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连乘法两步计算应用题1
(南漕李保中提供共享使用)
1.一台推土机每天可以推平160米长的道路.照这样的速度,3台5天可推平道路多少米?
2、体育老师买了5箱乒乓球,每箱有6筒,每筒有12个,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用两种方法解答)
3、学校栽松树126棵,栽杨树的棵树是松树的3倍。
栽杨树多少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4、蔬菜组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黄瓜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5.一辆汽车每次可运70袋大米,每袋大米重50千克,如果这辆汽车
运8次,一共可运多少千克大米? (用两种方法解答)
6.水果店卖出5箱鸭梨,每箱25千克,每千克3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7.水果店卖出5箱鸭梨,每箱25千克,一共卖了375元,平均每千克鸭梨是多少元?
8.一个服装厂有2个车间,每个车间有42人,一共生产儿童上衣1680件,平均每个人做儿童上衣多少件?(用两种方法解答)
9.一辆客车3小时行了120千米,照这样计算,5小时行多少千米?
《包身工》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2.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
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以自读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通过教给方法、提示、引导,达到提高学生自读能力的目的。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提示”,分析提示要点;阅读全文,按下面的提示进行思考,理清全文脉络,理解全文内容。
①给课文划分层次。
(培养分析能力)
②了解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按课后“思考和练习”的要求作口述的准备。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③理解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作简要的概括。
(培养概括能力)
2.抓住典型的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和抒情议论片断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作深入分析,理解作者表达的深层意思,语言的特色,学会精读课文。
重点分析的片断:
①1-4段包身工起床的场面描写。
②14、15段“芦柴棒”得病备受折磨这一场面描写。
③21-23段“小福子”受“文明的惩罚”的记叙。
④26段关于包身工悲惨命运的概括描写。
⑤最后三段的抒情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