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一 认识自我 肯定自我 发展自我

课题一 认识自我 肯定自我 发展自我

任务一认识自我一、认识自我的步骤在伊索寓言中,一只贪婪的狐狸在湖里看到了自己的倒影,它发现“另一只”狐狸嘴里正叼着食物,于是就想抢过来——它不知道那其实就是它自己。

科学家在对其他多种动物也进行了类似的测试后发现,大部分动物就像那只狐狸一样,根本不知道那是谁。

除了黑猩猩之类的人类近亲,动物们在面对镜子的时候,都会将镜子中的自己误认为是同类,且不断的向镜中的自己打招呼、求爱,甚至恐吓。

你也许会觉得奇怪,科学家让一大群动物来来回回的照镜子,为什么?因为在照镜子的背后隐藏着一门很重要的学问——自我认知能力。

从动物们的表现看来,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不能充分认识镜中的自己,意识不到镜中的自己是自身的复制品。

但人不一样,人有自我概念。

具有对自己的属性、状态、行为、意识活动的认识和体验,具有对自身的情感意志活动和行为进行定向、微调等诸多能力,包括自我感、自我效能、自我评价等诸多方面。

所谓自我认知,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反思自我的能力。

由于人类能够对自己做出适当的反思,这才使得我们能够不断调节自我并适应环境。

比如,自我反思就是拿别人当镜子,拿环境当镜子,拿社会实践当镜子,通过这些特殊的“镜子”不断检讨自己、完善自己。

当然,这种自我反思可以说是自我认知的高级阶段,而照镜子,从镜子中准确地认出自己,则是自我认知最基础、最原始的阶段,想想你第一次照镜子的时候,是不是就立刻认出自己了呢?1.自我感。

这是自我概念的基础,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比如植物人,他就不可能认知自己。

自我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细节中表现出来,凭借生活经验,我们就不难对一个人的自我感强弱情况作出判断:是否十分在意别人在谈话中是否提到自己的名字;是否在讲话或写文章时,将“我”更经常的作为主语使用;是否在某些具有一定表演色彩的活动中,会下意识的去瞟与其行为不相干的人;教师、运动员、需要面对众人发表讲话的领导者,必须有偏高一些的自我感,由于意识到此时人们对自己正给予高度关注,从而使自己保持适度的紧张,促使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只有这样运动员完成某些动作,演讲者的表达,才能发挥正常的水平。

自我感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在一个热闹的宴会上,大家都彼此嘘寒问暖,言语一递一答的甚是融洽,偏偏没什么人和你招呼,这种被冷落的感觉会令自我感强烈的人非常尴尬,很郁闷,产生尽早离开的愿望;但对一个自我感较弱的人而言,却正合所意,即所谓“哪管别人推杯换盏,我自闷头吃饭”。

不少人工作期间健健康康,退休后反而疾病缠身,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工作忙使人很少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叫“忘我”。

人一退休,就没什么人感觉到他的存在,自己反而有了大量的闲工夫去感受自己的存在,自我感就突然变得特别强烈。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已经退休赋闲,你要尽孝道的话,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有事可干,有事干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对于性格外向且具有较强自我感的人,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又喜欢抛头露面,因此特别适合演讲、授课、演唱、播音、节目主持这类工作,同样也适合那些人际互动的工作,比如客户服务等,受到众人关注和称赞,听到别人对自己表示感谢,这些都将使他们在工作工程中得到极大的心理满足——没有比“享受工作”更美好的事了。

对于性格内向且具有较强自我感的人,虽然不太喜欢过多的表达自己,但同样渴望良好的自我感觉能够得到他人的证明,更希望人们赞美他的工作成果。

他们适合从事那些写文章、撰写报告、开发系统、技术改进等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2.自我效能。

如果说自我感只是单纯自我的感知,那么自我效能感却是在关系中产生的:对于我与某物、某事之间发生关系时,我能做什么、我能达到什么水平?比如,面对一道沟坎,我能跳的过去吗?告诉自己“我行,没问题的”,即自我效能增强。

在一些主要依靠个人努力而较少需要他人参与的工作中,自我效能水平的高低,常常扮演这决定成败的角色。

一个自我效能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评价。

大一入学,辅导员交给几位同学工作要求他们完成。

这些同学说的是“我想我行”“我可以试试这件事”;而自我效能低的人则相反,这些同学常说的是“这事我恐怕不行吧”。

这正应了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俗话了。

其中的道理在于: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是否有勇气去做一件事,并且在过程中决定了他的工作成效。

这方面,最广为人知的例子,莫过于美国一个著名的走钢丝特技表演者沃兰多。

沃兰多最后一次是在一个夹谷之间表演走钢丝,当他走到将近一半的时候,身体突然失去了平衡,跌入了夹谷深渊粉身碎骨。

众多沃兰多“粉丝”们惊呆了,没有任何自然条件的突然变化,脚下的钢丝、手里的平衡杆等设备没有出任何问题,医生说,沃兰多那里的身体状况完全正常。

“粉丝”们无法相信发生在他们眼前的事是真的,在很长时间里,他们都无法接受这一事实。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隐秘的“杀手”究竟是谁?是沃兰多的妻子后来揭开了这个秘密。

沃兰多的妻子说,事实上,当表演开始前,她就已经为丈夫担心,并预感到这次表演是凶多吉少。

因为,以往任何一次,在表演之前,沃兰多总是滔滔不绝大谈获得大笔报酬时的满足感、受到崇拜者追捧的快乐和幸福,这种对成功后快乐的憧憬,常常近于眉飞色舞。

但只是在他突然跌进万丈深渊的那次表演之前,沃兰多却一反常态,一直表示担心自己走不过去。

事实上,沃兰多在他最后一次表演中,多了一件“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如果走不过去该怎么办”的焦虑。

焦虑成为使他粉身碎骨的真正杀手。

3.自我评价。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尊。

我们只有在与他人的比较中,才能够对“我是谁”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有的人看自己,各方面都觉得很优秀,这些人一般会被认为是些狂妄自大的人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大的人;而在另一边,有的人对自己的一切都不满,觉得哪里都比不上别人,他们就是一些自我评价很低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卑的人。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是优秀的,某些方面是一般的,而在另一些方面自己是比较糟糕的。

每个人对自己的整体或部分能力都有一个评估,这些评估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符合实际的。

比如C罗或是梅西对自己在足球技术的自我评价会非常高,但他们估计不会对自己的篮球技术评估为世界数一数二;同样,爱因斯坦肯定对自己的智商给予极高的评价,但他不可能将自己的驾驶水平评为优秀;一个宗教信徒对自己的道德水准往往有较高的评估,而一个罪犯不太可能对自己的这方面过于自信。

自尊是一种自我评价,但与自我效能感一样,它带有更多的主观色彩。

当一个人自我评价较高的一项能力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情绪性的,比如沮丧,气恼,进而反唇相讥,甚至暴跳如雷等等,而很少能对来自他人的批评作出理性判断。

一个写作能力普通的人,偶尔写出一篇文通句顺的文章,如果不止一个人告诉他说:你很有写作天赋!这很容易使这个人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的评估上拔高了好几节,但与此同时,他在写作上也会更加用功,久而久之,这个人可能真的成为一个文章高手。

这种情况,在孩子的学业进步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自证效应”。

开发一个人的潜能,首先得开发一个人的自信心。

一个完全不相信自己在某一方面能够做得比别人更好的人,他就确实不能做好这些事。

二、你的气质属于什么类型气质类型测试每个人都有一些或是得自遗传、或是儿童早期就已经相对定型的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于一个人适合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是一些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性的决定性因素。

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最基本建构单位,每个人都首先以其生理为基础而形成一些稳定的性格特征。

特质之所以是稳定的,是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而受环境和文化影响微乎其微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人的基本特质早在一岁左右就开始表现出来,而在精神分析学者看来,这些特质在六岁左右就已经基本定型,并且保持终生。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关于人的“气质”的研究,古希腊一个叫希波克拉提斯的医生,认为人体内存在四种体液,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后来,一个叫加林的古罗马医生根据这一“体液说”,认为每一种体液都具有热与寒、干与湿两种性质,不同的人体内占优势的体液不同,因此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抑郁质和黏液质四种:多血质的人如春天般的奔放热情;胆汁质的人如夏天般的暴躁易怒;抑郁质的人如秋天般的多愁善感;黏液质的人如冬天般的冷漠无情。

虽然四种体液说用现代眼光看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但这种划分,为古人“认识自己”提供了一个方便法门,而且,这种划分在某种程度上还确实是相当有效的。

今天的心理学家则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

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有特定的要求,如医务人员要求耐心、细致,飞行员要求机智灵敏、注意力集中等特点。

气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后天也可以锻炼改造,况且纯粹属于某一气质类型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几种气质类型兼具的混合体。

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下面60道题,可以帮助你大致确定自己的气质类型,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很符合、比较符合、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比较不符、完全不符合”五个答案中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

①回答时请不要猜测题目内容要求,也就是说不要考虑应该怎样,而只回答你平时怎样,因为题目答案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

②回答要迅速,不要在某道题目上花过多时间。

很符合记:2分比较符合: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0分比较不符合:-1分完全不符合:-2分================================================================1、做事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

2、遇到可气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里话全说出来才痛快。

3、宁可一个人干事,不愿很多人在一起。

4、到一个新环境很快就能适应。

5、厌恶那些强烈的刺激,如尖叫、噪音、危险镜头。

6、和人争吵时总是先发制人,喜欢挑衅。

7、喜欢安静的环境。

8、善于和人交往。

9、羡慕那种善于克制自己感情的人。

10、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制度。

11、在多数情况下情绪是乐观的。

12、碰到陌生人觉得很拘束。

13、遇到令人气愤的事,能很好地克制自我。

14、做事总是有旺盛的精力。

15、遇到问题总是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16、在人群中从不觉得过分拘束。

17、情绪高昂时,觉得干什么都有趣;情绪低落时,又觉得什么都没意思。

18、当注意力集中于一事物时,别的事很难使我分心。

19、理解问题总比别人快。

20、碰到危险情境,常有一种极度恐怖感。

21、对学习、工作、事业怀有很高的热情。

22、能够长时间做枯燥,单调的工作。

23、符合兴趣的事情,干起来劲头十足,否则就不想干。

24、一点小事就能引起情绪波动。

25、讨厌做那种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