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练习试题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物理19]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单位制,什么是基本单位,什么是导出单位。

2、知道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4、培养学生在计算中采用国际单位制,以简化运算 。

二、重点难点
重点:单位制及其应用。

难点:正确理解单位制在错误!链接无效。

计算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物理量,大多数物理量都有单位,并且,有的是通过物理公式确定它们的单位 。

一般说来物理量的单位可以任意选取,这样就会存在同一个物理量出现多个单位,与此同时存在多种单位制。

那么,通用的单位制是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建立的?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二)、单位制
1、基本单位 :选定几个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学生阅读课文,明确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a :长度的单位——厘米(cm)、米(m)、千米(km);
b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c :质量的单位——克(g)、千克(kg)。

2、导出单位:根据物理公式中其他物理量和基本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导出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举例说明:
( 1)我们选定位移的单位米,时间的单位秒,就可以利用
t s v =推导得到速度的单位米每秒。

( 2)再结合公式
t V -V a o t =,就可以推导出加速度的单位:米每二次方秒。

( 3)如果再选定质量的单位千克,利用公式F =ma 就可以推导出力的单位牛。

3、单位制: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构成了单位制。

(三)、学生阅读课文:力学中的国际单位制及三个基本单位
a :长度单位——米(m)
b :时间单位——秒(s)
c :质量单位——千克(kg)
(四)、巩固训练:
1、现有下列物理量或单位,按下面的要求填空:A.质量; B.N; C.m/s2; D.密度; E.m/s; F.kg; G.cm;H.s; I.长度 j.时间。

(1) 属于物理量的是。

(2) 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有;
(3)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单位的有,属于导出单位的有。

2、例题:
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kg,在14N的恒力作用下:
a:5s末的速度是多大?
b:5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大?
分析:本题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需要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物体的初速度
v0=0,在恒力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m和所受的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求出加速度a,即可用运动学求解得到最终结果
解答:
已知:m=7kg,F=14N,t=5s
求:v t和S
解:kg
7
N
14
=
=
m
F
a
=2m/s2=2N/kg
v t=at=2m/s2×5s=10m/s
s=2
1
at2=2
1
×2m/s2×25s2=25m
训练:
质量m=200g的物体,测得它的加速度为a=20cm/s2,则关于它所受的合力的大小及单位,下列运算既正确又符合一般运算要求的是。

A: F=200⨯20=400N; B: F=0.2⨯0.2=0.04N:
C: F=0.2⨯0.2=0.04; D: F=0.2kg⨯0.2m/s2 =0.04N
(五)、课堂小结:








量的单位
计算中不必一一写出各
际单位制,
)在计算时,一般用国

单位
式推导出来的物理量的
)由基本单位和物理公

导出单位
长度;质量;时间
)力学中的基本单位:

单位
)选定的几个物理量的

基本单位
单位制
2
1
2
1
(六) 、课外作业:略。

相关主题