算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推断经度并进而根据地方时的计算和日期的变更特点来确定北京时间。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圆形地球上日期、时间变化推移的规律,并据此进行推导和计算。
(1)由图所给的条件,先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因为按地球自转方向ON—OP为3月22日(非阴影部分),OP—ON为3月21与日界线OP时,0日22月3为新一天的开始即ON,则日(阴影部分).。
°E°推出ON为60重合即为180°,根据图中120即可推出北京时间为22日零时,ON为3月2)明确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因(时。
做题过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标注在相应位置上,推断北京时间可以采用日43月22画数轴作辅图的方法。
(2)22 4E 18060°°答案:(1)趁热打铁:B左图为地球北极示意图,日,6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日。
读7非阴影部分为7月图回答22BA的经度为经度为)此时北京时间几日几时?例: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经线0:00。
°120窍门: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今天过日界线,日期减去一天的是180°国际日界线,则另N°180一条为0:00经线!6:00今天2:00新的一天占几分之几,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24:00的几分之几;也就是说,只要知道东12区是几点,新的一天就有多少个小时,那么北京时间就是东12区的区时-4。
)00:20,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北京时间00:00°经线为180当两条日界线重合时,即.三、晨昏线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故又称为晨昏线(圈)。
晨昏线是太阳光照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隐含的诸多地理信息是我们判读太阳光照图的重要突破口。
(一)晨昏线的结构特征和判定1、晨昏线的特征: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的大圆,它平分地球,平分赤道,与太阳光线永远垂直。
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是0°。
如图1所示:2、晨昏线的区分:晨线与昏线(略)3、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一般地,在春、秋分日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即晨昏线要过南北极点。
其余任何时候,晨昏线都与经线斜交(即晨昏线不经过南北极点),其夹角范围为0~23°26′。
4、晨昏线在解析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如右图3中二至日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为黑夜),若弧线AB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若AB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东西经度:以0°经线为起点,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的为东经度,反之则为西经度。
图3(3)确定地方时:①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6时,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8时。
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与之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次日0时(或当天24时)。
地方时增加o, 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4分钟。
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
P°经线,且昏线通过P点所在经线是0例如果图4中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天,伦敦的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A.这天,南极圈内全部是极夜B4“北京时间”是两点钟图 C.此时,点和悉尼在同一时期内.此时, PD点,昏线与经线的夹角达P0°经线,且昏线通过解题思路:由题意,P点所在经线是P8小时,而一年中最大值,则有北京时间与0°经线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时差为点。
答案:C地的地方时是6点,故北京时间为次日的2)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垂(4北极圈内出现②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月23日。
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直相交,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日。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22极昼现象,可判定这一天为6月22日。
可判定这一天为12月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的经度就是太阳直射点的经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5)赤道与昏线所在经线°或直射经线==度。
也可以用:直射经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经线+90若与晨昏线相切的°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