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B.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C.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不可以为负值
D.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将一个物体由高处移到低处,重力做功
A.与运动过程是否存在阻力有关B.与运动的具体路径有关
C.与运动的位移无关D.与运动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3.关于弹簧的弹性势能,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弹簧的弹性势能跟拉伸(或压缩)的长度有关
B.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弹簧的劲度系数有关
C.同一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D.弹性势能的大小跟使弹簧发生形变的物体有关
4.下列运动的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从高处以0.9g的加速度竖直下落
C.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
D.拉着一个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
5.自由下落的小球,从接触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开始,到压缩弹簧至最大形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逐渐渐少B.小球的重力势能逐渐渐少
C.小球的动能逐渐增加D.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6.如图所示,某人以力F将物体沿斜面向下拉,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运动
B.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物体机械能减小
7.在真空中有甲、乙两个点电荷,其相互作用力为F.要使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2F,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使甲、乙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
2
2
倍
B.使甲、乙电荷量都变为原来的2倍
C.使甲、乙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D.使甲、乙之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
8.在电场中的某点放入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时,测得该点的电场强度为E;若在该点放入电荷量为+3q的试探电荷,此时测得该点的场强
A.大小为3E,方向和E相反
B.大小为E,方向和E相同
C.大小为3E,方向和E相同
D.大小为E,方向和E相反
9.某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E B,同一点电荷在A、B点所受的静电力分别为F A、F B,则
A.E A>E B,F A>F B B.E A=E B,F A=F B
C.E A<E B,F A<F B D.E A=E B,F A>F 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电势差,也叫电压
B.电势差与电势一样,是相对量,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C.U AB表示B点与A点之间的电势差,即U AB=φB-φA
D.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不随零电势点的不同而改变,所以U AB=U BA
11.在某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60 V,B、C两点间的电势差U BC=-50 V,则A、B、C三点电势高低关系是
A.φA>φB>φC B.φA<φC<φB
C.φA>φC>φB D.φC>φB>φA
12.如图所示,场强为E=1.0×102 V/m的匀强电场中,有相距d=2.0×10-2 m的A、B 两点,A、B连线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A.1.0 V B.3V
C.2.0 V D.3.0 V
13.有一充电的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3 V,所带电荷量为4.5×10-4 C,此电容器的电容是A.7.5×10-5 F B.1.5×10-4 F
C.1.35×10-3 F D.2.7×10-3 F
14.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r S
4πkd
.若要使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减小极板的正对面积B.减小极板的距离
C.增大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D.增大电容器的带电量
15.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为d,电势差为U.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在
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正极板A向负极板B运动.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是匀强电场
B.粒子在电场中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粒子到达负极板时的速度大小为2qU m
D.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增大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本部分2小题,其中16小题4分,17小题6分,共10
分).
16.“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对电路中的电容器充电.充电后,该电容器(选填“上”或“下”)极板带正电荷.若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带上了电荷量均为Q 的等量异号电荷,此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为.
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释放纸带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2)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当打点计时器打到B点时,重锤的速度v B=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实验发现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其动能增大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
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其中18小题10分,19小题10分,20小题10分,共30分).
18.(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木块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假设斜面足够长),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求:(1)木块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和前2 s内的位移大小;
(2)前2 s内重力做的功;
(3)前2 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7
19.(10分)如图所示,质量m=70 kg的运动员以10 m/s的速度从高h=10 m的滑雪场A点沿斜坡自由滑下,以最低点B为零势能面,g=10 m/s2,一切阻力可忽略不计.求:
(1)运动员在A点时的机械能;
(2)运动员到达最低点B时的速度大小;
(3)运动员相对于B点能到达的最大高度.
20.(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两极板间,两平行板间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已知板长为l,板间电压为U,板间距为d,粒子能够射出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因为粒子在电场中只受到竖直向下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所以粒子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类似于平抛运动.求:
(1)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大小;
(2)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
(3)粒子射出电场时竖直方向的速度;
(4)粒子射出电场时合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
(5)粒子射出电场时沿电场方向偏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