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六期)
女46岁,糖尿病已12年,双眼视力高度不良9个月。乳头面有新生血管,机化膜增生, 下方视网膜牵引性脱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五期)
男,42岁,患糖尿病13年。右眼视力0.1,左眼眼前手动,眼底有第五期改变,本图 为其左眼底像。玻璃体出血性混浊,眼底朦胧,可见大量新生血管及增殖膜,并有视 网膜深层出血。
黄斑病变
黄 病 斑:后极部黄斑周5.5毫米范围内 变:微血管瘤、出血、渗出 水肿----弥漫性、局限性 缺血区 前膜牵拉 患病率: 占糖网的9---10%
视神经病变
性质:缺血性 部位:筛板或球后供养神经血管 表现:突然发生、视野缺损 视盘水肿、出血 对视力的影响,因缺血程度而不同
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出血
增殖型:
Ⅳ期:新生血管 Ⅴ期:纤维膜增生 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1.期(右眼)毛细血管瘤 1个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二期)
女,51岁。糖尿病近10年,右眼视力0.5,左眼视力0.9。本图为其右眼底像。有硬性渗 出(蜡样渗出)、微血管瘤及出血斑。乳头颞下方有一片火焰状出血,系小静脉分支阻 塞引起。左眼底亦有类似改变,但未累及黄斑部。
(三)药物治疗
应选用降低血小板高聚集性,增加红细 胞柔韧性(即用纠正血液流变学)的药物。 阿司匹林、山梨醇酶、降脂药等均无效; 乙酰唑胺—对有些黄斑水肿有效,对毛细 血管通透性无改善; 新近研究发现:中药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 纠正血液流变性及其成分异常、增强纤溶 活性而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减轻视网膜组 织缺血、缺氧状态,对糖网有良好的防治 作用。
氧弥散 视网膜缺氧 血管生 长因子
内皮缺氧
高渗漏
微血管瘤
NVD NVE
虹膜新生 血管
视网膜 水肿
硬性 渗出物
出血
三.糖网发生的危险因素
1.病程 病程长,发病率高 2.类型
1型:病程超过15年,98%患糖网,其中增殖型56%; 2型:病程超过15年,增殖型4%(不用胰岛素者)
3.高血压 4.血糖控制情况 5.微量蛋白尿
上例荧光造影片 棉绒状斑为低荧光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四期)
男,42岁。2型糖尿病8年,两眼视力0.8,视神经乳头面有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四期)
男61岁,糖尿病已8年,双眼视力下降近1年,两眼视力0.2,颞下静脉有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四期——视网膜前出血)
男,50岁,发现糖尿病已2年。右眼视力0.04,左眼0.3。两眼底均有第四期改变(新 生血管)。右眼有视网膜前出血。
糖网的预后
糖网的自然转归-----病变呈慢性发展趋势
口服降糖药:30—84%发生糖网(20年后) 胰岛素治疗:24---60%发生糖网(20年后) 因此,降糖治疗并不能阻止糖网的产生
谢
谢
四.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及分期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屈光改变 3.白内障:雪花样混浊 4.眼肌:调节力减弱,眼肌麻痹; 颅神经3、5受累 5.虹膜:虹膜炎、虹膜新生血管 6.眼内压: 7.视网膜脂血症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类型及分期
类 型 期别
单纯型 1 2
眼 底 表 现
视网膜有微血管瘤并有小出血点 视网膜”硬性渗出”并有出血斑 (+) 较少,易数 (++),较多, 不易数
3
增殖型 4 5 6
视网膜”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或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 视网膜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和视网膜脱离
(+),较少, 易数
(++),较多, 不易数 (+),较少, 易数 (++),较多,不易数
视网膜病变分型、分期
非增殖型 Ⅰ期:微血管瘤、出血 Ⅱ期:加硬渗 Ⅲ期:加丝棉斑
上例荧光造影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二期)
女,46岁,发现糖尿病已3年,右眼视力0.9,左眼视力0.1,两眼均有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第二期改变,本图系左眼底像,黄斑部受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第三期)
女,50岁,发现糖尿病2年,未经正规治疗,左眼视力0.4,有微血管瘤,出血斑及硬 性渗出,渗出累及黄并发症,约占---70-80% 不同于老年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后部为主 白内障摘除术后反应重 术后发生新生血管青光眼机率增大
五.糖网的临床治疗
(一) 全身病情控制:
1.控制血糖 2.控制高血压、高血脂 3.治疗糖尿病的其它并发症
(二) 手术:光凝疗法
1.严格选择适应症 2.花费较大、不易普及 3.治疗时间持续长(2周---1月) 4.易出现玻璃体出血 5.易引起或加重黄斑水肿
6(左眼)期增殖性血管病变并发视网膜脱离
5期从乳头部开始明显可见新生血管、形成线圈状或圈形(loop)
棉絮斑是视网膜深部梗塞,提示新生血管形成
微血管瘤(小斑点),视网膜出血(斑点状)及硬性渗出
视盘的新生血管特别易出血并进入玻璃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致盲或低视力
1.糖尿病黄斑病变 2.糖尿病视神经病变 3.视网膜前出血/和玻璃体出血 4.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5.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并发性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提 纲
一.糖网的流行病学简介 二.糖网发生的可能机制 三.糖网发生的危险因素 四.糖网的分期及分型 五.糖网的临床治疗
一.糖网的流行病学
21世纪健康的三大杀手
1.心脑血管疾病 2.肿瘤 3.糖尿病
三大致盲眼病
1.白内障
2.老年黄斑变性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
糖尿病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
糖尿病病程 2— 8年 11—25年 30年以上 30%并发糖网 80%并发糖网 95%并发糖网
糖网患病率每年按8%的速度递增。
二.糖网发生的可能机理
“三高”学说: 毛细血管高通透性、血 液高粘滞性、血小板高聚集性,造成视网膜 缺血、缺氧,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
高血糖
细胞间 山梨醇 周细胞 丧失 内皮细 胞肿胀 基底膜 增厚 生长因子 RBC聚集 前小动脉 毛细管阻塞 血流 缺氧 NVD NVE 丝棉斑 无灌注区 氧释放 Ⅷ-vWF 血栓素 血小板 聚集 氧化Hb
视网膜前出血:色红、条状、舟状 量多少不等 玻 璃 体 出 血:突然发生----失明 眼底呈红色 患者可自觉血液流动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膜呈完全或不完全环状 黄斑常受累及 视力损害严重----不能行使信息传递功能 多合并玻璃体出血、视神经萎缩 血管不同程度闭塞
新生血管青光眼
缺血、缺氧----虹膜新生血管 阻塞眼内液外流----青光眼 引起眼痛、失明 疗效差、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