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物质方程
场量之间不独立,物质方程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
D εE B μH j σE
电磁场的传播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
第一,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在周围 空间产生电场 第二,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在周围 空间产生磁场
电磁场的传播
电场和磁场紧密相联,它们互相激发形成统一的 场——电磁场。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以一定速度 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其中不含时间的空间分布因子称为复振幅,它描述了波场 的振幅及它的相对相位的空间分布,也称为波场分布。
E ( z ) A exp ikz 0
三维平面简谐波
波函数Leabharlann E ( p, t ) A cos t k r 0
复振幅
E ( p) A exp k r 0
反射定律
n
A B
I
-I″
P
O 1.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法线三者 在同一平面 2. 入射角和反射角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
Q
n״
折射定律
n 1. 入射光线、折 射光线和分界 面法线三者在 同一平面 O 2. 入射角的正弦 Q 和折射角的正 弦之比与入射 角的大小无关, 而与两个介质 折射率有关。
真空中光速对介质中光速的比值为折射率。
c 1 0 0 n r r v 1
光学中使用的介质多是弱磁性材料, r 1 通常取相对磁导率
n r
3、光波是横波
电磁波是横波,E、B都垂直与传播方向K; E、B互相垂直,并且E、B、K组成右手系; E、B同位相,振幅比为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我们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波,称为光矢量。
I P
I′
n״
菲涅耳公式
积分形式的 Maxwell方程组 反、折射定律 菲涅耳公式
边值关系
蝌 D ?ds Q 蝌 ?dl E 蝌 B ?ds 0 蝌 ?dl I + H
B、D的法向分量连续
ds 锥B t
E、H的切向分量连续
ds 锥D t
坐标选取
取界面的法线为z 轴,方向从介质1 到介质2;
3、光波是横波
4、能流密度矢量
电磁波的能量传递用能流密度矢量(坡印廷矢量)S表示:
S EH
EH
物理意义:
0 2 S EH n E 0
大小: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量;
方向:波能量传播方向。
5、光强
在光学中,坡印廷矢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量,即 光强。
大小:瞬时光强 方向:光能量的传播方向。
波动具有时空双重周期性
表1 描述波动时空周期性的物理量
空间性物理量 备注 时间周期
1 T
时间性物理量 符号 T γ ω 名称 周期 频率 圆频率 符号 λ f k
名称 波长 空间频率 波数
备注 空间周期
f 1
2
k 2f
单色光波的时、空周期性紧密相关,彼此通过传播速度联系:
光探测器接收的是光强平均值,即:
I S
相对光强
I A2 E E *
6、光的偏振态
在垂直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的各种振动状 态为光的偏振态。
光
完全偏振光
线偏振光 圆偏振光
非偏振光 (自然光)
椭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7、偏振光的分析
研究基础——波的叠加原理 具体分析——两个同频率,振动方向互相垂直的光 波的叠加
电磁场的波动方程
电磁场的传播具有波动性。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都满足 波动方程:
1 2 2 2 2 v t
2 2 2 2 2 2 x y z
2
是拉普拉斯算符;
是空间点(r),时间(t)的函数;
v为波动的传播速度。
平面波的波函数
沿z轴以速度v传播的一维平面波函数为:
设有一个简谐运动,沿Z轴传播,考虑Z=0处的振动:
E x Ax cost x E y Ay cost y
合振动:
E Ex E y 2 2 cos sin 2 A Ay Ax Ay
2 x 2 x
2 Ey
y x
7、偏振光的分析
对于反射光波,rp和rs 的正负号的结论与外反 射的情况得到的结论相 反。
半波损失
反射率和折射率(光的能量)
定义
反射光、折射光的能流与入射光的能流的比值为反射率和 透射率,分别记为R和T。
W1ⅱ E1 2 R= = 2 = r2 W1 E1
2 W2 n2 cosi2 E 2 n2 cosi2 2 T t 2 W1 n1 cosi1 n1 cosi1 E1
光学实现
• 高单色的激光平行光束光源放置在透镜的焦点上
• 光源位于无穷远太阳光
复振幅
为运算方便起见,我们把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写成复数形式:
E ( z, t ) Re Ae i t kz 0
省略掉表示实部的符号Re
E ( z, t ) A exp it kz 0 A exp ikz 0 exp it
x轴在入射面内, 界面;
y轴与入射面垂直,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局部直角坐标系
将入射的自然光分解为振动面平行于入射面的线偏 光(平行分量P)和振动面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偏 光(垂直分量S),分别讨论两个分量在反射、 折射时的复振幅关系。
P分量、S分量和相应的传播方向构成坐标系; 按P、S、k的顺序组成右手正交系; 规定S正方向沿
E ( z , t ) A cos t z
v
平面波的物理意义与光学实现
物理意义
2 cos vt z 0 cons tan t kz cons tan t z cons tan t
我们把某一时刻位相为常数的位置的轨迹叫做等相面或 波面 。此波的等位相面是平面(故称平面波)。
球面波的物理意义与光学实现
物理意义
coskr t 0 cons tan t kr cons tan t r cons tan t
对应的曲面是以坐标原点为球心,r为半径的球面,即等相 面是球面,故这种光波称为球面光波
光学实现
• 在各向同性的均匀介质中,理想点光源发出的光波为 球面波。 • 实际中,以平面波投向小孔,从小孔发出的波面可看 成是近似球面波。
球面波的近似 —— 球面波在某一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菲涅耳近似
a x2 y2 E ( x, y ) exp ik z z 2z
远场近似
E ( x, y )
a exp ikz z
柱面波
波函数 复振幅 光学实现
通常利用单色平面波照明一个细长狭缝来获得接近于理想 化的柱面光波。
球面波
波函数 复振幅 分析:
1. a/r表示振幅,不再是常量,与离开波源的距离r成反比;
E (r , t ) a exp ikr 0 exp it r
E (r )
a exp ikr 0 r
2. 波的传播方向:“-”代表会聚球面波;“+”代表发散球面波。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
1-1 光波场的描述
本节主要内容
Maxwell 波动方程 方程的解 (各种形式的波)
方程组
各种形式的波的数学描述
Maxwell方程组-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积分(用于考察介质中一定空间范围里的电磁场量)和微分 (考察空间给定点处的场量)两种形式。
微分形式的Maxwell方程组为:
D B 0 B E t D H j t
数为:
Ex A cos t
E y A cos t 4
求合成光波光矢量末端的轨迹。
1-3 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本节主要内容 光入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会发 生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的传播方向
菲涅耳公式——光的振幅、位相和偏振态
讨论:内反射(n1 > n2)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
介质
ts和tp都大于1,并都随 入射角i的增大而增大。 对于反射光波,当入 射角i ic时,rp和rs的 模值为1,发生了全反 射
讨论:内反射(n1 > n2)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
介质
ts和tp为正值,入射波和 折射波之间无位相差。
能量守恒定律
R T 1
若入射光为自然光,其S分量和P分量的振幅相等,有:
1 1 2 R ( Rs R p ) (rs rp2 ) 2 2
• 正入射时,R的值最小 • 随着i的增大,R逐渐增大 • 掠入射时,入射光被完全反射。
小角度入射的反射率和折射率
n 2 n1 R n n 1 2
2
T 1 R
n2 n1
4n 1 n 2
2
【例1】求光以小角度从空气入射到玻璃界面上的反射率和 透射率。试据此推算眼镜片的反射损失。(提示:眼镜片 有两个界面)
自然光
n1 n2
i
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
讨论:外反射(n1 n2)即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
介质
ts和tp为正值,入射波和折射波之间 无位相差。
不管i为何值,rs为负,即E1s和E1s’ 异号。这表示对于S波,在界面上 反射光振动相对于入射光振动总有 的位相跃变。 对于rp 情况稍为复杂一些。当入射 角iB满足 i1+i2=90o时,rp=0。P 分量没有反射光;当0 i1 iB时,rp 为正,无相移;当iB i1/2时,rp 为负,相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