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l、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一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是根据分段式的图片在头脑中复原物体原来的样子。

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充分的利用实物摆放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人一组,分坐桌子四面。

学具()套(长方体、正方体)。

教师准备图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照相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照相,今天呀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照片(老师和自己的儿子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请同学们猜一猜照片中有几个人?照片中的人是谁?
(从背面看:猜不出;侧面看:2个人,不清楚是谁:正面,猜出)
课件依次出示三张从不同方位拍到的照片:背面、侧面、正面。

(生:是宋老师和一小孩)
师:你们真厉害,照片中的确是我,还有我可爱的儿子。

师:同样的两个人的照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同的效果呢?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已有观察物体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观察、比较活动,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

同时通过想象,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新的观察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l、体验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师:最近商场正在举行“冰箱和冰柜大展销”的活动。

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你们想不想去凑凑热闹?。

(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亮亮、芳芳、明明他们分别都在展销台的哪一面?你能找到他们吗?
(生观察情景图找位置)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出来:前面、上面、侧面
师:你能猜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猜的对不对,谁说的有道理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冰箱和冰柜的模型,请小组长拿出来按规定的方向摆好,我们也从这三个位置亲自观察来验证一下,好吗?在观察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最重要的一点,观察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正对着物体的每一个面。

(师示范)
活动一:摆一摆:
学生观察完后,用纸片摆。

小组之间交流各自看到的形状。

(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二:画一画:
(1)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后,组内进行交流。

通过交流,让生发现:坐在不同位置的学生化的形状不一样,根据学生的发现,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不同的方位观察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板书)
(2)学生有秩序的交换位置观察,进一步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教师可用手势指挥一下,让生顺时针旋转变换位置,最后回归原位)
活动三:连一连
师:刚才通过你们的体验,你能解决亮亮、芳芳、明明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吗?
师出示:(把图片贴在黑板上)
正面侧面上面
让学生连一连。

活动四: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活动六:返回导入时的情境,解决提出的问题。

同样两个人的照片,效果却不一样?(拍摄的方位不一样),你能分别说说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体验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感受处于相对位置时看到的物体形状之间的相对关系
师让坐在桌子周围的同学全部从上面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把看到的形状画下来。

相对位置的学生进行交流。

(看到的形状不一样)
师:为什么都从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生交流找原因。

(位置正好相反)
师小结:的确是这样。

如果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让坐在相对位置的同学观察同一物体,亲身体验如果站在相反位置的上面进行观察,看到的形状就会是左右相反的。

】(三)应用于拓展
1、自主练习1
2、自主练习2
3、观察物体
4、自主练习6 猜一猜
5、小小设计师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这节课通过观察物体,你有什么体会?
(强化板书内容)
2、哪些收获是在与同学交流中得来的?
(引导合作交流,体会合作交流的价值)
3、布置课外活动内容:
课后选择一处景物,先整体观察,再想象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最后定位观察验证。

【设计意图:提供课外数学活动内容,让学生带着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走进生活,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也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伏笔,实现数学与生活、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五)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各个面的图片(略)
正面侧面上面
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