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君主论》中解析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从《君主论》中解析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从《君主论》中解析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
——读《君主论》有感
马基雅维利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一颗耀眼的明星,然而他的道德总是受到社会的谴责,他的那部堪称权谋大全,让人毛骨悚然的代表作《君主论》,也让他背上了人类“邪恶的导师”的罪名。

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一针见血的说:“因为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的,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

”而这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关于性恶论的著名论述。

马基雅维利在意大利四分五裂的背景下,怀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期盼提出在性恶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主张,而其思想集中体现在《君主论》一书中。

一直以来对马基雅维利的人性论以否定评价居多,甚至列宁也把马基雅维利作为一个反面的人物。

然而,结合马基雅维利所生活的历史背景,我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是时代特征:马基雅维利所在生活的15、16世纪时的意大利,正处于封建黑暗统治的时期;其次马基雅维利的个经经历:皮埃罗.索迪里尼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后,他得到器重,在他协理外交工作中,了看到了共和国雇佣军队的腐败,在当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国际交往中,洞悉了许多国家的统治者的冠冕堂皇词句掩盖下玩弄阴谋诡计;再次,要理解他提出性恶论的观点,我们必须明确其意图,因为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观并不代表就希望建设一个怎样的道德体系,同样马基雅这一人性观的提出是致力于国家的统一。

在我国著名战国时期的思
想家荀子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而在他思想影响下的韩非子所提倡的法治思想对促成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

还有,从他的这一思想推崇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来看:对马基雅维利思想发扬最好的莫过于霍布斯,他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即使是性恶论,在正确的目的下仍然具有社会进步意义。

然而,我们不得不提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性恶论缺乏它生长的土壤,同时不断得出科学的人性论。

人性中既有善也有恶,而他怎样发挥作用是与社会环境相联系的。

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它把人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更多倾向于自我满足,这个层面上和马基雅维利的性本恶有一定重合点。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主要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

“超我”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它更注重是对社会公德的遵守。

我认为人性的形成不单单是先天决定的,它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我们不能绝对的把人进行全盘否定,但是必须得承认人性中有“恶”存在,而且人性是可塑的。

因此,从两方面来对待它,首先,在宏观层面,要通过教育对人性惩恶扬善,限制人性中恶的发展。

在中国近年来出现一些反面新闻,比如“小悦悦”以及教育冷暴力等,使得许多人质疑中国的道德滑坡论;这些是对人的本性的一面没有加以控制,社会应就此加强宣传,更多弘扬美德教育;再者,在微观层面上注重个人的修养,我始终相信中国老祖宗的一句话“害人
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无法确定每个人都善良,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使自己成为一个好人。

09思政班
刘志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